
鱼鳅串,别名马兰、紫菊,学名K来自alimeris indica(L.)Sch.-Bip.,菊科,多年生草本,可入药。别名田边菊、路边菊、马兰头、鸡儿肠、马兰丹。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生于田野、垄沟、路旁。地下有根茎,匍匐平卧。茎直立360百科,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叶片倒披针状椭圆形,长 7~10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粗锯齿,浅裂或为变雨乙配妈羽状深裂,裂胡片形式不一,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无毛;茎上部叶全缘。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和侧生,花蓝色,中心黄色。瘦果练扁平,有微毛。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中文名称 鱼鳅串
- 拉丁学名 Kalimeris indica(L.)Sch.-Bip.
- 别称 马兰、紫菊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根来自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责刘向马房我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基部叶 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沿商哪乙何我永下族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360百科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罗富米材盟好副动积吗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机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毫米,义田见欢获依海怎顶端钝或稍尖,上光初激部草质,有疏短毛,边免刑调检轮妒随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载远范备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自机势精升价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部。林百握药丝班紧待盾去奈的原始标本采自中国。
品种来自分类
马兰(原变种)
叶披针形至倒360百科卵状矩圆形,下部及中部叶有2-4对浅齿或深齿,通常长3-6厘米,宽0.8-2厘米,上面被疏或密的毛;总苞片倒卵状矩圆形。
产于我国西部、中部、南部、东部各补州进代征历城此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及辽宁南部)。也分布于朝鲜、日本、县密还促导心司就认打乐中南半岛至印度。生于林缘、草丛、溪岸、路旁。极常见。
本变种有很多变异。Hance (1866) 曾根据头状花序的大、小、多、少和被毛的疏密分别两个变种:α. collina 及 β. rivularis.
多型变种
叶有还倒卵状矩圆形,下部停施亚引认雨二及中部叶通常长4-10厘米,宽2-5厘米,有2-4对深裂片,装液在买倒也企裂片条形;上部叶条形,全缘,或有一对裂片,上面被疏毛或近无毛;基部叶有浅齿,与上一变种相同;总料丝星销每你双抓季供苞片倒卵状矩圆形。
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也产于陕西南部(洋县)、贵州(遵义、纳雍呼)及云南。
多型变板保研斤厚执顾算构种的瘦果常有较少的腺或较明显的微毛。
狭叶变种
叶条状披针形,下部及中部叶有浅齿,近无毛。茎常多分校,总苞片倒卵状矩圆形。
分布于江苏、江西、河南及山西南部。
狭苞变种
叶条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顶端渐尖,下部及中部叶有浅齿;总苞片狭披针形,顶端尖。
产于江苏、六举继治位青源刚浙江、福建、安徽、湖北、陕西南部、四川东部、湖南、广东、江西等省。
裂叶马兰Kalim义eris incisa (Fisch. ) DC.
全叶马兰Kalimeris integrifolia Turcz. ex DC.
山马兰Kalimeris 乱喜土别席马不目验lautureana (Deb完儿文他液eaux) Kitam.
蒙古马兰Kalimeris mongolica (Franch.) Kitam.
处首里策度零改毡毛马兰Kalimeris shimad朝婷买致定频制儿检井杂ai (Kitam.) Kitam.
主要价值
【彝药】全草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食角积腹胀,肠炎水肿,梅毒淋病,皮肤瘙痒《哀牢》。
【水药】骂主:全草治疗流感《水医药》。
【僳僳药】麻义俄:全草治疗吐血,衄血,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痢疾,崩漏,小儿疳积,痈肿《怒江劳级陈孩状解少乡钟欢药》。
【苗药】鱼鳅串:全草乙果副外武线秋何治胃脘胀痛,痢疾,水泻,尿路感染《湘蓝考》。Mas lanx dand马兰丹,Ghab jongx vob nail lies嘎龚阿内溜,Uab duat gheib哇堕该,Gaok gend稿梗:全草治小儿食积,感冒发热《苗医药》。 【彝药】则拉息裂,野泽兰,野兰锦,鱼鳅串,灯盏细辛:全草治疗胃肠各种疾患,妇科各种疾患,以及骨折,内、外伤,风,咳,泻,鼻血,虫蛇伤,牙疾等症和慢性气管炎《彝植药》。
【侗药】骂聂:Mal langx,骂南介(Mal nanx aiv),骂占(Mal ngudc):全草主治耿胧耿幽(腰腿痛),耿耳卡(腮腺炎)《侗医学》。马呢略Mal nyedx nyoh:全草或根治眼外伤[25]。
【土家药】铁板蒿(Tie ban hao):全草治伤风感冒,小儿疳积;根治腹痛,胃痛《土家药》。
【仡佬药】岗拉爹耶,波罗马街:全草治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根及全草(马兰):辛,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用于吐血,衄血,血痢,疮伤出血,疟疾,水肿,淋浊,咽喉痛,痔疮,痈肿,丹毒,蛇咬伤。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外伤出血、鼻衄、齿衄,皮下出血、颈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食积、急性睾丸炎、外耳道炎。
附方1:
扁桃体炎、霉菌性口腔炎、喉炎。
方药:鲜马兰100 克。
用法:将鲜根洗净,捣烂,绞自然汁,每次1~2 匙,含咽。连用3~5日。
附方2:
痧胀腹痛。
方药:鲜马兰全草50克。
用法:将鲜草洗净,捣烂,绞汁,开水冲服。
附方3:
痈疖初起、扭挫伤、刀伤、蜂螫、虫咬伤。
方药:鲜马兰嫩叶适量,食盐少许。
用法:将鲜草捣烂,加入食盐拌匀,外敷患处。
附方4:
狂犬咬伤初期。
方药:鲜马兰全草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如出现抽搐,加生铁落30克同煎服。
附方5:
鼻衄、齿衄,皮下出血。
方药:马兰根20~3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
附方6:
急性肝炎。
方药:鲜马兰根50克,地耳草 30克,茵陈30克。
用法:水煎服。
附方7:
产后腹痛。
方药:鲜马兰根50克,黄酒20 毫升。
用法:将马兰煎水,去渣,加入黄酒,分2次服。
附方8:
风火牙痛。方药:马兰根60克。用法:水煎服。
附方9:
颈淋巴结核。
方药:马兰30克,鸡蛋2枚。
用法:将马兰与鸡蛋,加水共煮,喝汤吃蛋,每日1剂。
附方10:
急性乳腺炎。
方药:马兰根90克。
用法:水煎服。另取鲜马兰叶适量,加米酒少许,共捣烂,外敷红肿处(不可敷住乳头)。
附方11:
外耳道炎。
方药:鲜马兰叶适量。
用法:将鲜叶洗净,捣烂,绞汁,用滴管滴入患处,每日4~5 次。
附方12:
小儿高热惊风。
方药:鲜马兰根12克,麦冬10 克,威灵仙根1克,蝉衣1克。
用法:水煎服。
附方13:
小儿食滞、腹胀、低热、消瘦。
方药:马兰9克,一枝黄花根9克,鸡肝1具(或猪肝90克),食盐少许。
用法:将上药和肝切碎,加水煮烂,吃肝喝汤。
附方14:
跌打内伤,发热、咳嗽、口渴、吐血。
方药:马兰30 克,芦根15克,白茅根30克,红糖20克。
用法:上药煎水去渣,加红糖服。
附方15:
吐血。
方药:马兰全草100克,鲜白茅根100克,藕节30克。
用法:水煎服。
附方16:
鼻衄。方药:马兰鲜叶50克,蜂蜜50克。
用法:用米泔水将马兰叶洗净,捣取自然汁,加蜂蜜调匀,加温服。
附方17:
急性睾丸炎。
方药:马兰鲜根60克,荔枝核(盐水炒)10枚。
用法:水煎服。
附方18:
白喉。
方药:马兰、苍耳草、土牛膝各3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附方19:
腮腺炎。
方药:马兰鲜根50~90克。
用法:水煎分次服。另取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