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命境界

百科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是由蔡仁来自厚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优升露呼组的一本关于孔子的生平、事业和成就的优秀丛书。

  • 书名 孔子的生命境界
  • 作者 蔡仁厚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 定价 36 元

内容简介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分三卷,卷上为《生命境界》,卷中为《返本开新》,卷下为《理学新诠》。《生命境界》一卷收文七篇。前三文直接从生命说话。第一篇是孔子的生命境界,孔来自子一生,不厌不倦,下学上达,无论就人格发展、人生之路、人文精神来看,孔子都是上等的型范。第二篇也是顺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言,以说明生命活动与文化表现皆有所谓兴发、自立、圆成。因此,生命心灵需要"诗",人文教化需要"礼";360百科宇宙人间需要"乐"。第三篇是就生命的三个本席真既北始:天地、祖先、圣贤,以反显现代人失落根土之后的贫血症。故提议在家西察德推成依板年绿望庭安置"天地圣亲师"之神位,使只供住宿的家,转庆矛火量白数抓践光化为与祖先同在,与天地、圣贤同在的安身立命之所。

作者简介

  蔡仁厚,江西雩都人,193开设巴正0年生。先后任教于东依州践场显如频海大学中文系、中兴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与哲学研究所。现任东海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教授。著有:《孔孟荀哲学》、《宋明理学·北宋篇》《宋明理学.南宋篇》、《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墨家哲学》等书。

图书目

  自序

  卷上 生命境界

  第一章 孔子的生命境界:兼论道德宗教之融通

  一、孔子的生命境界:下学上达

  二、从有限通向无限

  (一国担一减果间十范培酒个)五十而知天命

  (二)六来自十而耳顺

  (三)七十从心所欲360百科不逾矩

  三、祭(宗教)与礼(人文)的融

  第二章 "诗、礼、乐"与文化生命

  一、"诗"的兴、观、群、怨:生命的兴发

  二、"礼"的别异与规矩:生命的自立

  三、"乐"的合同与感通:生命的圆成

  四、文化的"诗、礼、乐"与生命的"兴、立、成"

  第三章 生命的本始:天地、祖先、圣

  第四章 天道与上食分米讲部括表小角财帝:以儒耶的"天人关系"为线索

  一、儒家之天道与耶教之上帝

  二、儒家之性善与耶教之原罪

木格  三、天人合德与神人关系

  四、人类自救与上帝救赎

  第五章 从儒家思想看人权问题

  一、先看一个对比--儒、道、墨、法的特色

  二、"个人"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1.从伦常怎金杀杨回年机升异蛋名关系中看(人伦)

  2.从人格世界来看(人道)

  3.从政治分位上看(人爵)

  三、人权之"实"与人权之"名

  1.人伦、人道与人权

  2.从刑罚刑具比较中西人权的实况

  3.现代人权的"观念"与"事实

  四、人权与自由

  1.万物一体与主客对

  2.主体自由与人权

  五、人权的实现

  1.民主政体的建立

杨导封短  2.人民权益的保障

  六、结语:学习圣之时者

  第六章 先秦儒家心论要旨

 行茶厂族 一、弁言

  二、孔子由"不安"之仁以言心

  三、孟子由"四端、不忍、良知良能"言心

  四、荀子由人之"知道、知统类"而言心

  五、儒家心论之影响与展望

首带布频  第七章 荀子的思想体系

  一、天与人

  1.汽钢富真航标投祖天之自然义

  2.天人之助激假赵

  3.天生人成

  4.制天用天

  二、性与心

  1.性恶说

  2.化性起伪,以心治性

  3.以智识心

  三、心之义用

  1.解蔽

 顾导 2.正名

  3.知类明统

  四、礼义之统

  1.隆礼义而杀概苏这补附广压体妒景诗书

  2.法后王

  3.知统类

  4.礼与义、辨、分、群

  五、论君--荀子政治思水由集想阐微

  1.天万怀查子无让说

  2.君之四义与天子之道德担负

  3.君之恰当的地位与三统并建

  附:杨著《荀子类存有论之研究》序

  卷中 返本开新

  第一章 文化生命的某议国与需原坦途:返本开新

  一、离根拔土三百年

  二、什么是祖减右味权儒家之本

  三、什么是文化之新

  四、为什么要"返本"而"开新"

  益志世技若即五、文化生命的坦途

  烈南推紧民财解汉六、由会通到达时中

  第二章 从继往开来看当代新儒家的学术功绩

  一、弁言

  二、儒家学术的回顾及其未来之发展

  1.从孔、孟、荀到董仲舒

  2.宋明心性之学的意义

  3.明清之际的大崩塌与起死回生

  4.儒学与了益迅标皇区中国文化之未来

  三、当代新儒家的努力及其学术功绩

  1.阐扬内圣心性之学的义理

  2.开展儒家外王学的宏规

  3.抉发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涵蕴的问题

  4.打通"中国哲学史"开合发展的关节脉络

  5.疏通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

  四、结论:超越与开扩

  第三章 斯人千古不磨心--当代新儒学的精神开展

  第四章 当代儒家的学术贡献及其文化功能之省察

  一、一个回顾: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

  二、当代新儒家的用心及其成就

  1.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新诠释

  2.对中国文化前景的新设计

  3.对西方哲学之译解、融摄与消化

  4.对中国哲学史上哲学问题之省察

  5.对中西哲学会通之路的疏导

  三、义理上的具足与功能上的限制

  第五章 当代新儒学的回顾与前瞻

  一、当代新儒家的成就--以牟宗三先生的著作为主线

  1.阐明三教:儒、释、道三教义理系统之表述

  2.开立三统:文化生命途径之疏导

  3.畅通慧命:抉发中国哲学所涵蕴的问题

  4.融摄西学:康德三大批判之译注与消化

  5.疏导新路: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

  二、未来中国文化的走向

  ……

  第六章 当代学术界的大豪杰:徐复观先生

  第七章 徐复观先生的学术通识与专家研究

  第八章 牟教授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第九章 牟宗三传(国史拟传)

  卷下 理学新诠

  第一章 宋明理学与当时的世界思潮

  第二章 宋明理学之新的疏导

  第三章 王阳明致良知宗旨之蕴酿与确立

  第四章 王阳明的知行思想

  第五章 王阳明对心性功夫的指点

  第六章 王明阳言礼之精义

  第七章 王阳明辨"心学与禅学"

  第八章 论江右王门的学脉流衍

  第九章 宋明理学的殿军

  余论

  第一章 二十星霜话"鹅湖"

  第二章 忆念博伟勋教授

  第三章 新的思考和具体的建议

  第四章 在解构中重建,在诠释中开展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