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辩证论

百科

《德育辩证论》是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仍社独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半难连澍军。该书介绍了德育对象"研究来自、"德育发展"研360百科究和"德育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问题。

  • 中文名 德育辩证论
  • 作者 张澍军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01

基本信息

  作 者: 张澍军 编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来自N:9787500493310

  出版时间:2010-11-01

  版 次:1

  页 数:25360百科8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教育与考试 > 思想政治刻天心点输游践尼宣教育、德育

内容简介

  《德育辩证论》在系统阐述唯物辩证法及其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德育对象"研究、"德育发展"研究和"德育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问题。这对于理解德育的辩证本性义由歌教构收药念而热,对于转换德育理论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反思当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抽象化倾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目

  引言 转换德育理论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实质

  一 反思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来源"

  (一)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来自处"及其唯心主义本性

  (二)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的功绩与局限

  二 "本体"与唯物辩证法

  (一)简论中、西、马哲学中的"本体"问题

  (二)"现实事物":唯物辩证法的本体

  三 事物发展的逻地凯取开临辑--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实质

  (一)事物的发展决乐挥底区创多额损是事物"自生的发展"

  (二)事物的发展与人的目的的统一

  (三)事物的发展与对事物的认识的统一

  (四)事物的发展与人的改造活动的统

  第二章 作为思维甚晶差威方式的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的360百科思想

  (二)联系试波重的思想

  (三)转化的思想

  (四)过程的思想

  三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与适用范围

  着合多精故衣(一)两种意义上的形而上

  (二)形而上学思维方铁为式的基本特征

  (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适用范围

  第三章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几种非辩证的理解方式

  一 德育对象的存在就是德育对象的现实生活过

  (一)"现实的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

  (二)用"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把握德育对象的存在

  二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存在的人本化理解

  (一)反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维

  (二)人本主义思维与德育对象的存在的二元分学如滑简划

  三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的抽象化理解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的前提性思考

  (二)反思"人-主体性-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模式

  四 超越对德育对象的生成性的直观化理解

  (一)德育过程中的"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背反

  (二)德育对象的生成性的历史生成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对德育发展台每非纸米的理解

  一 反思"德育发展"问题

  石围(一)关于"德育发展"问题的优养向克好岁技末二能黄当代探讨

  (二)"德育发展"与"德育目的"

  二 关于德育发展逻辑的辩证思考

  (一)德育发展的本体是德育对象

  (二)德育是煤官掉发展是德育理想与德育现实的统一

  (三)德育发展是认识德育对象与改造德育对象的统一

  (四)德育发展是一个"内在超越"过程

  第五章 本质主义思维与"德育学的立置元文有括停宣吧神克形而上学"

  一 简论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思维

  (一)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思维情结

  (二晶洲殖列气布外住号故其)反本质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三)本质主义思维、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理论抽象化的三位一体

  二 当代分击督升数先倒指德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思维

  (一)德育学是以把抗北前花普火烟概奏委握德育规律为目标的系统化德育理论研究

  (二)反思"原理型德育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答降证晚厚重都存话

  (三)反思"范畴型德育学"中的本质主义思

  三 德育学研究与德育中的"特殊规律"

  (一)两种不同的规律观: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二)"特殊规律"观的方法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

  (三1)德育学研究中在克曲买在的历史分析法与"历史京普主义德育学"的建构

  四 马克思的"人的科学"对德育学研究的启示

  (一)马克思的"人的科学"的提出

  (二)"人的科学"的历史性与实证性

  (三)呼唤作为"人的科学"的德育学

  结语 在德育"旧世界"中发现德育"新世界"

  参考文献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