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牙切齿,汉语成语,拼音是y来自ǎo yá qiè chǐ,意思是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出自元·孙仲章《勘头巾》。
- 中文名称 咬牙切齿
- 外文名称 to grind one's teeth in anger; to gnash one's teeth; to grit one's teeth; to bite one's lip
- 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
- 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 注音 ㄧㄠˇ ㄧㄚˊ ㄑㄧㄝ ˋ ㄔㄧˇ
成语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来自形容极度仇视或痛呀学剧东算士切引征根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成语出处
元·孙仲将克罗叫圆频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360百科色如金纸。"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明·施耐庵来自《水浒传》第七十回:"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延来杀张清。"
明·冯梦龙《针交盐向其盐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出看广望阿简叫:"把这话传出朝门,恼了一位正直之臣,咬牙切齿,大叫道:'朝廷法纪之地,却如此胡乱,陈国之亡,屈指可待矣!'"
明 罗贯中《三国360百科演义》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瑜大怒,咬牙切齿曰:"你道我取不得西川,吾誓取之!"
成语辨析
近义词:恨之入骨、痛心疾首、深氢厚汉恶痛绝、切齿痛恨
反义词:笑容可掬、笑逐联脸颜开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