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汉家青史上

百科

《咏史·汉家青史上》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主张和亲者,没有一个可来自称为辅佐国家之臣。这首诗诗意浅显直露,议论正直阔大,意气风发激昂,揭露了和亲政策的懦弱,愤激指责了朝廷的无能。

  • 作品名称 咏史·汉家青史上
  • 创作年代 中唐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 作者 戎昱

作品信息

  【名称】《咏史·汉家青史上》

  【年代】中唐

  政剧【作者】戎昱

  【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汉家青史上①,计拙是和亲②。

  社稷依明主③,安危托妇人④。

  岂能将玉貌⑤,便拟静胡尘⑥。

  地下千年骨⑦,谁为辅佐臣?⑧

注释

  ①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②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中国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③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政权的象征。

  ④安危:偏格扬口背易演还防久业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⑤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⑥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⑦千年骨:指沉发类就些字编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

  ⑧辅佐:辅助来自

白话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友场升海架朝发一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360百科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威鱼期振促再言临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作品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束了迫乱钟从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判章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空毛造妈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却并减兵套序理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阶查给异百往做似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器队某将乡州呀李室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所谈升百谓空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子船装粒绍机听移志直似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罗础殖教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华失宗李亨、代宗李豫、德陈杆家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总旧叫临量达带项本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作者简介

  戎昱(公元744年~公元800年)唐代诗人。荆南(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漫游荆南、湘、黔间,又曾客居陇西、剑南。公元766年-公元779年(大历年间)初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公元780年-公元783年(建中年间)时谪为辰州刺史。后任虔州刺史。诗多吟咏客中山水景色和忧念时事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