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

百科

《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第2版)》是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力红。本书主要是将计算机来自绘图技术运用并融于传统的工程制图中,依据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强调现代设万兰差计从三维构型到二维视图的设计思想。

  • 中文名称 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第2版)
  • 作者 孙力红
  • ISBN 9787302210467
  • 定价 29 元

图书信息

  印次:2-1

  装帧:平来自

  印刷日期:2009-1360百科2-23

图书简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程图学系列课程的教材。2005年9月出版了第1版,教材中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本次再版进一步强化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功能,内容更加系统和实用,工程制图部分介绍了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

  本书的特点是将计算机绘图技术运用并融于传统的工程制图中,依据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强调现代设计从三维构型到二维视图的设计思想。本书以AutoCAD 2008为典型CAD软件,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方法、技术和实用技巧。全书共分10章,分别是工程图的国家标准和投影基础、立体的投影、组合体、A取拿钟utoCAD绘图基础、AutoCAD二维绘图实例、AutoCAD三维实体造型、机件的表达方法、螺纹及螺纹紧固件、零波英建布州班曲推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本书将制图基础与绘图应之念苗扬少用密切结合,重点介绍了工程制图果厚处运板亲镇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的方法。在计算机辅助绘图部分,以实例组织教学内容,初学者可以结合实例,边学边施资具家免宽应什粮不用,逐步掌握绘图技术和读图方法。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非机类和近机类各专业30~它田经印病约派费宗娘80学时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参考书。为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设计并绘制工程图的方法,应安排不少于16学时的上机实践。

图书前

  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来自(第2版)"工程制图"是高等工科境帮儿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360百科门技术基础课。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适应21世纪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编者在总结多年高校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批构并参照最新的国际标准热连,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基于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定位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现代高科技曾亮答对设计与绘图的影响,将现代的设计方法与内容融入传统的教学之中,力求在不增加学生负群宪连亮变代手脸苏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图书目录

  第1章 工程图的国家标准和投影基础1

  1.1 制图的国家标准1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1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5

  1.1.3 字体(GB/T 14691-1993) 5

  1.1.4 图线6

  1.1.5 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 7

  1.1.6 CAD制图标准11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13

  1.2.1 投影的基本概念13

  1.2.2 投影的分类13

  1.2.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13

  1.3 几何要素的投影15

  1.3.1 点的投影1胞单吸守学宁孩胞5

  1.3.2 直线的投影18

  1.3.3 平面的投影23

  第2章 立体的投影28

  2苗审黄立养一陈想华头著.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8

  2然底食运食己否错继.2 基本体的三视图29

般谓  2.2.1 平面长海简九于手李较立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30

  2.2.2 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33

  2.3 立体表面交线的画法37

  2.3.1 平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38

  2.3.2 曲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39

  2.3.3 两回转体表面的相贯线44

  第3章 组合体48

  3.1 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分析方法48

  3.1.1 组合体的组成形式48

  3.1.2 基本体之间表面连接关系49

  3.1.3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新物大练诉钟九应席散法50

  3.2 组合体的画图50

  3.3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5消继2

  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亚犯房本余光早形54

  3.5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58

  3.5.1 组合体构型设计的方法58

  3.5.2 组合体构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60

  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第周台迫效础2版)目录第4章 AutoCAD绘图基础63

  4.1 AutoCAD的工作界面63

  4.2 系统环境设置69

  4.2.1 显示69

  4.2.2 用户系统配置71

  4.2.3 草图74

  4.3 图形文件管理77

  4.4 基本操作80

  4.4.1 命令的输入80

  4.4.2 数值的输入82

  4.5 图形显示控制84

  4.5.1 使用缩放和平移85

  4.5.2 使用鸟瞰视图89

  4.6 图层的作用与功能90

  4.6.1 图层的特性90

  4.6.2 图层的基本操作91

  4.6.3 用工具栏设置图层特性94

  第5章 Aut叫曾齐缺针房oCAD二维绘图实例96

  5.1 几何图形的绘制96

  5.1.1 几何图形的基本绘制方法96

  5.1.2 几何图形的基本修改方法105

  5.1.3 几何图形的绘制实例119

  5.2 三视图的绘制124

  5.2.1 三视图的绘制要点124

  5.2.2 三视图的绘制实例125

  5.3 绘制标题栏并输入文字127

  5.3.1 标题栏的绘制127

  5.3.2 标题栏的文字输入128

  5.4 尺寸标注与编辑133

  5.4.1 尺寸标注概述133

  5.4.2 尺寸标注命令134

  5.4.3 设置标注样式140

  5.4.4 编辑标注143

  5.5 图块与属性144

  5.5.1 内部块145

  5.5.2 块属被针统性147

  5.5.3 外部块149

  5研换差.6 图案填充153

  5.6岁谁很既垂于座.1 图案填充的基本方法153

  5.6.2 编辑图案填充155

  第6章 AutoCAD三维实体造型实例156

  6.1 三维绘图基础156

  6.1.1 工作空间156

  6.1.2 三维世界坐标系157

  6.1.3 三维用户坐标系157

  6.1.4 用户坐标系绘图实例158

  6.1.5 三维实体的视觉变换161

  6.2 基本形体的绘制162

  6.3 由二维图形创建三维实体166

  6.3.1 创建基本拉伸实体166

  6.3.2 创建沿路径拉伸实体167

  6.3.3 创建旋转实体168

  6.4 三维实体的编辑171

  6.4.1 布尔运算171

  6.4.2 常用实体编辑命令172

  6.4.3 常用三维操作命令175

  6.4.4 复合实体的创建实例177

  6.5 由三维实体转化为二维图183

  6.5.1 实体图生成三视图183

  6.5.2 实体图生成截面图187

  6.6 三维渲染190

  6.6.1 设置光源190

  6.6.2 创建并附着材质194

  6.6.3 渲染图形195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196

  7.1 表达机件外形的方法--视图196

  7.2 表达机件内形的方法--剖视图199

  7.2.1 剖视的基本概念199

  7.2.2 剖视图的种类和剖切面的分类200

  7.3 表达机件断面形状的方法--断面图205

  7.3.1 移出断面205

  7.3.2 重合断面206

  7.4 其他表达方法207

  7.5 剖视应用举例210

  第8章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12

  8.1 螺纹的基本知识212

  8.2 螺纹紧固件217

  8.2.1 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用途217

  8.2.2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和标记218

  8.2.3 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的画法219

  第9章 零件图222

  9.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22

  9.2 零件图的表达方法223

  9.2.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223

  9.2.2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28

  9.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与标注232

  9.3.1 表面粗糙度232

  9.3.2 极限与配合237

  9.3.3 形状与位置公差243

  9.4 零件图的读图244

  9.5 零件测绘246

  9.5.1 测绘零件的方法和步骤246

  9.5.2 零件尺寸的测量248

  9.6 AutoCAD绘制零件图实例250

  第10章 装配图的绘制254

  10.1 装配图的基本内容与表达方法254

  10.1.1 装配图的基本内容254

  10.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56

  10.2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258

  10.2.1 对所画对象进行剖析258

  10.2.2 确定视图表达方案258

  10.2.3 计算机绘制装配图259

  10.3 装配图的读图267

  10.3.1 装配图的读图要求267

  10.3.2 装配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267

  10.4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70

  习题272

  附录A 常用螺纹308

  附录B 公差与配合311

  参考文献316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