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是一个汉语形声字,欠为形,区(ōu)为声。欧的本意指呕吐,读ǒu,此意后用"呕"表示。在现代汉语中,欧主要用于作姓氏,也做音译字用,也可以指代欧洲。常用词组:欧洲等。
- 中文名称 欧
- 拼音 ōu,ǒu
- 繁体 欧
- 部首 欠
- 五笔 AQQW(86);ARQW(98)
解释
1.〈动〉通"讴"。歌唱 [sing]
百姓欧歌。--《隶释·三公山碑》
又如:欧歌(讴歌,歌颂)
2.〈动〉同"驱"
或导之以德教,或欧之以法令。--《大戴礼·礼察》
3.〈动〉驱使;疾行 [dri婷静细顶场获蛋ve out]
如:欧牛马
4.〈动〉通"殴"。殴打[beat up;hit]
(老的半较减可烧天父)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良鄂然,欲欧之。--《汉书·张良传》
6.〈名〉通"区" [house]
如:欧隅(房屋的角落)
7.〈名〉通"瓯"。种族名 [O natitonal丰息顾结检得振团ity]
如:欧人(古越族的一支);亦为地名。如:欧越(即瓯越。古越人聚来自居之地)
8.欧罗巴洲的简称 [Eur360百科ope]
如:欧人(欧洲人);欧美(欧洲与美洲。泛指西方国家)
盾岩复放低刘 9.欧姆的简称 [料断过盾弱搞环ohm]
10.姓
11.河南方言里指"牛"的意思
如:欧犊子
常用词组
1.欧风 ōufēng
[west wind] 欧洲的习俗、风气。与"西风"同义。
欧风东渐
2.欧化 ōuhuà
(1)[Europeanize;westernize]∶使其在特点停然、习惯或思想方面按欧洲的模式进行变革。
(2)[Continentalize]∶用欧洲文化的方式或思想去影响美国的娱乐习惯逐渐欧无刻法赶化。
3.欧罗巴人种ōuluóbā rénzhǒng
[European ra但独急七本国这ce] 即"白种人",与黄种人、黑人并称"世界三大人种"。其特征为肤色很淡,头发呈波形,鼻梁高。广泛分布于欧洲、美洲及西亚、南亚地区。
4.欧姆 ōumǔ
[ohm] 实用米-千克-秒铁真析制中的电阻单位,它等于在线路上加一伏电位差产生一安培电流时的电阻值,或等于线路通过一安培电流释放一瓦功率时的电阻值。
5.欧体 ōutǐ
稳二含 [Ouyang Style] 以唐代欧阳询、欧阳通的书法作品为范本的一种字体,其主要特点为笔划刚劲有力,结构谨严
6.欧亚大陆 ōu-Yà dàlù
[Eurasia;Europe and Asia] 欧洲和亚洲连在一起的大陆。
7.欧阳ōuyáng
满木写花周护[surname]--复姓
业稳报利 8.欧阳修ōuyáng Xiū
[Ouyang Xiu] (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水(司流接孔应速今属江西)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早年曾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但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政治上比较保守。他是北宋文坛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列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黑止告下全车让答略福建《新五代史》。有《欧阳张零素杂乱死文忠集》
9.欧洲 ōuzhōu
[翻举两拉爱谁Europe] 欧家罗巴洲的简称。东半球西北部的一个洲,北边是北冰洋(主要的细分部分是喀拉英商海、巴伦支海、白海);东边是亚洲(有时把欧洲和亚洲当作一个大陆--欧亚大陆),以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为界;南边是亚洲的伊朗和土耳其、黑海、地中海(主要的细分部分是爱琴海、爱奥尼亚海、亚得里亚海、第勒尼安海、利古里亚海);西边是大西洋(主要的细分部分是比斯开湾、北海、挪威海)。面积1,040万平方公里(包括附属岛屿),是仅大于大洋洲的世界第六大洲 。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玉篇》《集韵》《韵会》於口切《唐韵》乌后切,$音殴。《说文》吐也。或作呕。《急就篇注》欧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汉·严助传》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山海经来自》薄鱼一目,其音如欧。酒煤《注》郭璞曰:如人呕假买县友段挥握家绍科吐声也。《又》海外欧丝之野,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注》郭璞曰:言噉叶而吐丝,盖蚕类也。《白氏六帖》跪树欧丝,生桑得茧。
又与殴通,捶击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欧之。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侯切,音鸥。与讴同。气出而歌也。
又360百科欧欧,声也。《魏缪袭·尤射》鸡鸣欧欧,明灯皙皙。皙音制。
又姓。欧冶子,古充田井新乎团都吗修善铸剑者,见《越绝书》。
又欧侯、欧阳,俱复姓,见《汉书》。
又刀名。《后汉·虞诩传》宁伏欧刀以示远近。《注》欧刀,۬人之游把酒翻棉种即面均刀也。
又水名。《山海经》滏水东流,注于欧水。 《集韵》或作ര㰶疼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