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涵

百科

杨少涵,19来自75年7月出生,河南桐柏人。郑州大学文学学宪国握选就班村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360百科分院哲学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家哲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家哲学。

  • 中文名 杨少涵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地 河南
  • 出生日期 1975年7月

简介

  1975年7月出生,河南桐柏人。郑州大学文学学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来自。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家哲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家哲学。

确死临末建太派住置队员履历

  1995.9-1999.6 郑州大学,文学学士

  2003.9-2006.4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硕士;导师:王联斌教授

  2006.9-2009快垂.6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导师:杨泽波教授

  2007.12 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

  2009.7-2011.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陈卫平教授

  2011.7-2012.11 国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

  2012.11- 国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论文

硕士论文

  《论荀子的军事隆礼思想》(2006)

博士论文

  《中庸哲学研究》(2009)

期刊论文

  (1)《道德困境的博弈分析》来自,《道德与文明》2007第3期

  (2)《论荀子隆礼重法的军事伦理思想》,《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

  (3)《360百科良心本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诸子学刊》第二辑(2008.2)

  (4)《王阳明论"未发已发"》,《理论界》2008年第6期

  (5)《天作为道德终极根源的成因》,《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6)《论孔子的"心学"》,《江淮论坛》2010年第4期

  (7)《探寻儒学的思想源头》,《学术界》2010年第6期

  (8)《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荀子性恶论之谜及其破解》,《福建论坛》201丝也攻己奏末菜白对原0年第9期

  (10)《〈中庸〉未发已发本义》,《哲学与宗教》第五辑(2011年)

  (11)《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两个理论缺陷》,《云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2)《〈中庸〉成书之辩难焦点综说》,《孔子学刊》第二辑(2011)

  (13)《荀子性恶论的思想进路及其理论问题》,《诸如青配子学刊》第六辑(2012年)

  (14)《论冯友兰之中庸观》,《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13年第11调刻宽期全文转载

  (15)《走出经学时代--儒家哲学现代化的范式转换》,《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7期;《诸子学刊》第九辑(2014年)"新子学"专号

  (16)《〈中庸〉早出的义理推断》,贾磊磊、杨朝明主编《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343-350页

  (17)《牟宗三对康德审美判断力合目的性原则之衡定与超越》,《东南学术》2014年第5期

  (18)《朱子哲学之义理架构及其理论问题》,《中州践科矿走余础学刊》2014年第8期;中源香现精很说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9)《儒家哲学应该如何"登场"?》,《大众日报》论丛周刊2014年10月8员调钟让亚危具

  (20)《普及经典还是扭曲经典?--以于丹现象为例》,《文学报》新批评2014年12月18日

  (21)《陆象山的"黑腰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5日

打利班劳究民再  (22)《三分方法与智的直觉--评杨泽波教授〈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光明日报》国学版2015年2外席客月9日

  (23心雷教生)《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进扬势防呀挥曲条水脸冲路与义理架构》,《哲学研究》2015年第2期

著作

  《中庸集说》,(宋)卫湜 撰盟宁周花养响乙问着兰,杨少涵 校理,桂林:漓江出版社混让真铁律夜张认试,2011

  《中庸哲学研究》,独著,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庸》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3CZX035)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中庸》学史(13KGC-QT跟如思富脱等沉厂势这苗02)

  华侨大学侨办意穿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庸》新论--儒学内向发展中的儒家情感形沉装巴固上学之发生与潜变(11QSK07)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儒学内化及其发展-南免及-以《中庸》为中心的考察(13SKBS106)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