缿

百科

[①][xiàng][《广韵》胡讲切,上讲,匣。]"后2"的被通假字。亦作"銗2"。(1)古代来自的储钱器。(乱严亲委调胜学2)古代官府接受告密文书的器具,入口小,易入难出。(3)竹筒。

  • 中文名称 缿
  • 拼音 xiàng
  •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缶

基本信息

  缿的拼音: xiàng 注音: ㄒㄧㄤˋ

  繁体字:缿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

  简体部首缶 缿的部首笔画:6 总笔画:12

  笔顺:撇横横竖折竖撇撇横竖折横

  • 五笔86:RMRK
  • 五笔98:TFBK
  • 五行:金
  • UniCode:U+7F3F
  • 四角号码:82761
  • 仓颉:OUHMR
  • GBK编码:C091
  • 规范汉字编号:

来自基本解释

  ● 缿

  xiàng ㄒㄧㄤˋ

  ◎ 古代储钱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口360百科小,可入而不可出,用瓦或竹制成。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缿 xiàng

  〈名

  (1) 用来存钱的瓦或竹器,小来自口,可入而不可出,类似后来的扑满或钱筒 [still bank;container for money or mail]

  缿,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说文

  (2) 古代接受告密文书的器具。状如瓶,长颈,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exposed box]。如:缿筒(收存书信的器具。同"缿筩");缿筩(盛装信件的竹器);缿厅(指衙门公堂因设有缿筩以接受控诉而得名)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未集中】【缶字部】缿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6

  《广韵》胡讲切《集韵》《审变答声针胜飞饭韵会》《正韵》戸讲切,$音项。《说文》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又《集韵》徒口切,音标著航领山制称县陈誐。义同。

  又《集韵》下360百科遘切,音候。《玉篇》如瓨,可受板书筩,令密事。《前洋占屋儿材常针儿则汉·赵广汉传》又敎吏为缿筩。《注》师古曰:若今盛钱臧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