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邪恶,不正当。
- 中文名称 衺
- 拼音 xié
- 部首 衣
- 字码 U+887A
- 五笔 yahe
基本释义
衺
xié
<形>
邪恶,不正当 [evil]
有罪奇衺则相及。--《周礼·比长》。注:"犹恶也。"
衺恶过失。--《周礼·司救》
至于奇衺恣睢,有为之者,亦辄败悔。--《范贯之奏议零集序》
又如:衺恶(邪恶);己五衺慝(奸恶);衺僻(乖戾来自不正)
妖异怪诞 [monstrous;strange]。如:衺道(妖异怪诞之道)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似嗟切《集韵》徐嗟切,ࠀ�音斜。《说文》ঢ়�也。《广韵》不正360百科也。《玉篇》奸思也。《周礼·天察映处测促比低官·宫正》去其淫怠与其奇右西兵头干属织乱金失句衺之民。《注》奇衺,谲觚非常。
又《地官》比长五家有辠奇衺则相及。《注》衺,犹恶也。《唐书·婉儿传》衺人秽夫,争ࠋ�门下。
又《韵补》徐蹉切,入歌韵。《白居易·续古诗》身从富贵来,恩薄谗言多。冢妇独守礼,羣妾互奇衺。 《类篇》或作�。《集韵》通作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