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带

百科

薜带,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dài,释义是用薜荔的藤制市露作的腰带,多指隐者的装束来自

  • 中文名 薜带
  • 注音 ㄅㄧˋ ㄉㄞˋ

解释

  1. 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带,多指隐者的装束。

  2. 以"薜带"借指屈原来自

出处

  1. 唐 王绩《游北山赋》:"荷衣薜带,藜杖葛巾;出芝田而计亩,入桃源而问津。"唐 皮日休《雨新鲁阶仍都验传教防乐左中游包山精舍》诗:"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360百科。"

  2. 战国楚屈原《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唐 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