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米为山

百科

聚米为山,汉语成语,拼音是jù mǐ wéi shān,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

  • 中文名称 聚米为山
  • 拼音 jù mǐ wéi shān
  • 注音 ㄐㄨˋ ㄇㄧˇ ㄨㄟˊ ㄕㄢ
  •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

成语出处

  原文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冘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译文

  八年,帝亲自西征隗嚣,到达漆县,各将领密如首言都认为王师重要,不宜深入险阻,计划犹豫不决。召马援,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就告以大家议论的意见征求他的决策。马援因此说隗嚣将帅有土崩瓦解之势,进兵就有必破之状。并在帝面前聚米以为山谷模型,指画形势来自,指出众军应从哪条山道进去又从哪条山道出来,360百科分析曲折,明明白白。帝说":敌虏已在我眼中了。"第二天早晨,就进军到第一,隗嚣众大溃。

同源典故

  伏波米 聚米 聚米识阵形

成语用法

  示例

  北周 庾信《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唐 刘知几《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

  明 陈瑚 《李映碧来自廷尉遗地图》诗:"入 关 无复 萧丞相 ,聚米空思 马伏波 。"

  清 钱谦益《〈佟氏幽愤录〉序》:"时 佟公 为诸生与同舍 杨生 昆仁 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相关人物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吸精白素弱困味右系马援一生东征西讨,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其"马革裹尸"和"老当益壮"的慷慨名言也成为后世的楷模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