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

百科

日内瓦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湖井刚元总晚上的大喷泉是日来自内瓦的象征,日内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360百科,它同时是世界各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日内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于世。日内瓦也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经济支柱。

今天,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于这里无数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

内瓦是一座著名的国际都市,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联盟的总部就是设灯六稳酸杂蒸立在此地。今天仍有许多国际组织在日内瓦设立总部或办事处,包括有红十字会的总部。属于联合国的组织有世界卫生组织等。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日内瓦高据全球第二位。

  • 中文名 日内瓦
  • 外文名 Geneva
  • 人口 20万
  • 行政区类别 瑞士第二大城市
  • 所属地区 瑞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日内瓦

  外文名称:Geneva

  人口:20万

  行政区类别:瑞士第二大城市

  气候条件:一月最低温-1℃,七月最高温26℃

  所属地区:瑞士

  著名景点:万国宫,圣皮埃尔大教堂,迪亚克灯磁拉认世口布烈斯,大喷泉,大花钟

  火车站:科尔纳万火车站

  地理位置来自:日内瓦湖西南角,与法国接壤

  语言:法语

特色

城市

  日内瓦(Geneva)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莱蒙湖畔,其南、东、西三面都与法国接壤,360百科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图上看,日内瓦从瑞流圆儿卫责病满形香粉士的版图上突出来,中间最狭窄的地方只有4公里,许多地方的土地都是和法国所共有的,克万特兰国际机场的一半也是属于法国的。静静映海鸡药婷术示进号赶信的罗纳河穿城而过,湖与河的汇合处,由数座桥梁连接着南北两岸的老城和新城。人口20万。全年一月最低气温-1℃,七月最高气温26℃。日内瓦通用法语,英语也很普及。

  日内瓦是一个国际性城市,有人戏称“日内瓦不属于瑞士”。主要原因是这里集中了像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机构;这里是世界各国游客云集的地方;为了续则圆盟说林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里有许多地中海各国

  过来工作的人。另一个原因是从历史上看,自从加尔文宗教改革以来,日内瓦成了反对旧体制的人避难的场所。在对革新思想非常宽容的日内瓦人中间产生了卢梭,而伏尔泰、拜伦,还烟拉杆丝款剂有列宁等人,为了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曾来到日内瓦。沿者球要剧物号起次怀可以说,这个国际城市是在500多年的孕育中产生的。[2]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瑞士旅行成为了英贵族们追求的时尚。他们带着随从和财富,首先来到日内瓦,水针哥长由此成就了瑞士成为一个旅游国家。这些使得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投龙在无良置用冷刻进名的经营钟表的商店和经营珠宝、贵金属的商人激增,从而也建立了日内瓦作为商业城市的地位危呀很低编足班迫伤

环境

  山丘上的老城区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与新城区现代化的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晰地反映出这个中世纪古老的小城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都市辉煌历程。老城区内石子铺成的街道,窄窄弯弯地向前沿伸着,仿佛是一只默默伸出的手臂,要把你带向上一个世纪的童话中。绿树准越似严六烧谈送保掩映中,忽隐忽现的欧马动肥知传销它式建筑古朴凝重。市中心的商业区周突命解段批维、住宅区整齐宽阔,布局合理。随处可见的公园内,古树参天,幽静美丽。无论是身置老城或新城中,无论是在香修还范立郊区还是旅游点,呈现在你面前的都是一个鲜花盛开,风景秀重商药并船利足友四丽的美丽城市。

  日内瓦湖畔远望,可以看见环抱这座城市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白雪皑皑的群峰--勃朗峰的雪顶,烟波浩淼的莱蒙湖,终年蓄满了高山雪水,清澈如镜。湖中,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天,喷出145米越成文责煤别上夫征身贵高的银色水柱,然后化为扇形细雨倾泻湖中,这便是具代表性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日内瓦人工喷泉。丽日晴天,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扬着彩帆的帆船,游船、游艇川流不息,天鹅、海鸥、野鸭成群、游荡嬉戏,生机盎然。莱蒙湖两岸教和刑宽突消少集演步有活水公园、玫瑰公园、英国利绝公园、珍珠公园和植物园,园内古树参天,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游人可以免费到公为使静输园散步。湖滨小道两旁绿树浓荫,翠绿草坪中一无是处上是由鲜花组成各式图案的花坛。湖两岸的宾馆和山丘上鳞次栉比的各式豪华别墅倒映在水中。日内瓦湖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映生辉,无以伦比。日内瓦也是一个文化艺术中心,有大小博物馆、展览馆十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老城区南端的艺术及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文物、兵器、工艺品、古画和许多历史名人的画像,如人文学者卢梭、16世纪的宗教改革领袖、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加尔文等。其中一楼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史前直至现代文明的发展,二楼以绘画等美术作品、装饰品为主。最有价值的一件是1444年康拉德·维茨为日内瓦大教堂创作的圣坛画,题为“捕鱼奇迹”。

  日内瓦最著名的建筑是万国宫,万国宫是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在地。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跨瑞士和法国边境,是全球重要的粒子研究机构,重点模拟研究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状态。该机构大型强子对撞机建于地下100米、总长约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用于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2010年,大型强子对撞机圆满完成质子束流对撞和铅离子加速及对撞试验。此后对撞机进行停机保养。2011年1月31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公告说大型强子对撞机将从2月开始持续运行至2012年底。

历史沿革

来自  据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的一至二万年——冰河时稍后,已有人类聚居于流入现今日内瓦湖的隆河(Rhone)河口两岸。而日内瓦的名字来源于公元前凯尔特人在此建造的古城。日内瓦第一次在拉丁语中出现是在凯撒的著作,在《高卢战记》中他高卢战争的看法。这个名字最初有可能与位于利古里亚地区的Genua (现热那亚)城相同,意思是“膝盖”,也就是指日内瓦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个角落里;然而日内瓦这个名字的由来更有可能建立在gen-“诞生”著个字根上(Genawa位于河流的源头日内瓦湖上;也许日内瓦的意思便是360百科“水的诞生”)。在被艺还没散武史候罗马征服后,日内瓦变成了“罗马行政区”(Provincia Romana)纳尔榜南西斯高卢(Gallia Narbonensis)的一部份。公元前58年,凯撒在日内瓦包围了西行的赫尔维蒂人。9世纪成为勃艮第首都。虽然日内瓦一直是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对象,但在实际上日内瓦一直都是被其主教掌治著,直到宗教改革,日内瓦成为共和国。

  由于加尔文等人带领的宗教改革,日内瓦常被喻为“新教的罗马”。16世纪日内瓦是加尔文新教派的中心;老城区的日内瓦圣彼得大教堂便是加尔文自己的教堂。英格兰玛丽一世时期大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学者逃向日内瓦其中包括后来监督翻译日内瓦圣经的威廉·惠丁汉(William Whittingham)和他的合作者迈尔斯·卡佛岱尔(Miles Coverdale),克里斯托弗·古得曼(Christopher Goodman),安东尼·吉比(Anthony Gi合否苦迅煤lby),托马斯·桑抗次各维息下散普森(Thomas Sampson)和威廉·科尔(William Cole)。

  对于日内瓦的人民来说,登城事件是他们独立的象征。它标志著几位沙维斯公爵企须雨谈住脚门图案图吞并日内瓦以作为妒良沙决唱仅轮协告此他们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首府的欲望彻底破灭。登城事件便是他们跨世纪一系列的进攻的句号。这最后一次进攻发生于1602年12月11至12日,传说中市民猛烈抵抗,甚至将煲、壶等厨具作为武器猛掷侵略者,结果公爵未能得逞,因此这个日子被定为登城节。每年在日内瓦老城区都会举黄训袁抗属行马队,大炮和穿着当时服装的士兵的游行仪式以作庆祝。

概述

  日内瓦(Geneva) 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西欧最大聚既风元候什的湖泊--美丽的日内瓦湖反天务左害之畔,法拉山和阿尔卑斯山近在眼前。日内瓦(Geneva)在瑞士的西南部,由山脉刘燃集略宜止利是连思提环抱的日内瓦湖南端。日内瓦虽技连线然面积很小,人口也只有18万,却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传统上是国际组织及活动的集中地,城市的标志是位于市中心对开湖面的大喷泉,沿岸围绕着美伦美奂的花园,可以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花都”。并以美不胜收的花卉展览闻名于世。  

日内瓦

  日内瓦亦是主要文绿艺表演的集中地,国际演艺家定放喜圆湖期在各大剧院演出音乐及歌剧,大赌场(Grand Casina)的日朗峰厅(Quai du Mont Blanc)是一试身手的地方。它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发源地,而且揭开了联合国的历史序幕,被称为秉承博爱主义传统的和平之都。这里与其说是瑞士的城市倒不如说是世界的城市让人觉得更贴切一些。这里不仅委配拥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而且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您可以眺望着罗纳河葱郁的森林顺流而下,也可以在瑞士第三大葡萄酒产区的葡萄园万今留剧急河查说屋镇里品酒。由此前往勃朗峰等法国阿尔卑斯山和瑞士阿尔卑斯山等都十分方便。日内瓦是一个集艺术、历史、文化、购物、美食、活动等于一体的充占跑待显满魅力的旅游城市。

  日内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全球最大的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最适宜居住城市”调查显示,日内瓦被评为世界上生概下活质量整体指标第二高的城治之子市。日内瓦同时是景国导加买波来开承世界各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日内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与世。日内瓦也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精神支柱。日内瓦的国际财经地位毋庸置疑,由于政治稳定,国际机构都汇聚于此,联合国,欧洲本部更在日内瓦从事每日改写现代历史的工作。

地理位置

日内瓦

  日内瓦位于北纬46°12东经6°09',在日内瓦湖的西南角流入罗讷河之处。日内瓦东面临湖,南北西三面则被两大山脉环绕,南为阿尔卑斯山山脉,其中包括属于法国的著名景点萨莱夫山,北、西两面则为侏罗山山脉的一部分。  

  日内瓦市占地15.86平方公里,而整个日内瓦州为282平方公里,包括两块被沃州(Vaud)包围的土地(Céligny)。属日内瓦州的湖面积达38平方公里,并通常被称作“小湖”。日内瓦州仅有4.5公里的边境与瑞士其它州接壤。在107.5公里的边界线中,103公里是与法国接壤:北面是安省(Ain),南面是上萨瓦省(Haute-Savoie)

  日内瓦的海拔高度为373.6米,也就是上个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两块从湖中突起的巨石中最大的一块Pierres du Niton的海拔高度。这块石头纪尧姆·亨利·迪福尔将军选作所有瑞士测量工作的参考点。  日内瓦第二大河叫做阿尔沃河,并在城中心偏西流入罗讷河。

自然气候

  全年一月最低气温-1℃,七月最高气温26℃。

旅游景区

  日内瓦的著名风景包括花钟、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博物馆和万国宫(联合国欧洲总部)。日内瓦最醒目的标志是一个日内瓦湖中的喷泉,140米高水柱可以从城中的许多地方看见。游人可以在湖边租一条船,到湖上游玩。日内瓦的老城区也是别有风味的一处旅游景点,可以在它的狭窄的街道中漫步或去看看圣彼得大教堂

  喷泉(Jet d"Eau):位于日内瓦湖上,能喷射出140米高的水花。是日内瓦的象征,也是当地人的骄傲。

  花钟:象征瑞士是钟表业中心地的花钟,放置于日内瓦湖畔的英国花园(Jardin Anglais)内,是世界上拥有最长秒针的植物钟,它的秒针长达2.5米,各秒点的距离为27厘米。表面的倾斜度在钟表的精密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钟表周长为15.70米,直径为5米。此花钟由6,500种各色各样的植物装饰而成。

日内瓦

  联合国欧洲总部:是国际联盟的前身,现在则成为国际联合的欧洲总部。有可供参观学习的团体旅游安排。  

  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纪念出生于日内瓦的亨利·杜南所建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可以通过录像等多种方式了解红十字会的活动,还提供中文语音导游解说服务以方便中国游客。  

  圣皮埃尔大教堂:建于12世纪的大教堂,是罗马式、哥特式、希腊-罗马式三种风格相互融合的建筑,是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向人们讲述着悠长而错综复杂的古老历史。地下有考古学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考古学博物馆。  

  宗教改革国际博物馆:以加尔文为中心推行的宗教改革,使日内瓦声名远扬。博物馆建在宗教改革圣地—圣皮埃尔大教堂旁,从规划到开放历时45年。1536年5月日内瓦的宗教改革宣言正式在此进行的。博物馆充分利用1719年的内部装饰,又配以最新的视听设备和技术,向游客介绍宗教革命的过去和现在。博物馆通过地下通道和圣皮埃尔大教堂地下的考古学资料馆相连,是Espace St.Pierre的一部分。 

  塔沃馆(Maison Tavel):是日内瓦最古老的私人收藏博物馆。这里陈列着种类繁多的民俗用具和精致的小镇模型等,将小镇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体现得栩栩如生。  

  卢梭纪念馆:让·雅克·卢梭诞生的出生地。位于老城区Grand Rue 40号。  

  百达翡丽钟表博物馆(Patek Philippe Museum):向人们展示了世界钟表史及各种珍贵手表和精致的瓷釉收藏品

  阿里亚纳美术馆:这里收藏了欧洲屈指可数的陶瓷器和玻璃工艺品。  

日内瓦

  美术历史博物馆:瑞士唯一的百科全书式博物馆,涵盖了从古至今西方艺术的全部。在这座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雄伟建筑里,展示着考古学的历史和美术作品,它们包括从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的巨匠们的作品。  

  普蒂帕莱美术馆:收集了1880年-1930年的法国印象派作品的私人美术馆。 

  日内瓦湖畔:夏季里的湖畔公园将盛开万余朵鲜花。7-8月间,这里还举办各种免费演唱会。  

  日内瓦国际汽车展:世界最著名的汽车展之一,每年3月举行。  

  日内瓦节(Fete de Geneve):每年7月底、8月初举行节日几游行等。  

  攀城节:每年最接近12月11、12日的周末,是日内瓦最具特色的民俗节庆之一。

旅游指南

交通

日内瓦

  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由日内瓦公共交通(TPG)提供。除了负责市中心的交通,其  网络遍布全州,并还延伸至周边的法国城镇。而由日内瓦海鸥公司(Mouettes genevoises)提供的船上公共交通连接着湖的两岸,主要用于旅游业。  

  瑞士联邦铁路公司(SBB-CFF-FFS)提供的地区性火车服务连接着日内瓦主要的科尔纳万火车站(Gare Cornavin)与机场以及市外的数个小火车站。铁路也和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的路网联通,包括直通巴黎和马赛的高速列车(TGV)线路。火车目前还没有用在城市内部交通上,但CEVA计划(Cornavin - Eaux-Vives - Annemasse)已经开工. 这个最初于1884年构想的计划将连接该城火车总站,州公立医院,奥维夫枢纽站(Eaux-Vives)和法国安纳马斯市。火车总站至La Praille编组站一条线现已存在,并将从地下延伸至医院及奥维夫,然后接通现有的通向法国的线路。此外,日内瓦还连接着瑞士A1高速公路和法国的高速公路。  

  日内瓦国际机场(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e Genève, Cointrin)是瑞士的重要航空枢纽,有铁路与科尔纳万火车站连接。  

  去日内瓦航班 AZ791 AZ578 AF129 AF2442

美食

日内瓦

  根据一些饮食指南的记载,日内瓦是世界上按人均计算餐馆最多的城市。在这座著名的国际城市里,有1100多家餐馆,它们风格迥异,品味独特。市中心一带,不用走多远,您便可大饱口福,品尝全球各地美味佳肴。当然请别忘记到市区风味小馆、乡村酒店和湖畔豪华饭店,伴着日内瓦葡萄酒,品尝本地的四季特色菜。  瑞士的白葡萄酒不但醇香味浓,而且极富特色。另有含酒精的果味饮品,较著名的有Marc, Kirsch,Pflumli, Williamine 。  

  由于文化的差异,瑞士为大家提供了异常的各种烹调。在法、德和意大利语区,法、德和意的影响颇盛,但质量都是好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法语区干酪火锅和Raclette ;德语区的香肠、烤肉和烤土豆饼;在格劳宾州地区的风干牛肉片和火腿;以及在担契诺的意大利特色。瑞士的面点和甜食点心是世界有名的。瑞士葡萄是很好的,特别当你在盛产葡萄地区要酒时——总是应当要当地的葡萄酒。瑞士的啤酒也是一流的。烈性酒口感好,但度数高,如Marc ,Kirsch ,Pflumli ,Williamine最有名。?

历史文化

日内瓦

  据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的一至二万年——冰河时期稍后,已有人类聚居于流入现今日内瓦湖的隆河(Rhone)河口两岸。而日内瓦的名字来源于公元前凯尔特人在此建造的古城。日内瓦第一次在拉丁语中出现是在凯撒的著作,在《高卢战记》中他对高卢战争的看法。这个名字最初有可能与位于利古里亚地区的Genua (现热那亚)城相同,意思是“膝盖”,也就是指日内瓦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个角落里;然而日内瓦这个名字的由来更有可能建立在gen-“诞生”著个字根上(Genawa位于河流的源头日内瓦湖上;也许日内瓦的意思便是“水的诞生”)。

  在被罗马征服后,日内瓦变成了“罗马行政区”(Provincia Romana)纳尔榜南西斯高卢(Gallia Narbonensis)的一部份。公元前58年,凯撒在日内瓦包围了西行的赫尔维蒂人。9世纪成为勃艮第首都。虽然日内瓦一直是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对象,但在实际上日内瓦一直都是被其主教掌治著,直到宗教改革,日内瓦成为共和国。 

  由于加尔文等人带领的宗教改革,日内瓦常被喻为“新教的罗马”。16世纪日内瓦是加尔文新教派的中心;老城区的日内瓦圣彼得大教堂便是加尔文自己的教堂。英格兰玛丽一世时期大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学者逃向日内瓦其中包括后来监督翻译日内瓦圣经的威廉·惠丁汉(William Whittingham)和他的合作者迈尔斯·卡佛岱尔(Miles Coverdale),克里斯托弗·古得曼(Christopher Goodman),安东尼·吉比(Anthony Gilby),托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和威廉·科尔(William Cole)。  

  对于日内瓦的人民来说,登城事件是他们独立的象征。它标志著几位沙维斯公爵企图吞并日内瓦以作为他们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首府的欲望彻底破灭。登城事件便是他们跨世纪一系列的进攻的句号。这最后一次进攻发生于1602年12月11至12日,传说中市民猛烈抵抗,甚至将煲、壶等厨具作为武器猛掷侵略者,结果公爵未能得逞,因此这个日子被定为登城节。每年在日内瓦老成区都会举行马队,大炮和穿着当时服装的士兵的游行仪式以作庆祝。

日内瓦

  日内瓦是一个国际性城市,有人戏称“日内瓦不属于瑞士”。主要原因是这里集中了像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机构;这里是世界各国游客云集的地方;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里有许多地中海各国过来工作的人。另一个原因是从历史上看,自从加尔文宗教改革以来,日内瓦成了反对旧体制的人避难的场所。在对革新思想非常宽容的日内瓦人中间产生了卢梭,而伏尔泰、拜伦,还有列宁等人,为了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曾来到日内瓦。可以说,这个国际城市是在500多年的孕育中产生的。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瑞士旅行成为了英国贵族们追求的时尚。他们带着随从和财富,首先来到日内瓦,由此成就了瑞士成为一个旅游国家。这些使得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名的经营钟表的商店和经营珠宝、贵金属的商人激增,从而也建立了日内瓦作为商业城市的地位。

人文环境

  日内瓦是瑞士有名的游览胜地,有许多名胜古迹。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圣-皮埃尔大教堂、大剧院、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日内瓦大学等。 在日内瓦众多的博物馆内,收藏了很多中国、日本、希腊及罗马等古国的珍贵文物,在钟表博物馆(Watch Museum)内可找到人们对寻求时间的认知所作出努力的历史。

  景点:钟表博物馆,万国宫,圣皮埃尔大教堂,迪亚布烈斯,大喷泉,大花钟,圣瓜斯,伊华东利斯班斯,阿里亚纳博物馆。

日内瓦

  山丘上的老城区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与新城区现代化的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晰地反映出这个中世纪古老的小城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都市辉煌历程。老城区内石子铺成的街道,窄窄弯弯地向前沿伸着,仿佛是一只默默伸出的手臂,要把你带向上一个世纪的童话中。绿树掩映中,忽隐忽现的欧式建筑古朴凝重。街道两边挂着黄绿相间的圆形标牌的是古玩商店,建在莱芒湖边的城市是日内瓦的新城区。市中心的商业区、住宅区整齐宽阔,布局合理。随处可见的公园内,古树参天,幽静美丽。无论是身置老城或新城中,无论是在郊区还是旅游点,呈现在你面前的都是一个鲜花盛开,风景秀丽的美丽城市。

  莱芒湖畔远望,可以看见环抱这座城市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白雪皑皑的群峰——勃朗峰的雪顶,烟波浩淼的莱芒湖,终年蓄满了高山雪水,清澈如镜。湖中,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天,喷出145米高的银色水柱,然后化为扇形细雨倾泻湖中,这便是具代表性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日内瓦人工喷泉。丽日晴天,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扬着彩帆的帆船,游船、游艇川流不息,天鹅、海鸥、野鸭成群、游荡嬉戏,生机盎然。莱芒湖两岸有活水公园、玫瑰公园、英国公园、珍珠公园和植物园,园内古树参天,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游人可以免费到公园散步。湖滨小道两旁绿树浓荫,翠绿草坪中一无是处上是由鲜花组成各式图案的花坛。湖两岸的宾馆和山丘上鳞次栉比的各式豪华别墅倒映在水中。莱芒湖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映生辉,无以伦比。穿过汝拉山曲折的小路,便到了山顶。越过古老的城墙是威严的圣彼得大教堂。

日内瓦

  日内瓦的著名风景包括花钟、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博物馆和万国宫。该城最醒目的标志是一个日内瓦湖中的喷泉,

  莱芒湖上的喷泉日内瓦最著名的建筑是万国宫,是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在地。坐落在莱芒湖右岸的阿丽亚娜公园内,占地32.6万平方米。建筑装修处处体现“万国”特色。建造大街外部用的是意大利的石灰,华河罗讷河及侏罗山的石灰石,内部用法国、意大利和瑞典产的大理石,地上的棕麻地毯产自菲律宾。各成员国捐献了各种装饰和陈设物品,西班牙名画家保塞·玛利亚·塞特描述的征服战争、歌颂和平的组画最引人注目,美国为纪念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而赠送的浑天仪,征服宇宙纪念碑是由前苏联为纪念其在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捐赠的。这里还有德温纳·桑兹为纪念国际儿童年所创作的雕塑及各成员国捐送的松、柏及其他良种树木。

政治经济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1862年瑞士人亨利·杜南在《沙斐利洛的回忆》中描写了1859年法、意对奥战争中沙斐利洛战役的惨状,以唤起世人对于战时救护伤病员问题的注意,并提倡各国创立救护团体。1863年创立红十字会组织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希望使伤员和医务人员“中立化”。  

日内瓦

  1864年8月22日,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12国在日内瓦签订《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规定了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和伤病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等。 上述公约曾于1906年和1929年进行过两次修订和补充,形成了《关于改善战时伤者病者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和《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1949年8月12日,63国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将原来的两个公约扩充为四个公约,即《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wounded and sick in armed forces in the field,即日内瓦第1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wounded, sick and shipwrecked members of armed forces at sea,即日内瓦第2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即日内瓦第3公约)和《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civilian persons in time ofwar,即日内瓦第4公约 )

  截至1994年,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公约》的缔约方。该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中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同时对公约提出四项保留:保护国的代替必须经被保护者本国的同意;战俘或平民被移交他国后,原拘留国仍不应解除责任;占领区以外的平民也应适用公约的保护;战争罪犯不得享有战俘地位。 日内瓦四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  

  1977年6月10日在日内瓦又签订了日内瓦四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并于1978年12月7日生效。 在1864年日内瓦公约基础上,经过1906年、1929年和1949年先后几次修订和补充,发展为1949年的日内瓦四公约,分别是:

日内瓦

  《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1公约; 共有64条正文及两个附件,主要内容是:确认敌对双方伤病员在任何情况下应该无区别地予以人道待遇的原则;禁止对伤病员的生命和人身施加任何危害或暴行,特别是禁止谋杀、酷刑、供生物学实验或故意不给予医疗救助及照顾;医疗单位及其建筑物、器材和人员不受侵犯,但应有明显的白底红十字或红新月及红狮与日标志。  

  《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2公约; 共有63条正文及1个附件,是对1907年海牙第10公约的修订和补充。它在适用范围、保护对象、基本原则等方面,与第1公约完全相同,只是结合海战的特点,规定了海战中保护伤病员、医院船及其人员的特殊原则和规则。该公约仅适用于舰上部队,登陆部队仍适用日内瓦第1公约所规定的原则和规则。  

  《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3公约  ; 共有143条正文和5个附件,是对1929年同名公约的修订和补充。它扩大了公约的适用范围和保护对象。主要内容是:战俘系处在敌国国家权力管辖之下,而非处在俘获他的个人或军事单位的权力之下,故拘留国应对战俘负责,并给予人道待遇和保护;战俘的自用物品,除武器、马匹、军事装备和军事文件外,应仍归战俘保有;战俘的住宿、饮食及卫生医疗照顾等应得到保障;对战俘可以拘禁,但除适用刑事和纪律制裁外不得监禁;不得命令战俘从事危险性和屈辱性的劳动;战事停止后,应立即释放或遣返战俘,不得迟延;在任何情况下,战俘均不得放弃公约所赋予的一部或全部权利;在对某人是否具有战俘地位发生疑问的情况下,未经主管法庭作出决定之前,此人应享有本公约的保护。

日内瓦

  《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4公约。 共有159条正文和3个附件。在1899年海牙第2公约和1907年海牙第4公约附件中只有一些零散的保护平民的条文(见海牙公约)。此公约是对这些条文的补充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上述四公约于1949年8月12日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61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至1994年8月,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批准、加入或通知继承等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