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从软件新手到行业大牛

百科

《远大前程从软件新手到行业大牛》是2012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来自者是(美)SamLightstone。

  • 中文名 远大前程:从软件新手到行业大牛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美)Sam Lightstone
  • 译者 万晓光

基本信息

  原书名:Making It Big in Software:Get the Job,Work the Org,Become Great

 米响顾书降零 定价 :¥69.00

  ISBN:97871152来自66972

  上架时间:201360百科2-5-22

  出版日期:2012 年6月

  开本:16开

  页码:1

  版次:1-1

  所属分类: 计算机 > 软件与程序设计 > 综合 > 综合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远大前程:从软件新手到行业大牛》是软件行业的职业生涯规酒和继味算规密破算划宝典。围绕从事软

  件行业所需的各种职业软技能,本书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中更附上了与诸多

 素虽易烟重极将械 业内大鳄的深入对话。

  《于项刘直远大前程:从软件新手到行业扩频大牛》分为三个部分,从夯实基础,到领导团队,再

  到走向卓越,它沿着软件职业新人的发展轨迹娓娓道来在曲离沙兰也笔受图留。因此,本书适合于各年龄层次

  和各阶层的软件人员阅读、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软件行业之外的学生、职

  场人士,本书也点首洲台新换呼方么表是不可多得的就业参考。

  作译者回到顶部↑本书主院提元供住径北官提供作译者介绍

  并据斤表任触Sam om的创始人,IBM软件集团的项目总监和高

  级技小零练得错电急苦师,一位颇受欢迎的演说家、作家和多产的发明家,为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工程握个太永已

  科技会议、重点大学做过关于职超负代厂业、科技趋势和新兴研究方面的演讲。他也是IEEE数据

  工程树与地般击过吸使工作组自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创始人,是IEEE计算黄市企点止细国伯机技术委员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自主

  计算系统的成员。他独立或联合拥有的发明专利已达30多项,并曾出版过一些书和科技

  论文。eWeek、InformationWeek、InfoWorld和MIT Technology Review都曾对他做过专

此皮汽五系仅已具诗养活  门报道。Ligh.. <<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功

  第1章 什么是成功 2

  1.1 软件大师们是如何做的 3

  1.2 追随天赐之福 4

  1.3 何苦乃尔 6

 么环 1.4 并非你想得那故鲁子号块政营石确诗科么难 8

  第2章 什来自么是优秀的软件 9

  2.1 软件项目失败和其他难忘的经历 10

  2.2 市场决定我们的一切行为 11

  2.3 两类客户: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 12

  2.4 制胜的战略战术 13

  2.5 何时(不)倾听你的客户 17

  专访marissamayer 19

360百科  第3章 学校与工作 25

派杀哪叶方约的镇除叫  3.1 有限的眼界 25

  3.2 学校是鱼缸 26

  3.3 行业是鱼缸 26

  3.4 利用差异 27

  专片乐如防林乡财移盾访jonbentley 30

  .第4章 不可英浓岁能的任务? 找到一份软件开发的工作 35

  4.1 明智地选择 35

  4.2 应届毕业生的简历 37

  4.3 软件开发的"杀甚什况实绝脱零给手简历" 38

  4.4 简历之外的策略 39

  4.5 成绩到底有没有价值 42

  4.6 业余活动的价值 43

  4.7 为什么实习经历能显著地提高你成功的几率 43

  4.8 成功面试的15个盐知要点 44

  专访bja态养此凯能群急持胜分律rnestroustrup 49

  第5章 软件开评片深衣定轴举站文发人员如何走好职业生涯前几步 54

  5.1 行业技能 54

  5.2 软件业的经营之道 55

  5.3 建立领域专长 56

  5.4 温故而知新 56

  5.5 观察领导者 57

  5.6 着手建立你的人际关系网 57

  5.7 你想成为就线用引福故击流去封哪种人 58

  5.8 人人都需要导师 59

电岁晶  5.9 快乐孕育成功 60

  专访richardstallman 63

  第6章 基本技能:有些煤师美甚至是门技术 67

  6.1 硬技能和软技能 67

  6.2 职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 68

  6.3 编程语言:哪些热门,哪些不那么热 68

  6.4 调试 70

  6.5 通过规范评审、设计评审和代码审查 72

  6.6 成长的技能 73

  6.7 在大多数组织弱罗七虽兰树括附危武高层所需的软技能 75

  6.8 终极软技模妒特能:情商 76

  专访raytomlinson 80

  第7章 软件研发组织的甜蜜科学 88

  7.1 软件行业里的角色及其职责 88

  7.2 好与优秀 92

  7.3 职业效力三法则 92

  7.4 商务沟通的四种模式 94

  7.5 永远不要让老板莫名惊诧 96

  7.6 印象和系统容忍度 97

  专访peternorvig 98

  第8章 职业生涯的杀手 102

  8.1 人的问题 102

  8.2 团队的问题 105

  8.3 工作效率的问题 106

  8.4 成长的问题 108

  8.5 基本原则与偶然事件 110

  第二部分 领导力

  第9章 协调能力 112

  9.1 电子邮件不能说服别人 112

  9.2 付出才有收获:培养感情 113

  9.3 利用你的社会关系网 115

  9.4 谈判基础知识 115

  9.5 卓有成效的沟通 119

  9.6 穿出成功:穿跑鞋 120

  9.7 仅仅达成一致是不够的 121

  专养否钱田访johnschwarz 123

  第10章 成功的软件项目提案 128

  10.1 核心竞争力 129

  10.2 成功的提案是如何炼成的 130

  10.3 推销的艺术 132

  10.4 个人韧性 133

  10.5 更进一步 134

  专访linu燃术油书亚编告律汽致storvalds 13宜事约善铁5

  第11章 职业发展 140

  11.1 为什么评价和晋升如此不科学 140

  11.2 纪录是信誉,而信誉是一切 141

  11.3 说出你的成就 142

  11.4 目标导向型的职业发展 143

  11.5 你的经理对你职业发展的影响 147

  11.6 管理伙伴的秘密影响 149

  11.7 真诚地推销别人 150

  11.8 升职可能性倒置的秘密 150

  专访markrussinovich 153

  第12章 时间管理 161

  12.1 以目标为中心的时间管理 162

  12.2 以任务为中心的时间管理 163

  12.3 影响圈与关注圈 164

  12.4 优柔寡断可能是你的问题,但也可能不是 165

  12.5 行动时要有紧迫感 166

  12.6 浪费多少时间算合理 167

  12.7 电子邮件的蹂躏 168

  专访davidvaskevitch 172

  第13章 避免软件开发延期 176

  13.1 不要成为moe 176

  13.2 软件项目延迟的现象有多普遍 179

  13.3 软件项目为什么会延期 180

  13.4 已经延迟了,该怎么办 187

  13.5 对软件开发延迟的最后思考 189

  专访gradybooch 191

  第14章 禅和平衡的临界艺术 198

  14.1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199

  14.2 组织文化对平衡的影响 200

  14.3 生活对工作的影响 201

  14.4 模式、可能性及自我界定 201

  专访tom malloy 204

  第15章 软件项目管理秘笈 211

  15.1 面向目标的项目管理:从空间计划得来的经验教训 211

  15.2 管理人性 214

  15.3 聘用实习生 215

  15.4 价值衡量的意义 216

  15.5 没有完美的项目计划 218

  15.6 评估开发成熟度 219

  15.7 软件的缺陷、成本和效率 224

  15.8 你不能测试质量 226

  专访jamesgosling 228

  第16章 走向成功:从技术专家到领导者 234

  16.1 领导与管理 234

  16.2 领导风格 236

  16.3 成为权威 238

  16.4 先行动,再报告 238

  16.5 建设团队并招募最优秀的人 239

  16.6 追随金钱 243

  16.7 种瓜得瓜 244

  16.8 创造共同价值观 245

  16.9 有效授权 246

  16.10 引导他人 246

  第三部分 卓越之路第17章 软件创新中的领导力 250

  17.1 为何创新 250

  17.2 成功的软件创新 252

  17.3 创新的机遇 254

  17.4 头脑风暴 255

  17.5 价值感知周期 255

  17.6 培养创新能力的12种方法 257

  17.7 99%的汗水 262

  专访robertkahn 博士 263

  第18章 走向成功:从领导者到远见卓识者 271

  18.1 成为权威 271

  18.2 个人广度 272

  18.3 相信自己掌握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 273

  18.4 熟练的商业技能 274

  18.5 申请专利 275

  18.6 著书立说 278

  18.7 公开演讲 281

  18.8 成功是个差劲的老师 283

  18.9 高级社交网络(书呆子的滋补品) 284

  18.10 热爱软件艺术,注重开发流程 285

  专访stevewozniak 287

  第19章 先知先觉 294

  19.1 从事任何软件工作的最初几个月 294

  19.2 你为谁工作 296

  19.3 你与谁一起工作 297

  19.4 管理你的上司 297

  19.5 创造机会 298

  19.6 等到你完全准备好就太晚了 299

  专访marcbenioff 301

  第20章 创立自己的公司:软件创业 309

  20.1 好点子与好生意 309

  20.2 计划和推销 310

  20.3 自主研发 311

  20.4 融资 312

  20.5 创收 314

  20.6 跨越鸿沟 314

  20.7 快速敏捷 317

  20.8 成长与收购 318

  20.9 如何被收购 319

  专访dianegreene 322

  第21章 各种薪酬形式 329

  21.1 各类公司之间的薪酬差异 329

  21.2 研究生学位对于薪酬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影响 330

  21.3 股票期权 331

  21.4 股票奖励 332

  21.5 奖金计划 332

  21.6 退休计划 332

  21.7 典型的工资范围(2010~2013) 333

  21.8 间接报酬 333

  21.9 教父式的思考 335

  第22章 如何实现远大前程 337

  22.1 谁会成功 337

  22.2 成功是什么 338

  22.3 为什么有些人没有或者未能取得成功 339

  22.4 结语 339

译者序

  刚拿到这本书时,其实并不理解作者为何用"MakingitBig"作为

  书名。但读完之后,我终于理解了"MakingitBig"所蕴含的深意以及它对于职业生涯成

  功的重要性。本书所覆盖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宽广,视角也是全方位的,从学生到首席执

  行官/首席技术官、从学校到产业界、从硬技能到软技能、从编程能力到领导力、从员工

  到创业者,等等。我从未见过有哪一本书像本书一样如此广博地讲述IT人员职业发展,

  作者Lightstone从软件工程师职业发展角度出发,对各阶段所需要的软技能和硬技能进

  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我们分享了他和业界其他成功人士的宝贵经验,并提供了一系

  列战略战术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核心技能。Lightstone在书中收录了他对17位软件行业

  风云人物的采访记录,其中C++ 之父BjarneStroustrup、Java之父JamesGosling、

  Internet之父RobertKhan和Linux之父LinusTorvalds等业内不同领域的领袖级人物。借

  用这些大师的视角,我们可以从另一个维度审视软件行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自

  己的职业生涯,达成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软件行业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充满机遇和

  挑战。每天,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从业者都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奋斗着,试图通过自己

  的努力和创新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这个世界。有些人抓住机遇并取得了成功,更多

  的人却还在苦苦寻觅。没有抓住机遇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成功天生就

  不属于自己。但是,Lightstone在书中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每

  一个人都可以去追

  求成功,问题在于:

  我们确实热爱自己的工作吗?

  我们为自己的未来作了规划吗?

  我们开始行动了吗?

  事实上,对成功人士而言,成功所需要的很多技能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工作和生

  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历

  练心智,更好地与人合作,积极创新,并最终取得职业上的成功。放眼全球软件行业,

  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出来,软件行业中的创新永无止境

  。比如,云计算、iPhone和iPad是人们热衷于谈论和使用的创新技术和产品,Google、

  Salesforce、Facebook和Twitter是人们羡慕的创业公司。那么,是什么样的人创造发明

  了这些大家喜爱的技术和产品? 是什么样的人创立了这些成功的公司? 作为软件工程师

  ,我们如何做才能成为这样的创新者、预见者和创业家呢? Lightstone在本书中对这些

  主题一一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这些产品和公司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对于任何有

  志于在软件行业打拼的人士来说,本书就是一部通往成功之路的行动指南。

  对于这样一本知识面宽广的书,其翻译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历练。书中所分享

  的经验、观点、技能和方式方法在很多方面都对我自身有所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

  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思考在此阶段我需要拥有哪些技能,以及为了下一步的发展我需

  要着重提升哪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本书对工作自由、工作生活平衡、时间管理、软

  件项目管理、领导力、创业和融资以及什么是成功等方面也给出了细致的阐述。所有这

  些信息,对我来说,无论是作为老板的员工还是作为下属的经理,也无论是在与组织和

  上级进行沟通还是在管理和领导团队成员时,都非常实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广的

  视野和全面的涉猎使得该书不仅仅对软件从业人员有非凡的指导意义,而且几乎对于其

  他任何行业的从业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对于Lightstone就时间管理和人际关

  系管理等软技能方面所分享的经验和建议,我的妻子就相当认同,并且已将其中一部分

  运用到她的工作当中。尽管她是金融领域的研究者,但这些技巧不仅帮助她管理好较灵

  活的研究时间,也很好地处理了与经济界各类人物的交往和交流。

  最后,感谢向怡宁先生的引荐,也感谢图灵公司给了我翻译本书的机会。由于译者

  水平有限,书中错漏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指正。在本书中文版的出版过程中,图灵公司

  的傅志红、李松峰、杨海玲、李莉萍等老师给予了我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并针对译文中

  的错漏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了指导,在此对各位老师的帮助致以衷心的感谢!

  前言回到顶部↑ "因而,圣人Chaninah会说: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从朋友那里

  学到得更多,但从学生那里学到的是最多的。"

  ---引自犹太拉比语录《父执伦理》,约公元200年

  我们进入大学是打算学习一门技能,但收到的却只是一门心思的教育。很遗憾,我

  们在学校接受到的正规教育与取得职业生涯成功所需的技能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职业

  生涯发展所需要的许多基本技能不仅没在学校里传授,而且基本上也没有在其他任何地

  方传授。软件业的发展规律充满了活力四射的自由风格,这给从业者的事业发展带来了

  一些特有的挑战。软件业具有典型的美国企业文化的表象,但实质上有很多独到之处。

  在这个行业,你可以看到乳臭未干的少年黑客与炙手可热的名牌大学博士生针锋相对,

  也可以看到不修边幅的着装风格在执行总裁身上发扬光大。

  我写这本书,是想分享一些能够成功穿越这些激流险滩的策略,从而激发你的职业

  发展潜能。同时,本书也收录了一些对软件业最有影响力的创新家和领导者的访谈,毫

  不夸张地说,这些人在过去的30年里改变了全世界。1991年,我还是加拿大皇后大学电

  气工程专业四年级的学生,即将完成学业并准备寻找一份工作。 那时,电气工程学院在

  每周五下午会邀请一位客座嘉宾进行讲座,以鼓舞和启发我们这些可塑的年轻人。讲座

  涵盖的技术主题很宽泛,从高压输电线路到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但我认为,大

  部分的讲座对我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启发。直到有一天,一位嘉宾带来了全新的话题。他

  和我们谈起"现实生活"以及我们对毕业后的生活有何期待。我立即被这个主题吸引了

  。而这也是我还保留笔记的唯一一次四年级研讨会。我的大部分同学和我一样,对毕业

  后的生活很茫然。有些同学虽然已经找到了技术方面的临时暑期工作,但由于是实习工

  作,他们仍然十分欠缺经验。那时我就想,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会投桃报李,以志

  愿者的身份回到校园和大学生分享我的经验。2000年前后,我开始在一些名牌大学做一

  系列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演讲,台下常常是座无虚席。这些演讲讲义正是本书的基石。

  其中的一些想法是我自己的体会,但也有很多来自于过去30年涌现的最杰出的商业思想

  家和软件布道者们。这本书旨在为你提供那些在学校和日常工作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迈

  向成功的技能。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各年龄层次和各阶层的软件人员,无论是刚刚进入软件行业的新手,还是

  已经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手。写这样一本书并不容易,因为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团体的

  兴趣点是不一样的。不过,根据近20年参与招聘、管理以及指导软件人才的经验,我发

  现了不同年龄和阶层的人都乐于了解的一些主题。这些主题正是本书的中心。本书对计

  算机专业的师生也会有所帮助,因为它生动地介绍了IT 职业软技能。

  组织结构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基本功、领导力和卓越之路。第一部分讨论建立成功职业生涯所

  需的一些要素,包括优秀软件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技能和主要编程语言,如何找到一

  份工作,以及如何在团队内部高效地完成合作(包括需要规避的一些陷阱)。第二部分探

  讨了一系列关于推动和主导变革的主题,以及如何在更加纷繁复杂的职场里高效地工作

  。作为领导者,注定需要并行处理多个任务,促使多个议程同时推进,并化解无数的阻

  碍。这部分介绍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如协调能力、如何创建并推销成功的项目计划书、

  职业发展、时间管理、避免软件项目超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及更高层次的管理和

  领导洞察力。第三部分围绕创新方面的主题展开讨论,如何到达事业的顶峰(成为软件行

  业有远见的人或大师),如何开创自己的事业,都有哪些形式的薪酬,并反思了一些职业

  生涯中本应更早知晓的事情。各章之间,你会看到对行业知名人士的一些访谈。这些访

  谈的对象包括了企业高管、研究人员和业界领袖。我认为对读者来说这很重要,可以从

  这些访谈中得到

  更为宽广的视角。为了清晰易读,所有的访谈页边缘都加了灰色条,标出了被访者

  姓名。我争取把访谈内容安排相关章节附近(例如,的首席执行官兼创

  立者MarcBenioff和VMware的前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立者DianeGreene是两个成功创业的

  典型,他们的访谈就放在了软件创业这一章的前后)。某些访谈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相关的

  主题,所以安排的时候就比较随意了。排在本书前面"基本功"部分的访谈并不逊色于

  排在后面"卓越之路"部分的访谈。客观地说,我所采访的这些人都在各自的职业发展

  之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正是我采访他们的原因。

媒体评论

  "作为有30年运作大型软件项目经验的'老人',我很有兴趣

  看看我的同事会怎么看待这个行业。应该说,这是一本组织有序的好书,而且透过最具

  话语权的人为读者提供了实践价值极高的建议。如果你没有精力全篇阅读,不妨将它放

  在手头,作为一部实用手册。感谢作者,这部著作对整个行业的价值毋庸置疑。"

  --Jeff Papows,莲花公司前总裁,《差错:软件错误的致命影响》作者

  "我非常喜欢书中定义成功的章节,要知道衡量成功并不只限于金钱……书中列举

  的事例都很经典。在我看来,本书对不同的人都很有价值:对于学生--了解学校与工

  作的区别,有利于找工作;对于职场新人--学习如何时间管理,这里面大有技巧;对

  于职场老人--理解如何培养领导力,做好职业规划,获取事业的成功。"

  --Jeanne Boyarsky

  "书中有发人深省的建议,也有真实的故事,这都是促使我阅读并喜欢上这本书的

  原因。本书的要旨在于激励你'遵循内心的渴望',但作者在每章开头的小随笔中都会

  列出有助于职业发展的技能。这些技能对于学计算机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却又往往

  容易被忽视的……而且多听听那些大牛们的建议,绝对有益无害。"

  --亚马逊读者评论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