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石要塞位来自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离石区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离石要塞为秦国四大要塞之一,一度落于魏国之手,商鞅变误缺议界鸡够白法之后经河西之战秦国收复离石要塞。
- 中文名称 离石要塞
- 现址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 成就 秦国四大要塞之一
- 起源时间 战国时代
变更历史
离石区
离石邑。秦属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象投若领伤帮间不误治迁此,灵帝末郡县俱废。编加著武目只望星洋井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县。晋属西河国,永兴元年(304年)匈奴左部帅刘渊起兵反晋,建北汉政权,置都来自于离石。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县改石州。隋大业初改离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石州,天宝元年(742年)360百科改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处举具令孔难均周复改石州。北宋至金,县名俱称离石,属石州。元中统二年(1261年)县入石州,三年考镇区扬远油(1262年)复变抗六整离亚置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入石州。明隆庆元年(1567年)蒙古陷城之后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因石、失石音相同,嫌其不祥改为永宁州。民国元年段儿电万宪写而织阳(1912年)改永宁县,民国3年(1914年)复改离石,民国7年(1918年)三月分设离石、方山二县,民国30年(1941年)析置离东县,民国35年(1946年)并入离石。
如今现状
新中国建立后,离石县住部穿属兴县专区。1952年撤销兴调环留径训配县专区后,划归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1954年离石、方山合并,县名改离山县。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10月,离石县改为柳林县,离石郊区恢复为反仅降天乱似具型配杆离石县。离石县城成为吕梁地区驻地,1996年5月离石撤县改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改市,离石市更名为离石区,属经良增现吕梁市管辖。
离石要塞石桥
修建
此石桥是战国时期修建的,2问000年的石桥,估计很小。但实际上是秦军攻魏赵最频繁的通道,经常是十几军队过桥,还有车辆和战马,很难想象这桥要多大才不至于坍塌。
历史记载
史载秦孝公经河西之战,魏国战败后,此要塞被割地给秦国,魏国恐秦经此攻打魏国,要求拆除此石桥,未得到同意,后成为秦攻魏的重要军事据点。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