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

百科

地区经济(来自Geo-Economics)或称"区域经济"、"地缘经济",依照地理对经济归类。区域的范围指独立政治实体内部经济圈,经济圈下面划分为城市群(都市群),360百科国际区域经济组织框架下的合作等。

  • 中文名称 地区经济
  • 外文名称 Geo-Economics
  • 又称 区域经济
  • 特点 地理因素是地区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内容来自简介

  "地区经济"有以下基本内容:

  1.360百科国际关系中经济发展和经济量的时空关系、分布状况及其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

  2.世界经济现象与地理关系、地缘区染被整胡乡切总宪说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那鲁肥致齐军错三  3.地理现象、地缘关系班顾降量对国际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作用和影响。

  4.为当代各国国际战略、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为经济、文化开发、设计、规划提供全方位的理论依据。

基本特点

  地区经济具有演溶告放以下基本特点:

  1.地理因素是地区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在地缘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望府剧尽区位、自然资源会 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地缘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转责既女已自身利益。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 制。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地缘经关系。这种关系通粉复调学再热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 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1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2.地考间族关英送矛真苏别州缘区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讲拿止建谁热构场动收就区域经济集团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尚不具备充分条件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地缘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地缘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正在变为三个相互竞争的经济集团:

  1)日本和中国率领的环太平洋经济区,包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

  2)美国领导的西半球经济区,今后将包感互担提组跳冲当权括拉丁美洲在内;

  3)以法德为中心的欧洲经济区,将逐渐覆盖前帮客粉头抗苏联和东欧地区,也许还有北部非洲。三大集团谁能获得较大优势,主要取决于各个集团的规 模、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手腕等因素。这三大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在于,欧洲经销渐灯孔掉销移标和经济区到目前为止简陆西慢料针最成熟也最成型,一体化程度最高而享受其好处也最充分; 美洲经济区实力最雄厚甲云跳前资源也最丰富,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可能"利益均沾",即在建立自己的这生解九照护印经济势力范围的同时向太平洋和大西洋两面扩展;亚洲经济 区(主要是东亚)的经济水平相对最低,但合飞星案季优倒毫顺士蒸作形式最生动多样,而且在冷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该经济区的发展速度最快。

  3. 跨国公司是地区经济中最活跃的要素

  跨国艺曲本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科学技术革命和国际分工深化的产物,是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区位优势,其分支机构遍及全球,生产、销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网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当代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第一,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深化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开展的跨国经营,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发展和深化了国与国之间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方面的协作关系。

  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商品、劳务、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更有效的流动和更合理的配置。跨国公司有全球完备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商品、劳务、资本、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成果能畅通的流动和合理有效的配置。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内部贸易大规模增加,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第三,跨国公司开拓了区域贸易的新领域,扩大了国际贸易的流通量。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内部化贸易。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相互生产要素,生产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在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区域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左右。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发展,繁荣了区域经济。

长三角地区

  经济实力

  长三角地区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因为这个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序则提然禀赋优良、科教文卫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这个区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占全国的11%,GDP跟夫干短须占了全国的22.5%,财政收入占全国总量的31.5%。长年累计吸引外资占到全国总量的35%以上 。

  2008年经济运行分析

  20提甚差洋08年前三个季度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经济增长均超来自过10%,江苏省为13.1%。两省一市的GDP总和为47072.15亿元,占全国的23.35%。(全国前三季度GDP为360百科201631亿元,+层见那杀名运够整9.9%)。

  上海发展的势头保持

  2008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1%,胶快为纪营省兰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4%,居清背音王飞粉定民消费价格上涨6.7%,投资增长4.8%,消费增长17副阶句背获.4%,口岸进出口总额帮持增长23%,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增长21.6%,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7%,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朝的占分别增长14%和11%。1-9月上海经济发展的数据和情况显示:上海经济发展平稳有序,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势头仍将继续保持。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待春站如渐参低资保持平稳增长,总量已接近4000亿元。1-11月投资3993.13亿元,比去年同放鸡反期增长9.7%,增幅高出触含1-10月1.6个百分点。三大投资领域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290.36亿元,增长28.8%;工业投资1270.31亿元,增长14.9%;房地产开发投资1205.2亿元,与去年飞占若序美肉画谈无种同期持平。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上海经济开放度高、内外经济联系面广,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初怀础衣货控刑铁正问开外部经济环境重大变化而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近几个月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积究威粮好仅极应对,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正在逐步显现作用,有效促进了上海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江苏经济增长

  江苏投资末心把厂便陈、消费、出口,"三辆马车"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1-9月,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40.6亿元,同比增长13.1%。这个增幅虽比去年有所缩小,但仍保持了县银图怕视过末格命在背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态势。汽交先装日敌手攻拉屋少江苏主要经济数据放在全国、沿海省份和自身同比这个三重坐标系下来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经济继续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中,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08年1-9月,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61.8亿元,同比增长22.9%,这一增幅虽低于全国4.1个百分点,但高于沿海其它发达省份。如果考虑到江苏投资规模体量大,前三季度占全国总量的9.2%,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特别是江苏投资增幅和全国一样,均同比加快了1.3个百分点,因此,江苏投资能够继续稳定增长实属不易。江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7.2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不仅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三位;在沿海地区,江苏消费增幅快于粤、鲁、沪、浙。江苏实现进出口总额30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增幅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1806.6亿美元,增长23.4%,增幅同比回落5个百分点。和全国相比,江苏出口增速快于全国1.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江苏进出口额低于广东,居第二位,保持了多年来的态势。

  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

  2008年1-9月,浙江省生产总值为15302亿元,同比全省生产总值为15302亿元,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85.6亿元、8279.5亿元和6336.8亿元,同比增长2.9%、10.6%和11.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

  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生产和利润增幅出现回落,但浙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并出现积极变化:结构调整升级取得新进展。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040亿元,增长13.8%,增长贡献率达40.1%,逐渐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三产投资增长20.2%,增幅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6.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回升,增长7.4%,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前三季度,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长41.6%,增幅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36.2%,增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5.7%,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重要性

  今天地缘经济决定了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必将取代地缘政治成为地缘战略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地缘政治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出最佳的平衡点,现实的摆在了 共和国的决策者面前。但发展仍然是我们的核心任务,绝不能动摇。但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国防力量,确保在领土主权,霸权主 义侵略、干涉、威胁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是保障发展的根本。

发展态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五大新态势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及国内经济发展转型综合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分化加剧。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快,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省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另一方面,重工业及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因产业结构单一,在 "去库存""去产能" 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加大。

  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仍延续"西快东慢"的分化态势。东部省份多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下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2013年之前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虽然2016年上半年降为8.0%,但生产总值增速继续处于"四大板块"首位。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