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札丛

百科

五十年代末,北大中文系决定把中国文学史课程中讲析临总复认简作品的部分划来自出来,另辟《历代诗歌选》和《历代散文选》两门新课,最初由作者承乏,分别讲授360百科。到1961年,中国人民电台辟了"阅读和欣赏"的新节目,也是由作者唱的开锣戏。从那时起,作者开始写一些赏析古述也典诗词的文章。近十年来,赏析作品之风大盛,不仅有专门刊物,还出版了不少鉴赏古今名作的书籍。作者经常应邀这些方面的文字,现在就谈一点切身体会。

作者无论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通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

把上述四点认真做到,并且以揆清度理的原则去衡量,至少自己叶祖格张决染力军感到这样理解倍诉英许队选复巴是通情达理、合理入理的,那么所讲析的思想内容和所欣赏的的艺术手法才可能有说服力,才算有的放矢。这些体会原算不上什么"治学之道",只是自己写赏析文章和读古典诗词时所恪守的几条准则而已。愿与爱好古典文学的广大读哪顾号希扬影者共勉!

  • 书名 古典诗词札丛
  • 作者 吴小如
  •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年4月1日
  • 页数 472 页

作者简介

  吴小如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安徽泾县人。九三学社成来自员。1949年北京大360百科学中文系毕业。历津沽大学中文系教员,燕京大学国文系助教,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及历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古典小说漫稿》、《台下人语》、《读书丛札》、《古典诗文述略》、《京翻波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古典诗词札丛》、《吴面微设小如戏曲文录》、《书廊信步》、《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岁直镇短管娘经跟生孙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吴小如,1922年9月8日生于哈尔滨,原提升电费可企地名吴同宝,原籍安徽泾县茂林。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成员。系著名书法家吴玉如之子。 吴小如1932年随父迁居北平,1932至1934年在私立汇文一小读书,1935年在私立育英小石易今学毕业。1935至1936年升入私立育英中学,赶上选盟声老注集点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由于其父1935年回到母校南开大学任教,他便于1936年秋转入天津南开中学(初中二年级)。翌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全家迁入天津租界,辍学一年。193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天津私立工商附中高中,1941年毕业,升入私立工商学院商科会计财政系。员犯子条元贵1943年先后在天津私立达文中学、志达中学、圣功女耐交中等校任教。1945年抗战胜利,又重新读大学,考入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不久即离去。1946年夏以商科二年肄业学历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粮破三年级为插班生,1947年又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肄业,至1949年才于北大中文系毕业。?

  1949年殖延安过练判至1951年,在天津津沽大学中文系任教员。1951年秋,到燕京大学国文系任助教。1952年进行全国大的去妈片加田专院校合并调整,留北大中文系任讲师。一直干了近30年。主要讲授中国文学,也开设过中国小说史、中国戏曲史、中国诗歌史、古典诗着述普族川超考职怀词、散文等课程。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2年末,调到北大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任职,1991年退休。1992年2月,被聘任支扬信促春之必万算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燕京学报》常务编委。1953年在北大参加九三学社

目录

  我是怎样讲析开本政卫古典诗词的(代序)

  第一辑 古代诗歌杨记

  《弹歌》浅释

  《击壤歌》探源

  "击壤"探源

  我沙应呀北燃认错内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说《诗·关雎》

  《诗·关雎》补说

  《采薇》收停划月和《何草不黄》

  说汉诗

  说汉乐府《长歌行》

  说古诗《行行重行行》

  说古诗《西北有高楼》

  说古诗《冉冉孤生竹》和《回车驾言迈》

  说古诗《凛凛岁去暮》

  释《四愁诗》之"翰"

  说曹丕《燕歌行》

  说曹植《盘石篇》

  说曹植《浮萍篇》和《种葛篇》

  浅释曹植两首政治诗

  说曹植《杂诗》三首

  "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说顾恺之的《神情诗》

  说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说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说谢灵运《七里濑》

  说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

  说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说鲍照诗三首

  说《子夜夏歌》第八首

  说《子夜秋歌》第十五首

  说孔稚圭《游太平山》

  《西洲曲》臆解

  说薛道衡《人日思归》

  说薛道衡《夏晚》

  说《唐诗三百首》

  说王勃的五绝三首

  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说贺知章《咏柳》绝句

  说王之涣《登鹳雀楼》

  ……

  第二辑 词曲札记

  第三辑 学诗小札

  附录:向屏幕上的老师请教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