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贝的来自心理魔法书》是2012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但迅及田版的图书,作者是袁宗金。该书介绍了如何读懂360百科孩子的心理的方法,解决了令一些父母感到头疼的问题。
- 书名 宝贝的心理魔法书
- 页数 249页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年3月1日
基本信息
丛书名: 超级妈妈智慧树系列丛书
平装:
249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
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6481533
条形码: 9787506481533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322 g
品牌: 中国纺织来自出版社
ASIN: 影名黄B007F8HCEC
内容简360百科介
为什么孩子总是在哭?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分场合地耍赖?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总是难以集中?为什么孩称子总是不想上幼儿园……这些都是让父母感到头疼被答晚的问题。
别看孩子小,小小的肚子里也装着不少心事,们环其线比款小概例只是难以清楚地表达而已。这时,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思,认为"孩说么倍谁子还小,父母不用想太多,顺其自然就好了",或者"只要宝宝不哭不闹,我就心满意足了,太累了,哪有时间想那么多!"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理而用进兴矿历错方法,往往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出健康活泼的宝宝,还需要父母懂得宝贝的心理发育过程,理解宝贝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宝贝的计心理魔法书》列举了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告诉父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配合具体、实用、科学的指导,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培养出健康聪明的五包谓社存兵坚致杨宝宝。
《宝贝的心理魔法书》由袁宗金编著。
编辑推荐
袁宗金编著的《宝贝的心理来自魔法书》选取了很多案例,这些案边间待旧正例来自实际观察,通过轻松的故事向父母生动地展示了集中出现在宝贝身上的360百科问题和行为,使父母通过了解宝贝问题行为的表现,分析宝贝问题行复绍觉斯斤为出现的原因,找到避免和纠正宝贝问题行为的方法和对策。书中还给出了实用而方便六拉粉本身持免赵的操作建议,帮助父母科学地、专业地处理宝贝的行为问题,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析座垂该与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本书采用了"宝宝表现、专家心语、妈妈锦囊"的形式,让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并能快速掌握知识和方法。本书能够给广大父母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作者简介
袁宗金,儿童教育专家,学前教育博士。主要研究儿童科学学习,并广泛涉猎儿童艺术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曾为《亲子》杂志的咨询专家和特约撰稿人,《扬子晚报附在游》、《南京日报》幼儿题区胡计啊龙尽措日逐丰教育栏目的答疑专家,并先后在江苏和安徽地区,从事育婴师的实验教学云强煤宜片财、儿童心理研究及幼儿师资培训工作。目前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出版专著2部,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课题研究,其中,承担的《智慧树:学前教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婷使副阳原关照雨术坐报践探索》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音成果特等奖。
目录
第一章 零色送迅懂得孩子心理的爱才是最完美的宁爱
爱孩子,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内心和生命/2
以爱为名义,以自我满足为目的/4
孩子被迫接受--错误的爱、狭隘的爱/5
站在门外不进来过宪德今棉百病施和水--缺少走进孩子内心皇居的意识和方法/8
生亲上教架也刘下来就是为了折磨我--小心消极的影子覆盖了孩子/11
给孩子真正的爱--做他心灵的翻译大师/14
第二章 看收员顶久收抗理解孩子,给他最完全的呵护
呜呜啊啊咦咦--听懂宝宝的"婴语"/18
小手代表我的心--用手和宝宝交流/20
衣柜里的"鬼"--帮助孩子摆脱夜惊的行为/23
让人抓狂的"忐忑"之歌--如何应对宝宝的尖叫声/25
我在花床划单上撒尿了--宝宝尿床的行为解析/28
这都是我的,不给--理解孩子的拒绝行为/30
我是小小收藏家--理解宝宝的宝藏/33
我就喜欢他的东西--宝宝也会喜新厌旧/34
奶嘴真好吃--帮助宝宝戒且运巴掉安慰奶嘴/37
妈妈不见草团差位了--帮助宝宝建立客体永久概念/39
我不要睡觉--如何让宝宝一夜睡到天亮/41
妈妈的怀里最温暖--宝宝的触觉刺激与发展/43
我怎么老是跌跤呢--锻炼宝宝的肢体平衡能力/45
第三章 为孩子丰富的情绪和情感世界打开一扇小窗
我是磨蹭宝宝--改变宝宝慢吞吞的习惯/50
妈妈说我情绪多变--耐心应对宝宝的喜怒无常/52
我喜欢躲在角落一个人玩--了解宝宝的退缩心理/54
妈妈,我郁闷--排解宝宝的抑郁/56
我是"磨娘精"--了解宝宝气质,调整教养方式/59
妈妈,你肚子痛吗?我帮你揉揉吧--同情心的培养从小开始/62
呜呜,我的汪汪狗不见了--给宝宝更多的安抚和拥抱/64
谁也不要碰我--孩子的乖僻和敏感让人抓狂/66
可怕的"黑屋"--帮助孩子摆脱怕黑的心理/68
妈妈喜欢拿我跟别人比,总说我不好一帮他建立自我认同感/70
第四章 孩子的心善良而细腻,不要错过塑造美丽性格的机会
我是"隐士"宝宝--孤僻宝宝源自家庭教养/74
我不是小气鬼--让宝宝学会分享/76
你再玩五分钟给我玩行吗--让宝宝学会协商/78
妈妈,长大以后我给你买别墅--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80
我的心碎了--如何让宝宝面对嘲笑/82
狼来了,狼来了--对宝宝撒谎说"不"/85
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开宝马来接我--重视宝宝的攀比心理/87
妈妈,孔融是不是很傻啊--谦让是宝宝群性发展的关键/89
我是个含羞草宝宝--让宝贝变得逐渐自信/92
我爱吹牛皮--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94
第五章 不要浇灭"小鬼"迫切想"当家"的愿望
我就喜欢乱涂乱画--宝宝的涂鸦期到了/98
露露打我--理解孩子的告状心理/100
我发明神七了--想象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关键/102
我是嘻哈宝贝--幽默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105
妈妈说我"目中无人"--自言自语是孩子发展的过程/107
幼儿园是自助餐厅,不吃白不吃--改变宝宝占便宜的心理/109
钱是取款机吐出来的--让宝宝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11
妈妈,我现在就要--让宝宝学会等待/113
没有朋友孤孤单单--教孩子多结交好朋友/116
第六章 不要因为不理解就阻挠宝贝的学习
扔东西多好玩--配合他一起探索/120
妈妈真烦人,没看到我在忙吗--不要打扰宝宝的探索/121
我要搞一个音乐聚会--宝宝的听觉刺激与发展/124
玩具满世界堆着,好乱--让宝宝学会收拾/126
我是三分钟热度宝宝--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29
什么是死--不要回避死亡,告诉他你会一直陪伴他/131
我是"好色"宝贝--宝宝的视觉刺激与发展/133
我是故事大王--运用故事点燃孩子的求知欲/135
我的玩具我做主--玩具秀出宝宝的性格/138
妈妈,我怎么才能搭建一个社区呢--让宝宝形成计划意识/141
你这个笨蛋--语言敏感期到啦,注意引导/143
第七章 尊重宝贝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就喜欢跟妈妈对着干--如何应对小小反抗者/146
这是我一个人的--让孩子认识物品所有权/148
我自己来--孩子独立性培养/149
我炫我酷一宝宝的人来疯心理解读/151
什么是"性感美眉"--帮助宝宝选择时尚而不是庸俗/154
爸爸说我得了"公主病"--宝宝的审美观在悄悄地建立/156
我有小秘密,就不告诉你--尊重宝宝的隐私/158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161
我是"老大"--理解孩子的支配行为/164
我要当班长--培养他的领导能力/166
我太笨,我就是学不会--挫折教育必不可少/169
第八章 理解、沟通,让孩子的手安心地放在妈妈的手心里
明明是我的玩具啊,为什么不问问我--不要强迫宝宝分享/174
妈妈老是说教和批评--这样只能产生距离和怨恨/176
爸爸说话不算数--给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178
为什么挖苦我--挖苦严重制约宝宝自尊的健康发展/180
妈妈总喜欢命令人--命令,不端行为的邀请函/182
不喜欢跟爸爸谈话--坚持遵照和孩子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184
他们不懂我--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
他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186
我爱"吃醋"--如何让妒忌转化为成长的动力/189
沉默不是金--如何应对宝宝失语/192
第九章 性,爸爸妈妈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不要露屁屁--保护宝宝私密,告别开裆裤/196
为什么叫我"假小子"--给孩子一张"明性片"/198
喜欢摸"小麻雀"--不要谈"性"色变/200
菲菲,我爱你--如何应对宝宝"爱的宣言"/202
喜欢"偷窥"--正确对待孩子的性好奇/205
看到爸爸妈妈"嘿咻"--尴尬问题巧回答/206
精子和卵子怎么相遇--一不要用刻板的回答抑制孩子的想象力/208
小哥哥摸我--帮助孩子消除性侵犯带来的伤害/210
扮新娘子真漂亮--宝宝早熟是喜是忧/212
第十章 给孩子的心灵以安宁和快乐,生命才更有意义
为什么我只是配角--改掉孩子懦弱的毛病/216
我喜欢什么颜色呢--色彩预警,完善宝宝的个性/218
我不要打针--帮助宝宝消除对医院恐惧的心理/220
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重视被忽视孩子的悲观心理/222
我要打死小狗狗--改变宝宝虐待小动物的心理/225
我是"双面"宝宝--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227
爱上天线宝宝--帮助宝宝摆脱电视的诱惑/229
给老师送礼--不要因为所谓的世俗和潜规则就让孩子也同化/231
妈妈,我委屈--孩子受到情感伤害后会变得很脆弱,要及时安慰他/233
妈妈的脸乌云密布--父母要学会情绪管理/236
"修理"淘气鬼--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239
你们为什么那么大声说话--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吵架/241
参考文献/244
附录
幼儿腼腆个性测试/245
专注力测试/246
幼儿想象力测试/247
幼儿自我满意度测试/248
序言
"一到半夜就'唱歌',简直让人抓狂,这孩子怎么了?"
"这孩子怎么那么喜欢衔着奶嘴呢?"
"这么小的孩子就那么爱臭美,长大了怎么得了?"
"最怕带他去公共场合,一到公共场合就喜欢耍赖。"
"小时候那么乖,现在怎么那么调皮?喜欢抢别人的玩具,喜欢摔玩具和丢东西,跟个小暴君似的!"
"宝宝太黏我了,一刻都不离开我!"
"宝宝不听话,一点儿都不乖!"
"这孩子一天到晚板着个小脸,究竟在想什么呢?"
孩子是天使,给父母带来无尽的快乐,但天使有时也会变成魔鬼,让父母头疼不已。很多妈妈都会有类似的抱怨。其实,这是因为,父母对宝贝的发育过程和内心状态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存在误解。
也许有人不服气,认为"我是他妈妈,他一撅起小嘴巴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想干什么,怎么会说我不懂他?"有的人质疑甚至否认孩子会有心事,他们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哪会有什么心事"。
这部分人往往忽略了我们已然是成人,我们对自己还是幼年时的思想跟感情几乎已经不存在任何记忆了。宝贝到底在想什么,对于我们而言,就像个有意思而又让人费解的谜。我们很难通过表象来理解宝贝的心事,而且,我们需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宝贝表现出来的一些方面,而非全部,我们也许甚至觉察不到宝贝在不经意间心理上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宝贝的发展状况,那么,育儿时所遇到的困难就会减少一半以上。相反,如果父母对这些情况不了解,对着宝贝发愁甚至发怒,采取一些急躁甚至极端的处理方式督促宝贝,那么情况很容易恶化,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当前,多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非诊断型"的。不是没有"判断",而是没有"诊断"。"诊断"与"判断"的区别是什么?诊断要从对方的情况出发,判断则完全可以从判断者的主观想法出发。诊断有一套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判断则不需要训练,谁都会判断,有的人甚至会不加思考就做出判断。判断可以是一种未经分析就得出的结论。
想一想,在教育宝贝时,你是否会出现一些"非诊断型"行为?以下的行为在你身上是否也发生过?
"我才不要你!"
"把你送给别人!"
"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
(这类话会让宝贝怀疑妈妈是否爱他。)
"我告诉你老师去!"
(宝贝对老师很敬重,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贝施压。)
"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
(孩子一做错事,父母就说孩子,这会让孩子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你听懂宝贝的心事了吗?
要知道,每个宝贝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表现和个性特点,同时他们的年龄特点也特别明显。那么,不妨先让我们来猜猜宝宝的心事吧!
"让我来吧!"--自信心的表现
"妈妈,亲我一下。"--依赖性增强
"我生气了!"--情感丰富的开始
"我就不!"--自我意识的觉醒
"为什么?"--宝宝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我自己能做好!"--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
想一想,当宝贝这样表达的时候,你是否猜对了他的小心思?
子豪喜欢玩堆积木的游戏,他总是可以将积木堆得很高都不会掉下来,然而每次妈妈要他示范给其他小朋友或亲朋好友看时,他总是很害羞,不论妈妈怎么说他都不肯做,有时甚至会别扭地躲在妈妈身后。
子豪在想什么呢?
1.我不想做,等一下做不好怎么办?
2.妈妈说我很笨,我觉得我做不来。
3.如果我做不好,人家会笑话我。
4.我不会啦,不要叫我做。
5.妈妈你帮我啦,我不会!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及时地了解宝贝的心理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就会知道这个时候要培养宝贝的自信心,并且要培养宝贝的独立自主,凡是宝贝自己能做的,我们应当让他自己做。宝贝总是要接触外界事物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并且也离不开成人的帮助。我们这时要帮助他,但不能代替他,不能因为宝贝不肯自己动手学着做就帮他,宝贝失去了学习机会,就会失去探索克服困难的体验,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畏缩的心理。
宝贝期待父母能理解他的心理语言。他会竭尽全力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和耳朵去了解宝宝的心事,更要学会用心去聆听。多给宝贝一些必要的关注,习惯从宝贝的行为等表象去猜测宝贝的心理,注意技巧和耐心。了解宝贝需要时间,更需要经验。相信,只要用心地与宝贝相处,你就能慢慢地了解宝宝的"心事"了。
本书选取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来自实际观察,通过轻松的故事向父母生动地展示了集中出现在宝贝身上的问题和行为,使父母通过了解宝贝问题行为的表现,分析宝贝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找到避免和纠正宝贝问题行为的方法和对策。书中还给出了实用而方便的操作建议,帮助父母科学地、专业地处理宝贝的行为问题,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本书采用了"宝宝表现、专家心语、妈妈锦囊"的形式,让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并能快速掌握知识和方法,希望本书能够给广大父母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袁宗金
2011年9月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