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

百科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是2012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该书的主旨即在通过分析从刘向、刘歆《七略》到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古典目录学,揭示中国传统学术的源流与格局。

  • 书名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1日
  • 页数 405 页

基本信息

  来自版社: 中华书局;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平装: 40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1082982

养裂山  条形码: 9787101360百科082982

  商品尺寸: 20.1 x 13.7 x 1.8 cm

  商品重量: 381 g

  品牌: 中华书局

  ASIN: B007FKQR2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古典目录学与学术

  一、文献、学术与目录

  二、古典目录学的体制与功事湖终坚多

  三、古典目录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刘向、刘歆的功绩--文献传统的起源与目录学的奠基

  一、文献传意玉专将象菜降故检谁庆统的起源

  二、秦汉之际的典籍聚散

  三、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

  四、学术的源流与格局

  第三章 《汉书·艺文志》(一)--《六艺略》与经学传统

  一、班固与《汉书·艺文志》

  二、<易》学的传统

  三、《书》学的传统

  四、《诗》学的传统

  五、《礼》学的烈没读传统(附《乐记》)

  六、《春秋》学的传统

  第四章 《汉书·艺文志》(二)--诸血成养司轴怎助子、诗赋及其他学术

  一、诸子出于王官说

  二、儒家诸子

  三、道家诸子

  四、阴级评工坚翻油核写谁朝案阳、法、名、墨、杂

  五、诗赋

  六、兵书、数术、方技

  第五章 《隋书·经籍志》(一)--四部分类与正史艺文志传统

  一、魏晋六朝目录学的发展

  二、《隋书·经籍志》的结构与主

  三、四部分类与学术经劳况的分合

  四、正史艺文志的传统

  第六章 《隋书·经籍志》(二)--自东汉到六朝的四部学术演变

  一、经部学术之演变

  二、史部学术之演变

  三、子部学术之演变

  四、集部学里盾活读倍的的价损机术之演变

  第七章 佛录传统的奠立--佛经翻译与晋唐佛典目录

  一、佛经翻译小史

  二、汉文佛典的自立

  三、传统目录对于佛教文献的著录

  四、佛典目录的创始与集大市科

  五、大乘经五大部

  ……

  第八章 大藏经与佛藏提要目录--大藏经刊印、提要目录佛录的优长

  第九章 道藏之广纳百川与且乱--道藏目录体系与道学源流

  第十章 从《崇文总目》到两解题--宋代的目录与宋学流变

  第十一章 会通与辨章--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

  第十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一)--传统学术与文献的集大成工程

  第十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二)--儒藏与固有学术的格局与源流

  第十四章 学中第一紧要事--清人治学目录举要

  余论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简介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内容简介:"目录之书"同时也是"学术之史",通过目录可以"辨章学术,考眼怀助镜源流",这是中国古鲜最督建级足免即典目录学的一个传统特质。在我们使用古典目录学这个名称时,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古典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之间可以做出明确的区分。通常认为,所谓古典目录学,是指下故区呀里走析顾造步自汉代至清末的传统目录,有固有卫说理破措学术文献及佛藏、道藏三大系统,体制上则包括分类、序与提要诸项,重视书籍的内容;而现代目录学始于近代洋务运动中的西学书目以及清末公下怎术共图书馆的书目,体制上则引入了西式按学科或索引方式的分类法,与中国来自固有的分类法相糅杂,由重书籍的内容,渐转为重视书籍的外部标识与形式。

编辑360百科推荐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是大学用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