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石匣学校

百科

石匣学校是2007年由原来的石匣中心学校和恢复的石匣中学合并而成的一所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占地10027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平方米。全校有中学、小学两个学部和3所幼儿园。全校在编教师50人,中学教师16人,小学教师27人,幼儿教师7人,在校中小幼儿学生342人,来自有15个教学班,住校生109人,教师达历率为100%,中360百科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

  • 中文名称 左权县石匣学校
  • 类别 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
  • 面积占地 10027平方米
  • 教师达历率 100%

学校文化

校训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为宗旨,以"塑专家学者型的教师,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创办成"和谐相来自处的家园、刻苦求知的乐园、健康成长的乐园,环境怡人的绿园",学校凝结成了:"博学、致远、尚文、励志"的团队精神,"勤学、乐学、博学"的学风和"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教风,实现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办学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实验室

成果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谈元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学校曾荣获左权县"教学成绩综合奖"、左权县"小学生乒乓球赛女子组第三名"、左权县"小学生乒乓球赛男子组第四名"、左权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左权县"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左权县"运动会小学组团360百科体总分第一名"、晋中息充农际供足市"信息化先进学校"、左权县"小学教学成绩进步幅度奖"、左权县"科学学科优胜奖"。

  几年来,我们各项工作取得了破剧使跨越式发展,面对令人瞩目冷重袁军下神的骄人业绩,石匣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将以满腔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去努力工作,力争把我校打造成"平安、和谐、文明、卫生"的特色学校。

学生宿舍

学校发展

斗稳丝宪级程校  走向现代学校是学校实现可那问探鲜杂核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重胶注件距须乙基路。为扎实推进我校"走向现代学校"建设工程,结合正优基灯土证武我校实际,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及早部署,自上而下,经过反复讨论、弱欢太伟那秋假论证,制定了促进我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年发展规划。

左权县石匣学校教学

办学现状

  (一)、学校基础资源

  石匣学校的前身是石匣中学,2007年和原来的石匣中心学校合并成为了一所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占地10027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平方米。全校有中学、小学两个学部,有幼儿园2所。全校在编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来自41人,幼儿教师4人,在校中小学生332人,有16个教学班,住校生120多人,教师达历率为100%,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360百科学校领导班子健全,教属转给上文验见唱谈陆师队伍结构良好,专科人严结江星雷料立还数占75%,本科人数占15%,90%以县少读通收合说上的教师具有计算机初中级合格证书。拥有8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学校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广播系统等,成为设施较齐备的现代化校园。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良仅将银买河治好,"三风"良好。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代五略款年龄38岁,恢复重建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工影线历婷白古亮销看损作下,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均有显著提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9年被评为市级"信息化先进学校",2008年县"先进集体",08、09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左权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09年评为左权县首届中小学艺术和体育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二)、办学现状分析

  1、学校办学优势

货起束在课台齐娘亲  (1)、学校管理务实规范,硬件实施不断完善,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进。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在管理工作中凸显成效,在建设学园、花园、家园的基础上,信息化环境建设已初步到位,为学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2)、教师乐于奉献。在校专任教师大专率75%,本科率15%,在新课改实践中,广大教始表斯富等压粒师积极投身于各类学习、培训、教学等活动,进一步更新观念,外树形象,据父酸鲜六才激内炼真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和谐、合作、高效的团队日趋形成,是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加黄斗刻州球保证。

  (3)、课堂教学成亚建款关加最标效显著。注重课堂教学的风格、内涵和实效,学校实践"主体性渗严气需证念透精讲、自主、互动"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性整合"两大课题,课堂教学扎实、丰富、生动,受到家长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我校成绩在同级同类学校均名列前茅,中考成绩喜人,现实因素优化了社会学校的评价,激励着师生的奋程让比争场何论南答策斗激情。

  (4)、办学特色日趋鲜明。信息教育,学校意肉底剂保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和技术的培养与教育。着力研究和实现校园信息化与课程改革的有效整合。现多媒析客普物么空京站体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学科平台使用率初步达到40%。艺术教育,重点在进件责末婷答变论事盾占兴趣小组课的培养,开展了传统的艺术活动及比赛、展览,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发现并培养艺术苗子,培育学生们的艺术细胞,发掘他们的艺术天赋,促进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2、学校办学困境

  (1)、随着撤点并校,学生大量流入县城,生源逐渐减少,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流失,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学生家庭教育状况整体较差。我校地处山区,均属农民,学生家长文化层次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3)、随着生源的减少,各种收费政策的规范化,学校在自主发展中面临经费上的挑战。

  (4)、学校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老化,教师不配套,缺少专业教师,缺少学科领头教师,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思想明显,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后续发展。

  (5)、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传统、文化积淀不够厚重,经验性的传承不够丰富,制约着学校的今后建设。

  3、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机遇之一: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视,是学校的硬件改善的希望所在,是走向现代学校建设的基础。

  机遇之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改善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平台,从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支持,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利于学校的自主发展。

  机遇之三:撤并恢复后的学校领导班子会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学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证。

  挑战之一:教师由于年龄老化,竞争意识不强;新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带头人枯竭。

  挑战之二:生源的复杂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问题的挑战,调整育人手段已成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挑战之三: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较低,学习意识不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较少。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遵循"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广聚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办学效益,以创建现代名校为目标,以形成特色为突破,以全面发展做示范,扎实开展课程改革。把握机遇,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理性审视学校,设计学校,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的目标管理,以一流的管理彰显办学质量,一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一流的师资实现学校的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学生自我教育,教师主动发展,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现代化教育的品牌学校。

  (二)、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管理规范、特色鲜明、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现代学校。具有:1、超前性。教育观念意识超前。各项规划及配套设施具超前性。

  2、开放性。借助信息高速公路,广泛与兄弟学校、家庭、社会交流沟通,不断调整办学举措、教育方法及课程设置等。3、示范性。办学方向、科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在全县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4、实验性。继续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人人参与课题,课课在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通过三年的努力,争取实现如下办学目标:

  1、办学规模。

  第一年学生人数280人(小学9个班,初中4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二年学生人数300人(小学8个班,初中4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三年学生人数320人(小学6个班,初中4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2、教师队伍。三年内在原有基础上,培养1-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本科率85%。同时打造一支理念前瞻、师德高尚、教艺精湛、富有创意稳定的教师群体队伍。

  3、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课堂已链接学生生活、社会、自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并运行具有明显的风格,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师生广泛享受教育、享受课堂。初中教学质量接近县城学校水平,高中录取率逐年提高,初中抽测和非抽测考试成绩位居全县学校前列;小学毕业质量在全县学校名列前茅。

  4、育人环境。实现两大突破。一是有限向无限的突破,建立"大课堂"理念,倡导综合化,让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与自然之中。二是有形向无形的突破。通过网络开辟空中学校,实时开展教育教学、校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5、学生群体。具有五种能力:实践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四大优势:基础扎实优势、英语口语优势、文艺特长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

  (三)、阶段目标

  一年目标:(2010年-2011年)强化管理,夯实基础落实硬件配套,配备现代化的实施,完成师资队伍的重组和优化,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生员数量有一定规模,教学秩序规范、充满活力,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创建特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二年目标:(2011年-2012年)学校以"信息技术教育为龙头,拓展多元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形成板块品牌;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现代化教育逐步实施,成功创建优秀学校、创建安全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发展特色,增强活力。

  三年目标:(2012年-2013年)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科学管理,自主发展,完善机制,争创一流现代学校。

办学条件

  2010-2013年,我校将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应有作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备课电子化、教学网络化,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使我校整体办学条件居于全县一流水准。

  1、完善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设施设备建设。确保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以校园网配套为重点,搞好信息媒体设备的装备,使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自由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实现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3、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坚持自主开发与统一购置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各个学科教学软件的装备,使各科教学软件系列化、网络化。

  4、逐步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并把这一工作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高雅、浓厚的教育氛围,创建"绿色学校"、"左权县标准化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

历任校长

赵立新

  2007年9月----2013年8月任石匣学校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赵立新校长在教师大练兵动员会上

原晋国

  2013年9月-----2017年8月任石匣学校校长,中小学二级教师。

原晋国校长在教师节会上

范小红

  2017年9月----今任石匣学校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

范小红校长在教师节座谈会上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