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养农业

百科

雨养农业 英文名称:rainfed farming;rainfed ag来自riculture,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

单纯依靠天然降水为水源的农业生产。现代"雨养农业"的内涵有所发告帮业展,也包括人工汇集雨水,实行补偿灌溉的农业生压收触燃问青产类型。它不仅出现在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区,而且也出现在雨量充沛的湿润360百科地区。根据雨量的线三见谓声劳项多少,雨养农业可分为旱区雨养农业和湿润区雨养农业。旱作农业仅是雨养农业的一种,且仅指旱地农田作物种植生产。

  • 中文名称 雨养农业
  • 外文名称 rainfed farming;rainfed agriculture
  • 灌溉方式 无人工灌溉
  • 水来源 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

雨养灌溉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就是灌溉。不同的是灌溉农业(怀响无突特别是干旱区)是作物全生育期都靠灌溉,且灌溉水源主要靠外来水源,一般都建有大、中型工程水源和灌溉区域。雨养农业因为有一定雨水量湿润农田,灌溉属于补偿农田水分不足的性质,灌溉水量较小,水源主要靠当地降雨形成的径流蓄积,表现为小型工程。因此,雨养农业是灌溉农业的基础,灌溉农业是对雨养农业的补充。随着干旱加剧和农业灌溉用水在整个水资源分配来自中比例减少,雨养农业在未来农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技术措施

  围绕对雨水的有效利用,技术措施包括保水、蓄水和用水三方面。保水与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紧密结合,蓄水与降低蒸发和发挥"土壤水库"作约客头据蒸否贵用的农田耕作紧密结合,用水则与农田栽培管理紧密结合。

保水蓄水技术

  这是雨养农业的基础,也是水土保聚良言持和综合治理的重点。无论是多雨地区和干旱缺雨地区,水土流失都是造成农田干旱缺360百科水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水土是提高雨水有效利用的保证。其措施包括库、针尽设行席坝、塘、窖拦蓄雨水、以及梯田建设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也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覆盖保墒技术。在坡耕地上,由于水、土、肥的流失量随坡度而增加,尤以雨量集中又多暴雨的半干旱地区为甚,常在缓坡地和沟谷修筑梯田、坝地或集水沟等保持水土。在风蚀地区则营造农田防护林、植树种草以防风固沙。农田休闲期间法地正额的深耕、耙和春季播种前的浅耕也有利于保蓄部分降水,避免土壤水分散失。

高效用水技术

  这是雨养农业的关键,中心是提高农用植物的用水效率。其措施包括节水抗旱的植物种类、品种选育及其有效的栽培耕作管理。栽培管理中,培肥地力尤为重要。雨养农业地区的土壤一般比较瘠将乙缺薄,增施化肥和种植豆科牧草,是提高土壤水分保蓄利待短资掌货止到诉差担花用的有效措施。据测定,在年降水300~500mm的地区,如能采用抗旱耕作,培肥土壤,则1m深的土层可接纳雨水200~300mm。从土壤的生产能力看,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旱地麦田,每毫米降水可生产小麦0.68kg;而瘠地麦田每毫米降水仅能生产小麦0.26kg。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