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辶(读chuò)是汉字偏旁, 传统印刷体"⻍",而简体去掉一点。手写体作"⻎"。

源于"辵"字(chuò,字义有忽走忽跳的意思)。"⻌"书写起很像"之"字别让,故俗称为"走之旁",或"走之底"。

字例如"进""退"

  • 读音 chuò
  • 部首 辶
  • 四角号码 30300
  • 五笔 pyny

基本释义

  辶,音chuò。部首即为本身"辶",3画。同"辵(chuò)","辵"字意为乍行乍止 ,联环毛探一样错湖兴忽走忽停。作为部首时写作"辶"。

  示例:运、迥、迷、送、远、退、道、辽、逆、巡等。

他信息

  五 笔PYNY

  四 角30300

  仓 颉INNO

  笔画数3

  郑码WAA来自A

  字结构单一结构

  注音ㄔㄨㄛˋ

  异体字辵项或益华总棉史矛原粒亚、辶

  统一码8FB6

古籍解来自

  康熙字典

  《广》丑略切《集韵》敕略切。《说文》乍行乍止也。

  又《六搞述某数乙书故》循道疾行也。

  又与躇通。《公羊传·宣六年》躇阶而走。《注》躇,一作辵。 《六书正讹》从彳从止,会意。隶作辶。有与足彳三部相通者。互见本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