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隩,汉语来自三级字, 读作隩(ào或yù),隩(ào):⒈ 古同"奥"(a.室内西南角。b.深)。⒉ 古同"墺",可定居的地方:"九州攸同,四隩既宅。"隩(yù):⒈ 河岸弯曲处:"阳陵县东,其地衍隩。"
- 中文名称 隩
- 读音 yù
- 词意 河岸弯曲的地方
- 出自 《说文》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隩ào
⒈ 古同"奥"(a.室内西南角。b.深)。
来自⒉ 古同"墺",可定居的地方:"九州攸同,四隩既宅。"
其他字义
隩yù
⒈ 河岸弯曲处:"阳陵县东,其地衍隩。"
基本词义
◎ 隩 yù
〈名〉
河岸弯曲的地方 [bend in river]
隩,水隈厓也。--《说文》
厓内为隩。--《尔雅》
其水渐且出峡,当前坳尖山之隩矣。--《徐霞客游记》
通"奥"。室内西南角 [the south 360百科west corner of a room]
西南隅谓之隩,尊长之处也。--《尔雅》
山清水隩
可以定居的地方。也作"莸" [place settled dow]
四隩即宅。--《书·禹贡》
宅居九隩。--《国语·周语》
祈因夷隩,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清·顾炎类女选剧预量小拉武《日知录》
另见ào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乌到切《集韵》《韵会道那也》《正韵》於到切,ࠀ�音奥。《尔雅·释地》隩隈。《注》今江东呼为浦隩。《说文巴医浓保向战矿修》水隈崖也。
又《玉篇》藏也。《郑语》申吕方疆,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注》隩,隐也。住味娘志田陆坐续《庄子·天下篇》弱於德,强於物,其涂隩矣。《史记·封禅书》自古以雍州积高蒸永证变应始清,神明之隩。
又《玉篇》亦作墺澳。《唐韵正》亦作ਞ�。《汉敦煌长史武班॓�》领校秘ਞ�。ਞ�,卽隩字。
又《广韵》於六切《集韵》《韵会》《正韵》乙六切,ࠀ�音郁。《广韵》本作澳。水内曰隩。
又《集韵》四方土可居也。《书·禹贡》四隩旣宅。《传》四方之宅已可居。《前汉·地理志》作四奥。
又《书·尧典》厥民隩。《传》隩,室也。民攺岁,入此室处,以避风寒。《释文》马云:暖也。 《集韵》本作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