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明教,女,汉族,1922年生,上海人。第一来自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顾绣代表性传承人。
新中国顾绣的第一代传人,被评为国家级传承人。 戴明教13岁到松筠职业女子学鸡校刺绣班上学,除了学刺绣外,还要学画画,熏陶艺术修养。在这里学习了九年360百科。1976年她进再案孩蛋拉未降支了松江工艺品厂,去考察苏绣,研究出双面绣。
- 中文名称 戴明教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籍贯 上海
- 出生日期 1922年
艺术成绩
一生共创作了40多幅顾绣作品,现在除了松江博物馆收藏的几幅外,大部分作品或被选为外交礼品,或因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频频获奖,被世界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和顾绣爱好者收藏。而她带出的高秀芳、朱庆华、钱月芳等十多个徒弟,很快成为顾绣的第二代传人,他们共创作了大约500幅顾绣精品,作品远销欧、亚、美等地区。为了让顾绣技法不致失传,她专门口述了"顾绣针法",由儿子整理成书《顾绣针法初探》。
1977年,戴明教绣出了新中国第一幅顾绣作品《红蓼水禽》,选材自北宋徐崇矩名画《红蓼水来自禽图》,这幅作品在当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上引起轰动。1978年,《群鱼戏藻图》完成,戴明教在这幅作品上尝试了双面绣法,开创了顾绣作品双面绣的先河,这幅作品在上海市民间工艺授奖大会上被授予一等奖。
1991年,年届70高龄的戴老,终因眼力不济而告退在家,做了两幅"封笔之作"以示留念:它们一幅是"小庭婴戏图",一幅是"双鹤图";前者是根据宋代名画而制,后者则是临摹的松江画家刘建民的国画作品。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上海市松江区坏送想识局行的戴明教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作品展示
选录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