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发网络

百科

《内容分发来自网络》是201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Rajkumar Buyya。

  • 中文名称 内容分发网络
  • 外文名称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 系列 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 属性 出版图书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责诉院  全书共分为3个来自部分。第1部分是CDN基础,分为6章,主要介绍CDN油仅地的基本思想、技术和现状。第2部分是CDN建模和性能,分为4章。第3部分是高级CDN平台和应用,分为6章。

  本书内容详尽、章节顺序安排合理,既包括学术界及业界的研究成果360百科,也不乏实际案例,可以作为系统工程师、相均件关从业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研争客究人员以及研究生的参考书籍。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1部分CDN基础

  第1章内容分发网络:现状、观点和规律1

  1.1引导格兰在扩旧识困管检言1

  1.2概览2

  1.2.1术语解释2

  1.2.2CDN组件3

  1.3背景和相关系统5

  1.3.1CDN的发展5

  1.3.2相关系统6

  1.4对CDN的深儿专完剧哪局入探究9

  1.5CDN的发展现状10

  1.5.1商业CDN10

  1.5.2学术CDN弱了宁略创营一14

  1.6写给使用者18

  1.7未来研究方向19

  1.8结论20

  参考文献2展冷掌早0

  第2章CDN分类法24

  2.1引言24

 发团战 2.1.1动机与范围24

孙克巴案距  2.1.2贡献和组织结构25

  2.2分类法26

  2.2.1CDN 的构成2南抓感没免又看升6

  2.2.2内容分发和管理31

  2械二费施跳械续纪味素.2.3请求路由38

  2.2.4性能测量44

  2.3分类法到代表性CDN的映射46

  2.3.1基于CDN构成的分类46

  2.3.2基于内容分发和管理的分类48

  2.3.3基于所境企岁类以请求路由的分类50

  2.3.4基于性能测量的分类51

  2.4讨论52

  2.5总结和结论53

  致谢54

  参考文献54

  第3章动态、可扩展和高构里盾重万好名土效的内容复制技术59

  3.1引言59

  3.2前期工作61

  3.2.1Web缓存61

  3.2.2吗席属体四基于拉取的非协作式CDN62

  3.2.3基于推送的协作式CDN63

  3.2.4对象定位系统64

  3.2.5分发更新的组播66

  3.2.到果裂务6总结66

  3.义贵今女找套冷另3动态副本放置问题67

  3.4副本放置算法68

  3.4.1副本放置的目标68

  3.4.2动态放置68

  3.4.3软状态树管理72

  3.5评估方法72

  3.5.1评价指标72

  3.5.2网络设置73

  3.5.3工作负载73

  3.6评估结果74

  3.6.1人工工作负载的结果74

  3.6.2Web跟踪的工作负载情况77

  3.6.3讨论78

  3.7结论79

  致谢79

  参考文献79

  第4章内容分发和管理82

  4.1引言82

  4.2Web内容分发系统83

  4.2.1Web系统的逻辑层83

  4.2.2一个简化的CDN架构85

  4.2.3内容的创建和分发的加速86

  4.3前端层的复制87

  4.4应用层的复制89

  4.5后端层的复制91

  4.5.1内容未知的缓存91

  4.5.2内容已知的缓存92

  4.5.3数据库整体复制93

  4.6用户配置层的复制94

  4.7结论和尚待解决的问题96

  参考文献97

  第5章CDN模拟框架的缓存技术100

  5.1引言100

  5.2Web内容分发101

  5.2.1代理服务器101

  5.2.2内容分发网102

  5.3CDN中新兴的Web数据缓存技术103

  5.3.1CDN缓存103

  5.3.2动态内容的缓存106

  5.3.3缓存的一致性机制107

  5.4CDNsim的缓存技术109

  5.4.1CDN模拟环境的需要109

  5.4.2CDNsim的缓存框架的要求109

  5.4.3CDNsim的缓存架构110

  5.4.4实现的问题112

  5.4.5实验结果114

  5.5写给使用者117

  5.6未来研究方向118

  5.7结论119

  参考文献119

  第6章动态内容的请求重定向122

  6.1引言122

  6.2相关工作125

  6.3背景126

  6.3.1集群的架构126

  6.3.2排队论126

  6.4重定向架构和算法127

  6.4.1WARD128

  6.4.2重定向算法129

  6.5性能模型129

  6.6数值结果130

  6.6.1广域重定向下的结果131

  6.6.2对测量误差的敏感度132

  6.7测试平台的实现及实验134

  6.7.1数据库分派器134

  6.7.2重定向算法135

  6.7.3TPC-W工作负载135

  6.7.4实验135

  6.8写给使用者139

  6.9未来研究方向139

  6.10结论140

  附录140

  致谢141

  参考文献141

  第2部分CDN建模与性能

  第7章CDN的经济学设计143

  7.1引言143

  7.2背景和相关工作145

  7.2.1博弈论背景145

  7.2.2博弈论在网络问题上的应用147

  7.3CDN的代价和效益建模148

  7.4社会最优和纳什均衡150

  7.4.1全网状网151

  7.4.2星形网络152

  7.4.3纳什均衡153

  7.4.4解释154

  7.5现有结构的分析154

  7.5.1de Bruijn 图155

  7.5.2D维Torus网156

  7.5.3PRR 树157

  7.5.4Chord环158

  7.5.5讨论158

  7.6定量评估158

  7.7写给使用者162

  7.8未来研究方向163

  7.9结论164

  致谢164

  参考文献164

  第8章CDN的定价167

  8.1引言167

  8.2业界常用的定价模型168

  8.2.1基于总量的定价168

  8.2.2基于百分位数的定价168

  8.3背景和相关工作168

  8.3.1网络中的拥塞定价168

  8.3.2内容分发的经济性169

  8.4CDN价格模型170

  8.4.1内容提供商采用自给方式170

  8.4.2内容提供商通过CDN进行分发171

  8.4.3CDN的收益函数171

  8.4.4泊松分布和突发流量时的最优定价172

  8.5写给使用者176

  8.6未来研究方向177

  8.7结论177

  致谢178

  参考文献178

  第9章CDN资源管理与分配的数学模型179

  9.1引言179

  9.2相关工作179

  9.2.1基本问题180

  9.2.2综合问题181

  9.3求解算法185

  9.3.1Benders分解185

  9.3.2拉格朗日松弛和分解187

  9.3.3启发式算法189

  9.4其他CDN架构使用的新模型190

  9.4.1从多服务器获取对象191

  9.4.2CDN的生存力设计193

  9.5性能结果194

  9.6写给使用者195

  9.7未来研究方向196

  9.8结论196

  致谢197

  附录197

  参考文献197

  第10章全球覆盖路由的性能和可用性效益199

  10.1引言199

  10.1.1CDN架构回顾199

  10.1.2传输系统201

  10.1.3本章的贡献203

  10.1.4内容安排204

  10.2相关工作204

  10.3实验环境的配置205

  10.3.1测量平台205

  10.3.2性能和可用性数据的收集205

  10.3.3评估206

  10.4覆盖路由对性能的改善206

  10.5覆盖路由对可用性的提高209

  10.6在实际设计中获得提升211

  10.6.1最优路径的稳定性212

  10.6.2预测覆盖路由的性能提升213

  10.6.3稳定性214

  10.7未来研究方向215

  10.8写给使用者215

  致谢216

  参考文献216

  第3部分先进CDN平台与应用

  第11章缓解瞬时拥塞的动态CDN218

  11.1引言218

  11.2背景和相关工作220

  11.2.1瞬时拥塞220

  11.2.2可行方案222

  11.3FCAN:瞬时拥塞缓解网络225

  11.3.1需求226

  11.3.2设计总览226

  11.3.3瞬时拥塞检测227

  11.3.4网络转换228

  11.3.5动态重组228

  11.3.6基于DNS的重定向230

  11.3.7基于仿真的性能评估230

  11.3.8结论232

  11.4写给使用者233

  11.5未来研究方向234

  11.6总结235

  参考文献235

  第12章基于CDN的协作流媒体服务238

  12.1引言238

  12.2背景知识和相关工作238

  12.3COMODIN系统概览241

  12.4HCOCOP243

  12.5HCOCOP的仿真分析246

  12.5.1性能指标246

  12.5.2仿真参数247

  12.5.3HCOCOP的运行模式248

  12.5.4性能评估248

  12.6写给使用者252

  12.7未来研究方向253

  12.8结论253

  参考文献254

  第13章通过IP进行直播和点播视频服务的CDN255

  13.1引言255

  13.2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 256

  13.2.1多媒体特性影响256

  13.2.2多媒体分发和访问模式影响257

  13.3 iTVP平台258

  13.4 iTVP CDN架构260

  13.4.1两层的分级式设计260

  13.4.2CDN节点放置261

  13.4.3网络层配置262

  13.5内容的分配和分发263

  13.5.1内容分配模式263

  13.5.2内容传输模式264

  13.5.3瞬时拥塞处理265

  13.6用户请求路由265

  13.6.1节点选择标准266

  13.6.2请求重定向机制267

  13.7iTVP CDN性能评估267

  13.7.1iTVP CDN配置267

  13.7.2内容库特性268

  13.7.3CDN 负载269

  13.7.4内容分配性能270

  13.7.5用户感受到的服务质量272

  13.8未来研究方向273

  13.9写给使用者274

  13.10总结274

  参考文献275

  第14章移动CDN中的信息分发277

  14.1引言277

  14.2动机278

  14.3移动CDN280

  14.4移动CDN的无线网络设施282

  14.4.1在集中式无线网络设施下的移动CDN282

  14.4.2在Ad-Hoc无线网络设施下的移动CDN283

  14.5写给使用者286

  14.6实施和实验287

  14.7未来研究方向289

  14.7.1内容放置技术289

  14.7.2动态内容的分发290

  14.7.3移动流媒体的分发290

  14.8结论292

  参考文献292

  第15章社区网络的基础设施296

  15.1引言296

  15.2背景和相关工作297

  15.2.1架构性框架298

  15.2.2社区网络299

  15.2.3分发设施300

  15.2.4内容服务网络301

  15.3写给使用者303

  15.3.1社区网络303

  15.3.2分发设施304

  15.3.3内容服务网络305

  15.4未来研究方向305

  15.4.1社区网络305

  15.4.2分发设施306

  15.4.3内容服务网络307

  15.4.4跨层问题308

  15.5CONTENT方法308

  15.6结论309

  致谢310

  参考文献310

  第16章内容分发网络的互联313

  16.1引言313

  16.2CDN网络互联的重要性314

  16.3相关工作316

  16.4CDN网络互联/对等的架构318

  16.5CDN对等的新模型323

  16.5.1已有的CDN模型324

  16.5.2基于中介的对等CDN325

  16.5.3由QoS驱动(定制)的基于中介的对等CDN325

  16.6实现CDN对等时面临的挑战327

  16.7对等CDN的技术问题328

  16.8结论330

  致谢330

  参考文献331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