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

百科

蒙古栎(学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属壳斗科、栎,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来自深纵裂。树冠卵圆形。360百科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叶波状齿缘,保队红万染校急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坚果卵形或椭灯林写态圆形,种子具肉质子叶。细胞染色体:2n=帮穿24。

蒙古栎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药之诉眼劳困垂断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在俄罗斯、别高雨日本、蒙古及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 中文名称 蒙古栎
  • 拉丁学名 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
  • 别名 蒙栎、柞栎、柞树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蒙古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7-19厘米;宽3-11厘米,顶端短钝尖或短突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7-10对钝齿或粗齿,幼时沿脉有委区训工衡乙居企激毛,后渐脱落,侧脉每边7-11条;叶柄长2-8毫米,无毛。

来自古栎

  雄花序生于新枝下部,长5-7厘米,花序轴近无毛;花被6-8裂,雄蕊通过8-10;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约1厘米,有花4-5朵,通常只1-2朵发育,花被6裂,花柱短,柱头3裂。

  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3-1/2,直径1.5-1.8厘米,高0.皇史于倒袁天交系8-1.5厘米,壳斗外壁小苞片垂负三角状卵形,呈半球形瘤状360百科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伸出口部边缘呈流苏状。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2-2.3厘米,无毛,果脐微突起。花期4-5书句月,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00-2100米的山地,在中国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

蒙古栎

  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并钱自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蒙古栎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15℃时发芽缓慢,30-35℃时发芽最快,但幼芽细弱。茎叶生长适宜的白方格天温度为23-30℃,夜间克胜延要某创顺啊层陆温度为15-18℃;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生长缓慢。幼瓜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5℃左右。蒙古栎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力,能适应南由华中地区直至东西伯利亚-56度,乃至-60度的低温,早中国的分布区约在年均温-3度以上,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蒙古栎的垂直分布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大、小兴安岭的海拔2受三跳行阿50-400米范围内,蒙古栎长分布于低山顶部和山脊以及坡度小的各个坡向上。海拔400-600米直至长白山800米以下,蒙古栎能在坡度3-3会无核讲清土帮促5度的南坡形成纯林提确半晶大。甚至东北西部兴安岭以南地区,蒙古栎的分布高度可上升至870-1600米。东部三江平原的残丘上也有生长。蒙古栎适应较广的土壤类型,多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较肥沃的暗棕色森林土处任案度古和棕色森林土上。人为破坏严重的山地,蒙古栎能在干燥阳坡,土体发育不全的粗骨土上成林,但其地位甚低。

蒙古栎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世界多地有栽种。

蒙古栎分布图

栽培技术

  播种繁殖。种子催芽后采的编客用垄播,播种量为150g/m。当年生苗高20-30cm。3年生苗可出圃栽培。

种植要点

  1. 整地作床整地作床从9月中旬开始,整地深翻30cm,拣出草根、石块,春播在秋翻后于翌年春耙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t。翻地时进行土壤消毒每6远究磁67平方米施4kg硫酸亚铁,防治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可施2.5kg辛硫磷。然后每平方米施入熟好的农家肥5kg,作床高20cm,床来自面宽1.1m,步道40cm。为防治苗木病害,每平方米360百科用5g溶液喷洒床面,用药5d后播种。
  2. 育苗地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多钟场钢交次创倒滑支好、土质肥沃、pH值5.5-7.0,土层厚度50cm以上的沙壤土和壤土景例底不能占资诗货日句
  3. 种子采收后用50℃-55℃仍林早乙病育奏的探夜故温水浸种15min或用冷水浸种24h,同时将漂浮的不成熟、虫蛀种子捞出,也可以用敌敌畏课击们周越利秋没陆蛋熏蒸一昼夜进行杀虫处理。秋播种子消毒处理后即可直接播种,效果良好;春播种子在冷室内混沙(种沙比为1∶3)催芽,每周翻动一次,随时检出感病种子并烧掉,翌年春播种前一周将种子筛出,在阳光下翻晒,种子裂嘴达30%以上可播种。
  4. 种子调制及播种种子精选后,放到凉爽湿润的库里贮藏。种子贮藏要因地制宜黄移司击政,通常有下列三种贮藏方法。

田间管理

  1. 灌水:因种实大,覆土厚,就需要一定的湿度,湿度一般保持地表下1cm处土壤湿润即可,化岩屋干叫不是特别干旱的不必天天灌水,苗木出土前不必浇水,防止土壤板乎推审直反和倍烟结,造成顶土困难或种子腐烂而失败。
  2. 切根播种后15-20d出苗,当真叶出农入庆面答例土4片时,切断主根,留主根长6cm,可促进须根生长,切根后应将土压实并浇水。
  3. 间苗在苗高进入高生长速生期定苗,间去病苗、弱苗,疏开过密苗,同时补植缺苗断条之处,间苗和补苗后要灌水降比文协,以防漏风吹伤苗根。留苗密度60-80株/平方米。
  4. 松土、除草按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采用人工除草,保持绿友亲掌地克早期效床面无杂草,除草结合松土,松土深度2-8cm,以利苗木的正常生长。
  5. 蒙古栎苗木,当年有3次生长的习性,采用两次追肥,即第一次封顶后进行追肥,约6受开阶诗革获朝独婷月20日左右,硝酸铵每平方米5g;第二次追肥在苗木第二次封顶后进行,约7月下旬左右,硝铵每平方米7g。
  6. 起苗:秋季起苗,进行控沟越冬假植;春季起苗,可原垄越冬,不必另加防寒措施。

虫害防治

  栗实查培象鼻虫(Curculio davidi Fairm):成虫体长7-9毫米,赤褐色或黑色而有灰后独会风项雷县纪万刚止黄色鳞毛嘴细长,腿节棍棒壮下面有一齿突。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受害种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临高育节采月散,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

  1. 温水浸种将种子放进55度温水中浸泡10分钟,或在50度的温水种浸泡15分钟,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2. 二氧化碳熏蒸:将种子放秘室内或密封容器内,在温度25度以下每立方用二氧化碳30毫升处理20小时,杀虫率在95%以上,对种子发芽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3. 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4. 幼虫未爬出栎实前,收集并清除早期脱落的栎实。杀虫率很高,且不影响种子发芽,浸种后2天阴干后才能贮藏。

主要价值

  1. 蒙古栎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木混交成林均甚适宜。不但需要保护,还可以进行人工培植。
  2. 园林中可植作园景树或行道树,树形好者可为孤植树做观赏用。
  3. 木材边材淡褐色,心材淡灰褐色,气干密度0.67-0.78克/立方厘米,材质坚硬,耐腐力强,干后易开裂;可供车船、建筑、坑木等用材,压缩木可供作机械零件,叶含蛋白质12.4%,可饲柞蚕;种子含淀粉47.4%,可酿酒或作饲料,树皮入药有收敛止泻及治痢疾之效。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19年版)--附录Ⅲ。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