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库中由于水温分层,会在下泄过程中对周边的灌溉造成一定的危害,称为水库冷害。水库冷害发生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多出现于采用底孔放水的来自水温分层型水库。
- 中文名 水库冷害
- 外文名 hazard of reservoir cold water
- 解释 水库下泄低温水引起的危害
- 词性 名词
简介
水库土满言除宽敌久附冷害是指水库下部泄出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的危害。
发生的位置
水库冷害发生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多出现于采用底孔放水的水温分层型水库。
产生条件
分层型水库夏季深层水温一般与冬春河流水温相同,在10度左右,远低于夏季河流水温。采用底孔排放深层低温水,夏季常对水库下游地区产生危害。
具体表现
水库冷害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儿营厂清核神规特方面:
① 造成农来自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
② 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性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③ 不利于工作、生活和娱乐 。
措施
冷害防治措施:
① 进行合理的水库360百科调度,加大库水更换频次,然是在供水时期利用底孔排放深层冷水,蓄纳较高温度的水;
② 采用多层取水口,灵活运用,以应用适宜水温的水;
③ 延长引水途径,增加日晒时间,使其自然升温;
④ 种植或养殖耐寒品种的生物:
⑤ 采用向水库深层充气和充氧措施,改变水温分层现象,改善水质。
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修建了许多采用底孔泄水的水库,致使下游灌区的水稻减产,引起全国的重视,后来研究出表层取水方法,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60年代初,中国开始开展水库冷害的调查、试验和防治的研究工作,对一些水库进行了改建。
换70年代。中国开始在一些水库推行表层取水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80年代以后,水库取水特别是有用水要求的水库取水引起广泛重视,并有了相应的措施。今后将不断研兖更经济实用的冷害防治措施 。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