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移动融合

百科

固定移动融合技术是把语音、统一通信、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起来的技术。

电信行业的技术变化,不仅促使了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也导致了传统业务,如语音业务和数据通信业务的融合。随着技术的发展、管制的来自放松和市场的需求,固360百科定移动融合(FMC,Fixed and Mobile Convergence)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固定移动融合技术能够把语音、统一通信、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信无所不在。

  • 中文名 固定移动融合技术
  • 外文名 Fixed-mobile convergence,FMC

固定移动业务的融合

  尽管不同的组织对FMC有不同的定义,但一般认为FMC是以前分离的固定和移动通信来自业务、网络和商业模式的结合。一般来说,固定业务使用有线或者无线本地环业务,而移动业务使用蜂360百科窝无线系统,而且,FMC正导致下一代融合网络(NGCN)的出现。根据文献[2]可知,不同的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级别为:

拉比行员拉卷山客络融合

  固定网犯华逐造兰周转络和移动网络使用同样的物理基础设施。例如,德国的ViagInterkom公司,ViagInte师逐益甚rkom是全球第一个村根犯准今谓建设提供固定和移动融合业务的运营商。

商业融合

  固定和移动部分的资源被放到一起,共享市场或者客户服务。

业务融合

  无论底层使用何种技术,都可以进行固定和移动电话无缝的传送,获得业务支持。电信行业FMC的动力来自于4个方面:技术、运营商、用户和握额庆脱死去头际模管制。

FMC 业务发展趋势

  传统大型运营商的业务发展,总的趋微调失怀料油父著可穿封势是向着业务融合和多媒体化、IP 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在业务融合方面,一方面,各大运营商由传统的电信业务提供马后取松吧殖型装商向"综合的信息服务商"转变。另一方面,业务围绕着FMC 而展贵扩仍山困推角存高海扬开。

驱动力

  新技术使得FMC成为可能。例如,在接入技术中2.4GHz和5GHz的无线局域网(WLAN)已经商业化,而且蓝牙和CDMA20001xEV-DO也部署了。石受目南曲弦将选富林调因此,融合的终端设备也将会出现。

  FMC的第二个驱动力是运营商的战略位置。对于固定运营商,固定用户的增长率远远落后于移动用户的增长率,而且移动业务的收入也超过了固定业务的收入来自。随着移动通信的增长,由于移动网络对固定网络业务的分流,固定业务运营商的收入持南粒续减少。因此,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和增加收入,且限许多固网运营商正在进行融合业务的试验。对于移动运营错煤专茶等互计际商,尽管业务不断增长,移动360百科运营商也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很高的客户流失维诗粒奏烧北状苦压者率。而且,移动数据通信业务比较昂贵,服务质量较低。对移动运营商来说,FMC除了节约网络基础设施、销售渠道和客服的成本外,也是对业务衣省的增强。因此,对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来说,FMC都很有吸引力。

  用户的需身走求与移动性、便携性和速率相关,装移诗低价选屋沉境脱这也有助于推动FMC。用户不仅习惯于固网的高速率,也习惯于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带来的无所不在的服务,通过移动电话使用无线Internet的用户也在增加。用户希望有移动性,也希望得到同固定网一样的速率。因此,用户对FMC的需求很强。

  管制放松是FMC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力。例如,在1998年,加拿大政府就允许电信运营商叫儿测客热信提供各种各样的固定和移米配选州拉别鲜理校迅动融合业务。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也让本地交换运营商提供融合业务。尽管对FMC管制的完全解除还早得很,但在许多国家仅标衣真资都在放松管制。

我国发展现状

  中国的运营商也怀记探映钢区齐离频精在积极推进FMS技术的试验,从国内运营商FMS试商用和部署情况来看,中国移动研发中心在2005年11月联合朗讯手坏双温凯民哥省扬、爱立信、西门子等设备厂商进行劳拿效场史完法乱了第一期FMS实验室测试,并于2006年1月开始测试"FMS业务体验环境"。此次测试是中国全面部署矿故肥背字FMS的前奏,中国移动在全国10省lo个试验点支密开展FMS业务测试,包括重庆、浙江、广东等省。中国联通目前还没有FMS商用,但中国联通在2003年建成统一网络平台(UNINET),提供NGN业务,希望在移动和固定的网络之间建设一个统一的架构,实现网络的统一。2007年11月中旬,中国联通FMS技术试验项目验收会议在广州召开,验收专家组对重庆联通、上海联通、广州联通承建的项目实施情况及相关技术报告、财务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认为各地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满足要求,测试达到了预期目标。联通FMS技术实验项目增强了其在3G与NGN方面的技术储备和运维经验,而其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从业务、设备、计费、网管和接口多个方面对前述三家设备厂商的整套FMS产品进行了摸底测试。中国网通利用爱立信的技术,于2007年4月在北京推出基于FMS架构的针对企业客户的商用IPCentrex业务。

  2008年将是中国FMS的奠基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网通FMS网络大显神威。奥运同网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网通搭建了IP多媒体子系统(FMS)网络,使得北京奥运会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综合运用各种终端和多媒体手段,实现集成化、高效的监控和管理。中国网通采用FMS技术,搭建奥运指挥通信支撑系统,服务于北京、天津、秦皇岛、沈阳、青岛、上海六个奥运城市,以承担奥运期间剧增的话音、数据、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保障任务,同时还可以满足当地高端企业客户的IP多媒体应用需求。在中国内地,这是第一张投入使用的FMS商用网络,也是FMS首次在奥运会历史上得到应用。

韩国FMC的发展

  在韩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非常迅速。1999年韩国移动用户就已经超过了固定用户。固定语音业务也急剧减小,从2000年到2002年,固定语音业务减少了5.6%,而移动业务增加了30.6%。韩国发生的这种情况迫使固网运营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移动业务提供商也认识到需要利用有线设施来改进速率和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因此,FMC就变得十分活跃。韩国FMC的例子包括:多媒体信息业务(MMS)、提供CDMA业务的WLAN、集成门户业务。下面就介绍这些业务,说明FMC的发展趋势和价值链的重新配置过程

FMC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早在两年前,美国最大的FMC运营公司Verizon就开始销售一种捆绑式服务,供用户融合使用移动和固定话音服务,并在话费上打折扣。随后,该公司又成功地把宽带接入等业务也纳入到捆绑服务范围。

  美国Cingular公司于2004年推出一种名为FastForward的业务,当用户在家时,只要把移动手机插到充电器上,打到手机上的电话就会自动转移到固定电话话机上,使得使用该项业务的用户,不但通话质量好,而且费用便宜。

  最近英国电信将推出一种整合服务--蓝牙手机(Bluephone),该手机内置了蓝牙技术,当用户在家时,这种短程无线技术会把手机连入到英国电信的固定网络。

  丹麦TDC电信公司推出一种名为Duet的业务,让用户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共享一个电话号码、一张账单、一个语音信箱。当用户的Duet号码被呼叫时,来电首先接到移动手机,如果手机关机,其家中的固定电话的铃声就会响,如再无人应答,就会转到语音信箱留下口信。而且用户只要支付一份电话账单。

  2004年5月,英国电信集团宣布与沃达丰公司合作,通过固话网络传输用户在家中或办公室用手机打出的电话。

  澳大利亚电信打算在数字用户线(DSL)业务上捆绑IP语音(VOIP)业务,下一步再发展FMC。

  法国电信的Orange移动子公司、新加坡电信、韩国电信、巴西电信等都在积极准备推出一系列固定与移动融合的业务。

  2004年6月,英国电信、瑞士电信、澳大利亚电信、日本NTTDoCoMo公司以及韩国电信公司等组成了固话/移动电话联盟,确保他们的网络互相间兼容,并推动供应商对FMC产品的开发。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