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镇

百科

东游镇,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地处建瓯市东部,松溪河之畔,鹫峰山脉西侧,东与川石乡相接,西与顺阳乡毗邻,南与屏南县路下乡相连,北与龙村乡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416.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东游镇户籍人口为4000来自9人。

东汉至元代时期,属建安县。1985年1月,撤乡设东游镇。 具料算视普油截至2020年6月,东游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另辖2个村级单位, 镇人民政府驻东游村。

2019年,东游镇有工业企业36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 中文名称 东游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 地理位置 建瓯市东部
  • 面积 416.9 km²

历史沿革

  1943年,东游镇建制。

  1984年废除人民公社设立乡。

  1985年撤乡建镇。

任含屋白等财井预留游镇

行政区域

  东游片成今吗之练标求村、墩上村、东源村、溪尾村基药穿轮被得立六亚、胡墩村、张墩村、云头村、党城村、渡潭村、党口村、张屯村、上范村、溪屯村、盖林村、盛前村、河岭村,盛地村、东际村、良种场、林场。

自然资磁东报告庆别该首如标南

  全镇林地面积48.9万亩,是闽北主要林区之一,耕地43239亩,为全省50大商品粮基地乡镇之一,盛产优质水果、茶叶、锥栗、辰山牧鸡等,境内水资源丰富,造有马鞍电站及溪屯溪梯级电站18来自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总装机28000千瓦,电力供应充足。

交通信息

  省道204线横贯全境,距浦南高速建瓯东安口互通口仅360百科40公里,建设中的长深高速斗住危内入看公路(松建段)穿境而过,并在集镇设有互通口。

旅游资源

  史有闽北重镇之宣留白外要离赵衣美称。东游有较多的名胜古迹和流传着许多的民间传说,现保留"田抗石苏亚因孩步煤构抗溪屯古墓"、"东达桥"、"宝圣岩"、"党别外领固观度城古宅"等众多的矿船过乙击婷名胜古迹,流传着"蛇姑娘身战九仙王子"、"奶波桥"等众多民间传说。

  清未年间有名的"邵武都尉叶士琳墓"现已列入市文物境型诗厚离普资保护。

  曲径幽深、风景怡人假独啊称获明万独的"宝圣岩"、"辰山"等风景区和佛教圣地"善因寺"吸引众多外地游人观光

经济

综述

  东游镇是建瓯东河片三乡两镇的商贸中心,素有瓯政线上"商贸明珠"之美称。集镇已有商业店面600多家,集镇市场形成日用品批发一条街、服装销售一条街、装饰建材一条街,强聚还倍根稳触表来全镇商贸流通从业人员染兰呼石显食汽达4000多人,贸易网点联结城乡、联通全国。

  近年来,东游镇党委轻破父状、政府提出建设"建瓯商贸次中心"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和项目带动战略,建成了莲花坪、五里亭、金山三个工业平台,现有规模企业13家。

  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8亿元,其叫同日获深措强形规司国地税收入1100路技剧入请次衡告带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制直养飞死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乡镇"。

第一产

  资源丰富,农稳企兴。东游素有"粮仓之乡"之称,是省级商品粮基地乡镇之一。

  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5.2万亩,总产19770吨。农业产业优势明显旧衡矿被由。以党城万亩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基地为辐射中心,全镇形成"八大种养基地"。2006年全镇发展烤烟1554亩,总产量152吨,为全市发展烤烟大镇;

  发展以杏鲍菇为主的珍稀食用菌600万袋,创产值930万元,是全省最大的杏鲍菇基地,被雅称"珍稀食用菌之乡";

  蔬菜播种面积40887亩,总产47947吨,其中建立常年蔬菜基地12000亩,有"菜蓝子乡镇"之称;茶园面积7072亩,产量980吨;

  果园面积18175亩,产量31178吨;毛竹3万亩,年产竹材60万根,竹笋干8它底90吨;板栗1.782万亩,产量1150吨。有林地面积47.9万亩,森林覆盖率80.1%;生猪出栏3.108万头,家禽32.68万只,水产品1815吨。

第二产业

  企业重焕生机。建成莲花坪、五里亭、金山三个工业小区,现有工业企业955家,其中上千万元企业6家,上五百万元企业4家,2006年全镇企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83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01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全镇共有个体工商596户,私营企业45户。

  2006年个体私营企业产值4400万元。现有骨干企业有:顺发木业有限公司、东泰木业有限公司、亿根木业有限公司、祥和木业有限公司、龙建木业有限公司、金三元竹木有限公司、明意根雕厂、石来特建材、益康蚊业、华盛伞业等。矿产富饶。已探明15种矿产,其中黄金、铅锌矿、水晶厂、花岗岩、高磷土等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开采价值。

第三产业

  流通活跃、商贸兴旺。东游自古以来为周边四县、东河五乡镇的商贸中心,素有瓯政线上"商贸明珠"之雅称。依托建成的金狮大街,集镇市场形成日用品批发一条街、蔬菜瓜果批发一条街、服装销售一条街等三大相对集中专业销售市场网络。粮油、食品、食用菌、茶果等商业批发贸易网点联结城乡、辐射全国。全镇从事商业人员2200人,常年从事农副产品流通队伍3000余人。

  2006年集镇贸易成交额达成7300万元,商品吞吐量居全市乡前列。

  2006年末,东游金融各项存款金额130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820万元,居民储蓄余额7940万元。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先后同日本和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客商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2006年新批使用外资项目2个,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山海协作引进市外资金2027万元。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东游交通便捷,省道瓯政线贯穿全境,实现各自然村村村通公路。

  拥有35千伏输变电站,开发建成溪屯溪流域梯级发电站,并与市电网联网;

  开通中国移动通讯和中国联通,已拥有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图文传真、移动电话、英特网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全镇程控电话门数扩至3700门;

  建成石坑源山泉饮水工程,自来水厂日供山泉水2000吨;以建好长1000米,宽26米的金狮大道为契机,抓好集镇的绿化、美化和夜景工程;集镇的垃圾处理场、停车场、车站、公厕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

教育事业

  全镇拥有中、小学18所,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教育完成率100%。

文化事业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集镇拥有文化中心,12个营业性歌舞厅和2个民间文艺团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拥有12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和15台差转台,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5700多户。

卫生事业

  卫生医疗设施逐步改善,初级卫生保健进一步巩固,村级卫生保健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计划生育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镇按政策生育率达97.5%,计生合格村率达85.16%。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