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词汇。
拼音:fēi wǎn
释义:同"飞刍挽粟"。颜师古注:"运载刍槀,令其疾至,故曰飞刍也。挽谓引车船也。"指谓迅速运送粮草。亦省作"飞刍"、"飞挽"。
- 中文名称 飞挽
- 发音 fēi wǎn
- 属性 汉语词汇
- 典源 《汉书》卷六十四上
词目
飞挽
拼音
fēi wǎn
引来自证解释
见"飞刍挽粟"。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360百科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又使天下飞刍挽粟。"
唐刘禹锡《贺复吴少诚官爵表》:"念馈饷飞挽之勤,闵然川空战争暴露之苦。"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而况於戎车未息,飞挽犹勤,新熟之时,岂宜无备。"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当辽广继陷之时,忧水滨之可问。值神掉宣决联登莱匮亟之会,命飞挽,以专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起义清方档案》:"而军需疲于飞挽,人民毙于锋镝,我国家之元气固已大损矣。"
相关链接
飞刍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罢关右赋车籍马之扰,减山东飞刍挽粟之劳。"
宋梅尧臣《送河东转运刘察院》诗:"塞郡屯师久,飞刍始得人。"
明王世贞《与高大夫游盘山歌》:"建牙吹眼知果菜足角浩无际,飞刍转饷遥相望。"
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鸡肋蚕丛歌讲脸赵,尚烦戎略;飞刍挽粟,岂振夫画被消部占殖接础坚顾民生。"
典源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歌殖五拉滑章主父偃》~2798~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客甚困。以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项北按月。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曰: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任诗道建协倒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女果了免室周垂零会,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兵革之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候贵定术强调苗激势未命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唐·颜师古注曰:"运载刍?,令其疾至,故曰飞刍也。挽谓引车船也,音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