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宗仁(PAI TSUNG-JEN) 1961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县大甲镇。1985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国画组,1999年获美国密苏里州FONTBONNE UNIVERSITY艺术硕士,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来自士。
- 中文名称 白宗仁
- 外文名称 PAI TSUNG-JEN
- 出生地 台湾省台中县大甲镇
- 出生日期 1961年
教授简介
1983全国青年书画比赛大专组国画第一名,1984马寿华国画创作奖,1985全国艺文竞赛国画第二名,2005 荣获第46届中国文艺奖章(水墨画)。 2010年6月加入两岸八位大师创作团队联手创作<<新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团队历时一年创作完成<<新富春山居图>>。来自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均得到优异佳绩,作品并应邀出展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美国、游脱注决语资整矿掉操法国、波兰、俄罗斯、约旦、中国及海峡两岸名家展览等国际艺术展中,成为当代中青辈艺术家期待的耀眼明星。移动图片
教授经历
现任亚东技术学院学生辅导中心主任、兼任台北市立教育360百科大学美教系、国立国父纪念馆典藏品审查委员、国立国父纪念馆策展咨询委员、国立中正纪念堂、佛光山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秘书长、亚细亚水墨联盟台湾区副总会长、亚细亚水墨联盟台湾区副总会长/亚培盾细亚水墨交流展评审委员/全国艺文竞赛、全国学生美展、全国青年书画比赛、亚太国际墨彩艺术联盟画展、亚续背协过己细亚水墨交流展等各项比赛评审委员。
艺术创作风格
来自 白宗仁自幼天资敏悟,好学不倦,得名师教导,在绘画方面表现优异。尤以国画大师欧豪年教授360百科对其教导和影响最深,整强贵派逐快种川态法次同时又博采各家所长,吸取各家精华。早习传统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并研习苏峰保低属翻酒距春三围委男先生山水式,故凡山石坡岸皴理林花朗然、水波时兴、轻岚乍现,抒情写景任慕山仰水之艺性,作品「山光意价到物态弄春晖」可为代表。1985年中国文化大学美术西系毕业,受教於欧豪年、亮创止声谈育含社朝江兆申、黄磊生、江利区困须要料说啊明贤、田曼诗、吴学让、李大木、钟正山、进备思该拿远厚触怎周士心…等名师。尤到跑充存尔停得力於欧豪年老师用笔、用水之法。既蒙二法之济,故纵笔写景写情更见精进, 「七星山头秋茫茫」中袅袅烟云、磊磊乌石秋芦乃非备兹笔、水二者不办。1999年获美国密苏里州FONTBONNE UNIVERSITY艺术硕士左轴建般问负轻植根。
生肖属牛的白宗仁,常以牛的精神自勉,要求自龙照随己勤奋不倦、脚踏实地、稳步向前。为求阶段性的突破,他前往美国那落序似深造。当前卫的、现代的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强烈冲击著传统水墨。白宗仁不断省思反刍,如何保有传统水墨 ,同时吸纳现代性,在继承传统绘画的生命中 ,能感应到新时代的讯息,赋予水墨新的活力,是此一时期蕴酿寻求的转变。白宗仁擅长摄影,对光与影的体会当然也不仅来自西方绘画的"移植",而是从列卫合界又夫摄影中借鉴了许多原理,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将传统意义上的"留白"不再局限於"虚空",也不是使"留白"毫无保留地转换成光影,而是巧妙地使两者结合起来,在必要时会使用水墨实验中的技法,在需要"留白"的地方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使画面上的"留白"具有构成美与色彩美,使之既有传统画境中的"虚空治杨范的既系月合投"美,又有西方绘画中的伤拉输希路晶背"光影"之美,成功地结合西方理论技巧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法,使其作品时而气势恢宏壮阔,时而清新和谐优美,画作均在「触景生情」中自然涌现崭新的风貌。
白宗仁善於用墨,泼墨厚重、破墨灵动,在写物象、造城画境时,大胆采用泼墨、拓印、浮染等手法所营造的画面,能刚柔并济,处理好墨的乾湿、虚实、浓淡之间的关系,达到出人意料、可遇不可求的效果。
作为一位以水墨延续传承并赋予流变的艺术家,白宗仁不仅充分发挥「大块假我以文章」、「万物静观自得」的精神与大自然对话。运程方自他遍游名山大川,广集啊夜哪德衡题航城市攻表题材,同时又不断思考素材的推陈出新。以「传承、写生、心象」为主题发行的白宗仁作品集,就是以山水为主要题材,那些引人入胜的画作,是从真实自然风景的深切感受中,通过主观想像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作品中特有的艺术效果的产生,据白宗仁教授自述,是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作画时无意中得到的发现近似山石、瀑布般的肌理效果,从而受到启示,扩展到天空的云彩、江河的流水、山岩的纹理等方面。大自然的瞬息变幻和千姿百态的景观,都启迪了他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和创造力,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世界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在高中时代曾经与张大千先生有数面之缘的白宗仁,在就读中国艺术研究博士班后,重新疏理张大千所有相关著作、理论、报导以及近五百张画作,又亲自访谈张大千入室弟子孙家勤先生口述相关第一手资料,完成「张大千晚年在台湾绘画艺术研究」博士论文研究,一方面充分展现其身后的学理基础,另一方面从张大千再出发,以一种"集大成"的观念来开创自己的风格,将传统所学,以现代的观点展现以深厚的笔墨根基,揉合传统与现代。
白宗仁如今山水创作不断有新作出现,其作品既古又新,格调不俗,皴法多变。其笔下树石泉瀑、山岭峰岫、舟桥屋宇,布景之奇特可以说是胸臆独抒的。他在创作上全身心投入,笔墨与意象丘壡结合得日臻成熟,一方面承袭中国历史文化之传承精神,一方面撷取西方艺术之技法精神。
2011年,两岸<<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就邀请了海峡两岸最具声望的八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在<<新富春山居图>>的开笔仪式和正式创作两次活动之间,白宗仁曾深入太行山十多天。从莽莽苍苍之王莽岭,到雄奇险秀的析城山,晓出晚归,或跋山涉水,或独坐静观,或挥毫畅写,或晏坐构思。此行不仅完成了一叠厚厚的写生稿,还对当地的民情风俗进行了深入了解,实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性理解。正所谓自然成就人文,人文成就艺术。
教授作品集
白宗仁水墨艺术画集--台湾经典山水写生<一>
白宗仁水墨艺术画集--大陆风光写生<二>
白宗仁水墨艺术画集--泼墨山水<三>
墨艺术画集--四季风光(四)
教授个展
2014年七月第十七次个展於国立国父纪念馆逸仙艺廊
2013年七月第十六次个展於香港大会堂高座七楼展览馆
2013年四月第十五次个展於台湾第一银行总行
2010第十四次个展于土地银行总行艺廊
2009第十三次个展于云林科技大学艺术中心
2009第十二次个展于行天宫玄空艺廊
2007第十一次个展于万芳医院艺术空间
2007第十次个展于松林艺术中心
2006第九次个展于国立国父纪念馆逸仙艺廊
2003第八次个展于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2003第七次个展于逢甲大学艺术中心
2002第六次个展于国立国父纪念馆德明艺廊
2001第五次个展于台中市立文化局大墩艺廊第一展览室
1999第四次个展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华侨文化中心
1998第三次个展于国父纪念馆翠亨艺廊
1996第二次个展于国父纪念馆德明艺廊
1988首次个展于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教授参展
2014年10月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北京-宋庄
2008李奇茂美术馆展览厅开幕首展-醒吾技术学院
2008筑墨画百人师生画展-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
2007海峡两岸文化高峰论坛-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7台湾水墨画精品展-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2007亚太国际墨彩艺术联盟画展-陆军专科学校
2006 发绣长卷暨名家水墨联合展览-国立国父纪念馆
2006 观世音菩萨法像书画展-国立国父纪念馆
2006 大地齐颂-星云八十华诞百家书画贺寿展-佛光缘美术馆总馆
2005 海峡两岸名画家共绘"黄河"-壶口瀑布
2006亚太国际墨彩艺术联盟画展-陆军专科学校
2005 海峡两岸百名书画家共绘"新三峡"-重庆、万洲
2005 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展邀请展-福建省美术馆
2005 中华魂-宝岛情艺术采风之旅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5 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联展 - 上海盐城
2005 书画有情千里送乡心 书画特展–洛杉矶日报文化艺廊、旧金山世界日报社
2005 韩国亚细亚艺术大展–首尔市立美术馆
2005 国际墨画邀请展–澳洲墨尔本Australia Malvern皇家展览中心(世界文化五大遗产之一)
2005 国际墨画会邀请展–澳洲、日本东京池袋东京剧坊
2005 中韩水墨名家交流展–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韩国首尔
2005 亚细亚水水墨交流展–大阪美术馆、国立中正纪念堂中正艺廊
2005 筑墨画会百人师生画展-国立中正纪念堂
2005 中韩美术交流十五周年纪念展-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2004 亚细亚水墨交流展–日本大阪美术馆
2004 中国第十届全国美展邀请展出–广东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2004 北京黄宾虹国际美术研讨会 -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 马来西亚博雅造形艺术中心展出
2003 日本亚细亚水墨交流展-横滨、大阪
2003 锦绣河山两岸名家书画展览-福州市美术馆
2002 当代名家艺术作品集-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02 日本亚细亚水墨交流展-大阪市立美术馆
2002 擎天艺术群联展-广州美院岭南画派纪念馆
2001 筑墨画会-白宗仁师生联-台北市立图书馆
2000 纪念孙中山先生 - 中华当代名家书画作品集国立国父纪念馆
2000 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华当代名家书画展」-日本大阪
2000 中国-沈阳国际艺术节-「海外名家邀请展」
1999 「日本亚细亚水墨展」-大阪美术馆
1999 擎天艺术群联展-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馆/新加坡-河畔艺术中心
1999 「中华当代名家书画展」-美国洛杉矶
1998 「五榕画会联展」- 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馆
1998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WASHINGTON UNIVERSITY联展
1989 第二届亚洲协会联盟美展于吉隆坡
1987 中日交流展于日本刈谷美术馆
1984 全国大专艺术系六校前三名联展
名家点评
洛华笙(台湾著名艺评家)
白宗仁有幸提前用心去关注自己绘画的走向、生性缅腆的他,始终保留住「绘画意境」的含蓄,才比较像他本人一介书生文人的气质,所以他虽然文质彬彬,却极想放纵笔墨,以求于含蓄中去开拓他澎湃的内心。"
欧豪年教授写序
新华网...两岸名家携手共绘《新富春山居图》.新华网.2010.11[引用日期 2014昔孔子以人格喻艺术,即曾谓"以里仁为美"。曾子泰伯篇有句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以言於艺,何独不然。
宗仁贤棣既能据德依仁以治画事,且喜博士学成於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归以禀余,老怀至慰。前年更曾伴余出席国际学术论坛,余所发言,为今日水墨画期许之外,宗仁亦强调「东方既白」言旨,盖不限於东坡公之文赋,而更进一步藉以喻意於东方文艺今日之复兴也。
当时即曾感赠诗曰:「古今艺事一洪流,万激千盘出远洲;此日欣君能溯上,他朝应许过前修。」年来贤棣不负所期,用功尤勤,其近写太行洪谷图,余既观赏,更赋句曰:「太行洪谷壮中州,今喜宗仁画笔收;又想古贤游赏趣,荆关云岳迹曾留。」余今八十投老,且渐腿疾,已不良於游山,未及遍访之高岳,惟愿友生继武也。
张瑞滨(国父纪念馆馆长)
作为一位以水墨延续传承并赋予流变的艺术工作者,白宗仁不仅能充分发挥'大块假我以文章'、'万物静观自得'的精神与大自然对话,同时又能思考素材的推陈出新,就台湾山水氤氲、云烟变幻的特殊性,将创作主题放在水、石、云、雾的肌理和质地上求表现,无论是具象或抽象,在泼、流、拓、印的半自动技巧中,做出与众不同的想象空间。"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