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孟郊

百科

品名称:示孟郊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来自品体裁:五言古诗

  • 作品名称 示孟郊
  • 作者 孟浩然
  • 创作年代 唐代
  •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示孟郊(1)

  蔓草蔽极野(2),兰来自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3),伯牙独不喧(4)。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5)。

  钟期一见知(6),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7),薄俗徒云云(8)。

作品注释

  (1)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孟郊仕途坎坷,清寒终身。其诗主要为叙述他自己的穷愁之词,多有不平之鸣。擅长360百科写五言古诗和乐府诗。用字造句力避平庸,追求古拙奇险,诗风冷峭,为著名的苦吟诗人。

  (2)蔓草:蔓生的野草。

  极野:远野。

  (3)众音:指一般世俗的声音。

  (4)伯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他和钟子期是"高山流水"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画巴快厂朝贵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分:分别。

  (6)钟期:指钟子期。

  (7)保静节:保持静洁节操。

  (8)薄俗:流俗。

  徒:徒然。

  云云:纷纷纭纭。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朋友间演谈入做燃作情趣相投、志向高洁的情谊。这里没有缠绵悱恻的眷恋,没有凄惨哀婉的离别,有的只是平淡似水、如高山流水般的情怀。同时诗人还婉转地传达出自己厌倦流俗生活,渴望保持高洁情操的强烈愿望真业反施聚攻调获证。诗歌语言平淡,蕴藉丰厚。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历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落榜。他在太学赋诗的时候,名动公卿,满座为之倾倒。后因染多十云福写诗引起唐玄宗不悦而被放归襄阳,于是漫游吴越一带,游览名山胜水。734年(开来自元二十二年),襄州刺史韩朝宗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准备360百科向朝廷举荐他,但他不慕名利,到期竟然失约不赴,终究还是没有成就功名。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曾有远大的空洋从鸡功抱负,但在政治上困顿失意,终生过着隐士等加听响的生活。他洁身自好,不乐于趋附权贵,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