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药膳纲目大全集》是2010年1月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彭铭泉。
- 书名 中华药膳纲目大全集
- 作者 彭铭泉
- ISBN 9787507528350
- 类别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饮食营养 食疗
- 页数 867
简介
我国历史上,早在2000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对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了专门论述,书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精益气。"在古代,药物和食物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许多治病与养生皆宜的品种,如大枣、薏苡仁、芝麻、山药、莲米、核桃、龙眼、百合、蜂蜜等。 药膳,古代称为"食疗"、"食治"、"食补"等。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品输养垂志何演如张仲景、孙思邈、孟诜、陈直、忽思慧、李时珍、王孟英等,都曾对药膳有过论述。来自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设药膳专篇《食治门》,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360百科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忽思慧曾著药膳专著《饮土卫均后膳正要》,深刻地阐述了养生之难积临始面四鲜目坐专道,特别是饮食与保健的辩证关系。陈直曾著老年保健专著《养老奉弱列知茶取亲书》,说:"人若能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现代论业婷德注赵杀则止安为药膳疗法是在古代"食解规云疗"、"食治"、"食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良求粮越千则 那么,什么是药膳呢?笔者给它下的定义是跟飞湖陆言益概川据学:"在中医学和烹饪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物与食物相搭配,经过烹饪加工制作出来的能防病、治病,且色、香、味、形兼具的美味保健食品。"总而言之,药膳可以取得"药借食力,础机异席食助药威"的效果。
前言/序言
《中华药膳纲目》终于与读末底者见面了,首先要感谢唐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及华文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广大读者,感谢为笔者提供写作方便的朋友,还要特别感谢热心题词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
1980年3月,笔者时任成都市药材公司总经理,成都市政府在文化公园举办了物资、花卉展销会,我公司的丝杂角各类滋补药材,如金银花、牡丹活微罗花、芍药花等也参加了展销。一天,我们的展位前来了一位老大娘,开口就要买半斤西洋参。笔者很好奇,就问:"您老买这么多西洋参怎样吃呢?"她说:"泡开水冲洋参茶,打粉做洋参汤圆,还可做洋参炖鸡哩!"会后,笔者在市药材系统16个县级药材公司调查发现,滋补药材销售量大幅增加,而人们购买药材的目的也由治病逐渐向预防、保健转化。于普全候罪省学略充尽外是,笔者遂决定在成都开一家药膳酒楼,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但当时困项价万请难重重,无资金、无药膳配方、无药膳烹饪师、无店堂。笔者便组织3个组,分赴北京、广州、敦煌收集药膳配方,并组织青年职工去饮食公司学习烹饪技术,并把成都同仁堂(当时是成药仓库)作为药材基地,还从药材销售款中借了2.8万人民币用来开药膳酒楼。经过几个月的筹备,1980年10各护封意联常促含飞月1日,这一新型的、从来不互无人开过的酒楼开业迎客了。
获要上类圆判从此,"药膳"这个词语,有了新的含义,意为"配有中药的菜肴或食品"。这个含义是笔者的听奏征类亮扬首创。有学者说,"药膳"一词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如《后汉书·列女传》就有"亲调药膳,恩情笃密"的句子,《魏书》有"灵太后亲侍药膳"的语句,《宋史·张观传》中也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为此,笔者特地请教了一些历史学家,他们认为,这个词语不是出现在占代医籍中,而是出现在史籍中,它包含熬药和做饭两个意思,绝不是如今笔者所讲的"药膳"一词的意思。
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与现代药膳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第一,古人食用用于食疗的食物以治病为目的,而现代药膳看重保健作用,侧重点在预防疾病上;第二,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制作简单,而药膳制作过程复杂;第三,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不过分强调味道,而现代药膳很讲究口味;第四,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不过分强调菜色,而现代药膳十分看重这一点;第五,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不是商品,是宫廷、家庭自制食品,不出售,而如今的药膳是商品,可以出售。以上五条,是笔者于1980年10月1日创办成都同仁堂药膳酒楼时的总结。
精彩书摘
汉唐时期,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王朝以迄隋唐这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济、技术、国力较前代有了很大进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名称和单位,统一了货来自币、法律、服装、历法等,促360百科进了文化的传播。焚书氢领冷会稳的刚短景坑儒虽对古代文化破坏严重,所幸的是医学、天文席北岩服财农期结称久学、农学等方面书籍被保留下来。食疗方法上对前代的传承也没有中断,相仍周房谈脱操众突脚反,由于交通发达社宽调费轴山她,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药材,如麝香、羚羊、犀角和海南的龙眼、槟榔等,陆续被内地医生采用;东南亚国家的药材,也不断运来我国,既丰富丁中药宝库也为食疗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 东汉时期,出现许多名医。《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作者张仲景就是其中卓越单胡助脱空切乱困三以传的代表。不仅在医学上张仲景贡献卓著,在我国食疗学交今宁汽比北然发展史上,他也是重要斤加奏烟女帮构望马人物。他的《金匮要略》中"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个专篇,对"食禁"作了专门阐述,概居总裂告相逐蒸苏陈育很多理论至今仍有它的实用协扩煤跟院价值。例如,他说:"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果子信曲尼亮欢九似危块汽落地,经宿、虫蚊食之者,人大忌食之。"等等。张仲景首创的桂枝汤、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许多食疗方剂、菜肴、用以治疗人体多种疾病。这些方剂本生慢克制由你晶确矛身往往体现出他对食疗原则的深刻理解,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是药,羊肉是血肉有情之品,功效并非草木能及,这三者配伍说明张氏已经认识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道理。 这个时期简小亮,还有我国第一本重要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米力红。这本书是对我国秦汉时期药物知密识的总结,是许多医药学家的成果汇集而成的。书中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据说能轻身延年。中品120种,主养性以应人,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是补养和治疗疾病的药物。下品125种,能治病补香附汉,但多数为有毒药物,不能久服。上品中许多药物还是制作药腊的上等原料,如: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菟丝穿面子、牛膝、麦门冬、木香、署豫(薯蓣)、薏苡仁、石斛、巴联戟天、赤箭、赤黑青白黄紫芝、黄芪、肉松容(肉苁蓉)、续断、决明子、丹参、五味子、沙参、枸杞、茯苓、酸枣仁、五加皮、杜仲、橘柚、阿犯克翻过推和胶、丹雄鸡、石蜜、牡蛎、海蛤、文蛤、大枣、葡萄、鸡头实、瓜帮、苦菜等。中品中可以用来制作药膳的有:阳起石、葛根、当归、元参、百合、知母、贝母、淫羊藿、茅根、海藻、山茱萸、龙眼、白马茎、鹿茸、狗阴茎、蟹、柞蝉、大豆黄卷、赤小豆、粟米、黍米、水苏等。下品中也有一些能用于制作药膳,如:附子、桔梗、桃核仁、杏核仁、苦瓜等。以上所列这些既是药物又是食物,食用比较安全。 汉代对食疗有杰出贡献的人物还有淳于意和华佗,淳于意,临淄(今山东临淄)人,生于公元前205年,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人们称他为"太仓公",他继承了《脉书》,《药论》 "等医药书籍,医术很高。华佗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 1人,生于东汉末年,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外灸科,在 a食疗上有很多建树,比如华佗醋蒜,就是他用来杀寄生虫的一道食疗佳品。
目录
绪论 药膳源流
第一章 药膳食疗发展史略
第二章 药膳理论综述
上篇 药膳原料及烹制
第一章 药膳常用物常识及类别
第二章 药膳用食物
第三章 药膳烹饪
第四章 药膳烹饪工艺
中篇 养生保健药膳
第一章 五脏调养药膳
第二章 美容美体药膳
第三章 滋补强身药膳
下篇 常见疾病调理药膳
第一章 常见小儿小疾病
第二章 常见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
第三章 常见感觉器官疾病
第四章 常见消代系统疾病
第五章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章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
第七章 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八章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章 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章 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 常见运动系统疾病
附篇 燕鲍翅肚参药膳
第一章 燕鲍翅肚参药膳概述
第二章 燕鲍翅肚参药膳原料
第三章 燕鲍翅肚参的涨发
第四章 燕鲍翅肚参药膳鲜汤的制作
第五章 燕鲍翅肚参药膳的制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