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耳道炎

百科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他是一种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来自湿的环境中生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分泌物、常滴抗生素液等情况下、比360百科较易受真菌感染,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从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 中医病名 外耳道真菌病
  • 别名 霉菌性外耳道炎
  • 常见发病部位 外耳道
  • 常见病因 真菌

病因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由霉菌感染所致,致病原因主要班鱼杀无件测宁是机体抵抗力下降,用不洁物挖耳,长期全身用抗菌素或耳内滴用抗菌素造成。其表现为耳章东张侵左工技痒、流水,合并感染时伴有耳痛、红肿。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霉菌性外耳道炎易反复发来自作,用药时至少在一周以上,保持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同时应合理应用抗菌素,减360百科少复发

症状

  专家称,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耳痒、耳内不适、流水样分泌物,分泌物阻塞耳包磁算绍林职道时影响听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温各以劳绍径料持主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净、整洁和舒适。霉菌性外耳道炎检查时可见耳道内有白色、灰色、黄色或黑色膜状物,即菌苔、干燥时呈痂皮状。同其他霉菌感染的皮肤病一样,霉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愈后易复发,所以用药要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

 久养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见症状:

  住厂分服的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毫轴鲜但让油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露沿盾衡季黑歌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区别。

治疗方法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用的治疗药物:

  (1)10%水杨酸甲酯[非],1%~2%来自麝香草酚酒精[非]、1∶5000醋酸苯汞[处]涂布或滴耳,每日用药2~3次,连用数日,后每隔2周治疗数日,以防复发。

  (2)可用制霉菌素油膏[处]、1%克霉唑软膏[非]、两性霉素B软膏[处]、局部涂布。

  (3)用氨本磺胺[处]与硼酸[处]等量之混合粉剂,喷入外耳道创面上。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