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闵行区农科所选育,品种来源: 不育系秋丰A\恢复系4,非转基因的稻,适合在上海种植。
- 中文名 秋优金丰
- 表现 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
- 适宜 上海地区和杭加湖地区
- 栽培方式 直播、抛秧、移栽
品种来源
是闵行区农科院所于2003年选用"秋优A"与"A44"通过三系法育成的杂交晚粳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抗到伏、耐肥、适应性广等特点,较适宜上海地区和杭加湖地区种植,栽培方式以直播、抛秧、移栽都适应。
品种特性
该品种栽培全生育期153d~160d,株叶型好、株型紧凑、剑消止商脸识孔找怕次速干叶直立、生长整齐、叶片挺拔上举、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叶色绿来自、分蘖率中等偏上、灌浆速度快、熟期转色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株高10氧足挥内绍5~110cm ,穗才长17 cm左右,亩有效穗17~19万,每穗总粒数150~170粒,穗实粒13受送检饭按早除0~150粒,结实率87%,千粒重25~26g,成穗率70%以上,脱粒性状好,稻米品质为国际优质米一级,糙米率82.5%、精米率66.8%、直链淀粉16.8%、垩白度0.9%、胶稠度79mm、垩白粒率9%,米饭松散柔软,适口性好。
产来自量表现
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上海市区试,产量分别居第1、2位,两年平均亩产622.25kg,比对照"寒优湘晴"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在闵行区 桥镇,2005年在闵行区马桥镇、桥镇、浦江镇生产示范平均亩产603.4kg,比对照"寒优湘晴"增夫控本外套茶衣包间产12.4%,在浙江乍浦、上海松江生工活产示范,加权平均亩产600.25kg,2006钢年扩大示范推广面积,在全区三个不同土质,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示范推广,具体是:浦江镇100亩,其土质为潮沙泥土,抛秧,实际亩产640.16kg,比"寒优湘晴"实际亩产507.2kg增加132.96kg,其中产量最高田块(6.4亩),平均亩产达725 kg; 桥镇50亩,其土质为沟干泥,抛秧,实际亩产619.11 kg,比"寒优湘晴"573.4 kg增加45.71 kg;马桥镇50亩,其土质为青紫泥,直播,实际亩产568.06 kg,比"寒优湘晴"545.72 kg增加22.34 kg。松江 港高产示范区种植0.8亩,经上海市专家现场割产平均亩产为801.9 kg。
栽培技术
3.1 适期早播
最适播期在5月20日~30日,播种期确定原则以早为主,在茬口矛盾不突出情况下如绿肥茬和休闲地等,应提倡早播,若前茬是小麦风都哥宗界,也应在6月5日前播种,争取早播创高产。
3.2 播种量
综合考虑种子的发芽率、气候、播期研妒革所查胡完固项等因素,亩用种量在2~2.5 kg,亩基本苗移栽、抛秧为4~5万,直播稻为5~7万,有利于形成高产。
3.3 种子处理
3.3.1 晒种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d,打破种子休眠,以增强种子发芽势,提高种子发误歌进二息非迫娘芽率和秧苗抗逆能力,并进行筛选,除掉杂草种子,瘪粒和360百科病粒。
3.3.2 浸种。
用菌虫清1包(20g)+强氯精1包+蚍虫啉1包(10g)加水8~10 kg,浸谷种4~5 kg,浸种时间根据日平均气温而定,一般为48~60h。
但举 3.3.3 催芽。
催芽需增温催芽、适温长根长芽、降温炼芽三个阶段,高温破胸温度掌握35~38℃持领能顾样普限,防止持续高温产生烧芽,通气催根,保温催芽,25℃适温长根长芽,降温炼芽,芽长至半粒谷长即可,根齐芽壮为标准。
3.4 化除除草
3.4.1 直拨稻。播后2~3d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g兑水30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土壤必须充分湿润,畦沟有水,稻谷须浸种催芽,命助样肥乎父向田扳要求平整。
3.4.2 移、抛栽稻。栽后5~7d,亩用53%抛秧量可湿性参座粉剂60g拌肥均玉厂容夜接心般观逐匀撒施,田间水层3~5标派西迫cm,保持5~7d。
3.5 肥料运筹
3.5.1 亩总用氮量的确定。据土壤地管限力基础确定总用氮量,在肥力基础中等条件下,以亩施16们良被屋五助势再肥季~19kg纯氮为最佳,肥料运筹要注意增施磷钾肥,使N:P:K之比力争达1:0.3:0.3,丰产方争达1:0.5:0.5为佳。
3.5.2 肥料品种结构的确定。结合化肥减量目标,尽量减少单元素氮化肥,辅以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复合肥的形式来施用,复合肥以水稻专用抓游BB肥为佳,BB肥的氮、磷、钾养分齐全。且养分含量高,在生产中已推广多年。
3.5.3 肥料施用方法确定。该品种分蘖率中等偏上,施用原则为"前重、中控、后补",刑所括率助连预更加强调前重与早施。(1)前重娘故企苗我际。施足基面肥,肥量的40%,一般亩施殖攻顶印脸商品有机肥150kg和碳铵10~20kg,重施分蘖肥,占总肥量的40%,分1~2次使用,以碳铵和BB肥为主,分2次使用,即移抛栽稻返青活棵后,直播稻在二叶一心期,亩施碳铵10~15kg,一周后再施BB肥25kg,以达到壮苗早发。(2)中控。中期(7月)一般不施长粗肥,主要防止高峰苗过多,影响成随率和产量。(3)后补。适时施好穗肥,该品种穗型较大,千粒重高于"寒优",必须适时适量施用穗肥,占总肥量的20%,要求亩施BB肥15kg左右或尿素8kg左右为宜,施用时间在水稻倒三叶出1.5张(8月10~15日)为佳。
3.6 水浆管理 应用好气性水浆管理办法,即根据水稻需水和根系生长特点,在不同阶段控制灌水量,增加间歇脱水时间,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改善根系的生长环境。(1)幼苗期。出苗至三叶期,湿润管理促扎根,切忌灌深水,一叶一心前以干为主,三叶前间隙灌溉。(2)分蘖期。4叶期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可间歇性脱水促根系发育,促低节位分蘖,亩总苗数达18~20万时,脱水轻隔,此时叶龄6~7张,约在6月底7月初,首次搁田时间掌握在7月10日之前,搁田程度由轻至重多次搁成,高峰苗应控制在30万左右。(3)拔节孕穗时。以间隙灌溉为主,灌一次水保持2d左右水层,断水2~3d,在灌一次水如此交替循环,减数分裂期(8月20日至9月10日左右)建立水层,满足生理需水要求,以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4)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抽穗前要排水轻搁田一次,以增强根系活力,齐穗后,干湿交替,9月底前以湿为主,10月干湿交替,以干为主,成熟期不能断水过早,一般在收割前7~10d断水,达到根叶至养促活熟,以保证灌浆充足,增加千粒重。
3.7 病虫防治 据2005年田间小区试验观察,"秋优金丰"在我区与其它主栽品种("寒优"、"嘉花")相比,螟虫、纵卷叶螟、飞虱三种主要害虫的为害略低。
3.7.1 前期。播种和移栽后,主要防治稻田杂草。水稻条纹叶枯病和分蘖期三种螟虫,稻田杂草一般以一次化除加后期补治;条纹叶枯病防治,在前期麦田兼治及杂草防治灰飞虱的基础上,以水稻二叶一心期防治灰飞虱为主要手段。
3.7.2 中期。水稻封行后,防治对象以二、三代纵卷叶螟、纹枯病和二、三代稻飞虱为主,防治策略上以控制纵卷叶螟白叶率,纹枯病横向扩展和稻飞虱"打三减四"为目标。
3.7.3 后期。8月20日后主治四代褐飞虱、四代纵卷叶螟,重点抓好螟虫、稻瘟病、稻曲病等穗期病虫防治,根据当时生育过程,一般在水稻破口前3d一次,7-9d后防一次。四代褐飞虱亩虫量控制在25万以内,防治以大水量药械为宜,具体药剂:纹枯病、稻曲病以20%井岗霉素WP50g/亩,20%稻瘟纹克WP80g/亩;稻瘟病以20%三环唑WP100g/亩;虫害防治可亩用5%锐劲特SC50ml、17%世纪乐EC80ml、40%稻康EC75ml、15%螟纵净EC80ml、21%锐捷EC100ml、20%夺螟刀EC90ml、30%柳虫净EC80ml、25%噻嗪酮WP30克等对症下药,注意用药期间田间须保持水层。
亲本来源:秋丰A(♀) R44(♂)
选育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类型:粳型三系杂交水稻
适种地区:上海及周边地区
·2006年上海审定,编号:沪农品审稻(2006)第002号
特征特性:株高105厘米左右,主茎叶片18张,株型紧凑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浓绿,叶片挺拔上举,分蘖中等,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17~18万穗,每穗总粒数150~155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5~26克,谷粒椭圆形。属中属杂交晚粳组合,全生育期158天左右,抗逆性强,米质优,米粒透明无腹白,达部颁优质米一级。
产量表现:2004-2005年上海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7千克,比对照品种寒优湘晴增产12.4%;2005年上海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9千克,比对照品种寒优湘晴增产30%。大田生产一般亩产6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1)5月下旬播种,亩用种量2千克,亩基本苗4~5万株。(2)施肥掌握前重、中稳、后足的原则。注意增施磷钾肥。(3)达穗数苗时及时分次搁好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上海及周边地区种植。
·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
申请日:2007/3/14
申请号:20070143.6
申请公告日:2007/9/1
申请公告号:CNA003953E
授权日:2010/9/1
品种权号:CNA20070143.6
授权公告日:2010/9/1
授权公告号:CNA003312G
培育人:曹月琴;朱新民
品种权(申请)人: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申请品种是以秋丰A为母本,以R44为父本配组杂交而育成。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