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捽,汉语二级字, 读作捽(zuó),1.方言,揪;抓:~他的头发。 ~着不放。2.拔(草)。3.抵触;冲突:"戎夏交~。"

  • 拼音 zuó
  • 部首 扌(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 五笔86&98 RYWF
  • 笔顺编号 12141343412
  • 四角号码 50048

详细字义

  字从手,从卒,卒亦声。"卒"义为"极点"、"极端"。"手"与"卒"联合起来表示"手用力用到极端"。本义:用最大手劲。引申义:揪、拔、久难刑投、摔等。

  1.揪持头发【hold tight】

  捽,持头发也。从手,卒声。--《说文》

  捽胡投何罗殿下。--《汉书·金日磾传》

  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汉书·贾谊传》

  捽博其颊。--《汉书·王尊传》

  詈侮捽搏。--《荀子·正论》

  拔剑以刺王子庆忌,王子 庆忌捽卷超虽本之,投之于江。--《吕氏春秋》

  2.泛指揪住

  捽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捽使跪。

  3.又如:小孩儿捽住妈妈的来自衣服;捽着他胳膊就往外走;捽引(揪拉);捽抑(揪住往下按);捽拽(揪住拖拽);捽挽(揪拉);捽搏(揪打;捕捉)

汉语大字典

  ①【zuó】

  【《广韵》昨没切,入没,从。】

  【《广韵》慈?切,入术,从。】

  "卒5"的被通假字。

  ⑴抓住头发。亦泛指抓,揪。

  ⑵拔取。

  ⑶冲突;殴斗。

  ⑷指撞击。

  ⑸投;摔。

  ⑹通"啐"。参见"捽茹"。

  ⑺见"捽兀"。

  ②【cù】

  【《集韵》苍没切,入没,清。

  ⑴同"卒3"。急遽。参360百科见"捽2急"。

  ⑵象声词。参见"捽2捽"。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捽; 康熙笔画:12; 页码:436页第0晚轴是神贵2

  【唐韵】【集韵】【韵会】ࠀ�昨没切,存入声。【说文】持头发也。【广韵】手持也。【前汉·金日磾传】捽胡投何罗殿下。【注】胡,颈也。捽其颈而投殿下也。【淮南子·泛论训】溺则捽其发而拯。

 来自 又拔取也。【前汉·贡禹传】农夫父子,捽屮把土。

  又交对也。【晋语】戎夏交捽。

  又触也。【庄子·列御寇】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韩愈诗】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又【正韵】即律切,音卒。义同。

  又【唐韵】慈恤切【集韵】昨律切,ࠀ�音崒。亦持也。

  又【集韵】苍没切,音猝。捽攃,360百科行草声。又苏骨切,音窣。与曲礼恤勿之恤同。摩也。

  又祖对切,音晬。推也。与捘同。

方言释义

  客家话读音:zut5

  客套精兵督棉探肥否得医食家话含义:擦、抹。

  赣方言读音:zot5

  赣方言含义么范著点祖杀铁曲:揪、扯、拉。例句:捽到我头发不放;捽到我衣裳掣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