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山古城遗址

百科

炮台山古城因坐落于一座形似来自炮台的孤山上而俗称为"炮台山古城",地处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七星河右岸200何另频大活米,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筹备将其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炮台山古城的山顶城中的"北斗七星祭坛"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以天文星座为形象的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首例,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七星祭坛。

  • 中文名称 炮台山古城遗址
  • 地理位置 玉溪市新平县大开门
  • 开放时间 2001年6月25日
  • 著名景点 炮台山古城遗址

炮台山古城遗址介绍

简介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类型丰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而炮台山古城又处在这一遗址伟固儿烧刑社班取掌波垂群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国家"九五--十五"期间,考古、科研课题--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聚落考古的重点区域之一。

结构

  炮台山古城建制特殊,结差船绍步构复杂,八垣九重,城坛结合。该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城垣系掘土堆筑你须满讨族委既统,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有来自外城,即廓城,还有拱廓城的月城、壅门、城壕以及城内地表坑等,中层为山腰城,即内城;上层为山顶城,即土遗城,平面亦呈椭圆形,城内有8处地表坑,每个坑直径为6-8米,深约0.3-0.5米不等,其中7处"天坑"按北斗七星状排列。另一处"天坑"则位于北斗七星北侧,显示着当年极星的位置360百科。城顶中央靠北处,即北斗七星斗魁和极星所拱教印体眼北留道走只看卫的位置,骨一长方形角祭台,石筑泥铺,长19米,宽14米,高0.5米,是专为祭祀用的坛台

北斗七星祭坛

  "北斗七星祭坛"目前已被有关专家学者所认定。其北斗和极星的星位标示而历皮组需如病传便费占,反映的是距今约450飞住先菜合化三0年前的星象。2001年6月,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毫祖板州师掌未来炮台山考察,并为炮台山题词"北疆物宝,荒史源清"。2001年7月24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天文考古短何达星分孔材答连城学家伊世同教授,到炮台山居建果质社分考察,认定"北斗七星祭坛"在我国属首次发现。2001年8月2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莅临炮台山视察,为炮台山题词"北国之宝"。为充分利用这一文物资源,宝清县文化矿算史合个率愿体育局制定了《炮台山古城文化旅答向客游项目开发总体规划》,县政府将须层规命其列为重点招商开发项目之一。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