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背啄木鸟

百科

金背啄木鸟(学名:Chrysoc识功olaptes Lucidus)是啄木鸟科、金背啄木鸟属的中型鸟类,体长31cm,额褐色,头顶和冠羽,雄马赤红来自色,雌马黑色,头顶两侧各具一黑色纵纹,自眼上方伸向枕部,其下有一白色眉纹。眼后有一宽的黑纹延伸至颈侧。上背、肩和两翅内侧辉金黄橄榄色。下背和腰赤红色。外侧覆羽和初级飞羽360百科黑色。颊、喉白色,其余下体白色而具黑色鳞状斑。

金背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秋冬季节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金背啄德接青术费伟青新婷木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 中文名 金背啄木鸟
  • 学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形态特征

  金背啄木鸟雄鸟额基和眼先上半部褐色。额、整个头顶和枕部冠羽鲜红色,背、肩和两翅内侧表面金黄橄榄色,并具金色光泽,有时缀有少许血红色。下背和腰鲜红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外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褐色,有时微具少许模糊的白色斑点和尖端,或内翱皮黄白色。头顶两侧沿红色头顶边缘有一黑色纵纹,自眼上方伸向枕部,其下有一白色眉纹。眼后有一宽阔的黑色纵纹经耳覆羽到达颈侧。颊白色,额纹黑色,自嘴角开始分为2条,并向下延伸至喉侧相交和合二为一。顺、喉白色。其余下来自体污白色而具黑色鳞状斑。

  金背啄木鸟雌鸟和雄鸟相似,但整个头顶360百科和枕部冠羽不为红晶最烟稳便风操演色而为黑色,并具白色圆形斑点。

  金背啄木鸟幼鸟和雌鸟相似,但雄性科矛幼鸟枕部羽冠很快就变为错角见酒红色,然后头顶亦变为红色。

  金背啄木鸟的虹膜黄色、乳黄色或粉红褐色;嘴石板灰色或蓝褐色,附蹠和趾淡绿褐色或绿灰色。

栖息环境

  金背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受哪企影殖概500m以下的低山和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林缘和疏林。

生活习性

  金背啄木鸟常单独或成来自对活动。在整个树上活动和觅食,频繁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边飞边鸣,有时也到地上觅食,沿树干攀缘觅食时也常鸣叫,叫声粗犷。主要以天牛、小蠹虫、蚂蚁、蝽象、金花虫、甲虫以及其它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为食,秋冬季节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范围

  金背啄木鸟在中国以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盈江、潞西、龙陵、耿马、架效钟盟北管进凯属景东、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中国以外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繁殖方式

  金因晚向背啄木鸟的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也在混杂有竹林的疏林中,甚至在农田地边的枯死树上筑巢。营巢树心材360百科多已腐朽,易于啄凿有企许虽赵兴半东。巢洞开口较大,多在7-8c医看修美服字m,洞深15-40cm,洞口距地高多在1.5-6m。每窝产卵厚井巴书候亚内重4-5枚,偶尔多至6枚或少至3枚和2枚,卵白色

亚种分化

拉丁学名中文名命名福派首顶并者及年代
Chrysoco整较皮欢任laptes lucidus lucidus金背啄木鸟指名亚种找原伤百奏Scopoli, 1786
Chrysocolaptes lucidus montanus金背啄木鸟棉兰老岛亚种Ogilvie-Grant, 1905
Chryso国香分木colaptes lucidus rufopunctatus金背啄木鸟萨马亚种Har汽酒女互迅市离室顾什gitt, 1889

种群现状

  金背啄标顾木鸟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

保护级别

  金背啄木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