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记

百科

出版专业术语,是编辑完成编辑工作之后所写的文字,有"编后记"、"编后絮语"、"编者赞语"、"编余丛谈"、"编余小记"等名称,一般放在书刊最后。

  • 中文名称 出版后记
  • 释义 出版专业术语
  • 时间 1996年12月
  • 书籍 《拉贝日记》

内容

  出版后记的内容主要是编辑编稿之后的感想与体会,也可以交代正文的定作背景和编辑过程。出版后记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限制,表达方式也比较灵活,但在既有出版前言、又有出版后记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重复。

例文

  1996年12月,我们获悉有关《拉贝日记》的信息后,即想方设法与德国有关方面联系中文版权事宜。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急则师汉民政府负责同志的关心下,在我国驻德使馆柏林办事处和前驻德大使王殊等同志的帮助下,终于在1997年4月初独家获得了中文版版权。

  嗣后,我们组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7位德文教师,以忠实于原稿、对原文不作任何删改为基本通则,夙兴夜寐,进行认真而细致的翻译、校订工作,并邀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有关专家对全部译稿进行审阅,力求准确反映《拉贝日记》的原貌,为世人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和拉贝其人提供真实可信的史料。

  日记在大量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同时,少数地方的记载和品千优引述的资料,不能全面来自反映侵华日军南京360百科大屠杀的史实。这是由于当年日军对大屠杀现场严加封锁,拉贝主要活动范围囿于安全区之内,也没有亲历埋尸的全过程所造成的。

  对此,我们是不能苛求拉贝先生的。

  本书中外国人姓名的译名,以《德汉辞典》附录"人名和姓氏"(上海译文版)、《新英汉辞典》附录"常见英美姓名表"(上海译文版)、《日本姓名辞典》(商务版)等工客种确曾选散石见具书为依据。中国人姓名、地名、机构名和报刊等专名的翻译,则根据史料进行考订,力求所译符合历史原持秋运师面抓带老存投貌。但是,由于拉贝先生在记述中国人姓名、地名时读音不规范,给译名的复原带来一定难度,加之历时久远,世事沧延块区察原翻试带境菜桑,许多地名、机构等已变迁或湮没,无迹可寻,因此仍有少量译名只得采用音译处理。

  我国以天干地支纪热管信烧获波深晚浓没酒年由来已久,60年循环一次。拉贝于1937年(丁丑年)9某甚发市月19日在南京开始了他的"战时日记",直至1938年2月26管料苗及基沿日。日记几经搬迁,在德国被尘封了60年,又于丁丑年回到了它的起始地,以世界首版在南京出版。我们从德国有关方面获悉,《拉贝日记》德文版将于今年10月出版,英文版和日文版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美国条众陆可宪和日本出版。

  本书出版时间紧,工作量大,虽经数番校订,仍不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支若地宣尚祈读者与专家教村赶武愿损重年上正。

  1997年8月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