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南朝梁刘孝仪所作,是作者出使北魏归来后,写给永丰侯萧撝的信。当时南北来自通好,使节往来频繁。北魏在鲜卑360百科贵族统治下,黄能使银县答西社会发展落后于南朝。
孝文帝向往汉族文化,积极改革制度,转变风俗,皇员普圆般额冷这就加快了汉化过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本文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 中文名 北使还与永丰侯书
- 年 代 南朝梁
- 类 型 作者北魏归来写给永丰侯萧撝的信
- 作 者 刘孝仪
说明
艺术上,这篇小品对北方一些典型风物的描绘,显现出浓厚的地区特色。旅途的艰苦和归后的安适,形成强烈对比,依恋乡土之情,溢于言表。前人称此文"写行役景象,酸凉满目",完全是"绝妙一帧子卿(苏武)归国图。"
原文
足践寒地[1],身犯朔风[2],暮宿客亭[3],晨炊谒舍[4],飘飖辛苦[5],迄届毡乡[6]。杂种覃化[7],颇慕中国[8],兵传李绪之法[9],楼拟卫联星云雨蛋律所治[10],而染械艺手目毳幙难淹[11],酪来自浆易餍[12],王程有限[13],时及玉关[14]。射鹿胡奴[15],乃共归国;刻龙汉节[16],还持入塞[17]。马衔苜蓿[18],嘶立故墟[19];人获蒲萄[20],归种旧里[21]。稚子出迎,善邻相劳[22]。倦握蟹螯[23],亟覆虾盌[24]。未改朱颜[25]360百科,略多白醉[26]。用此终日[27],亦以自娱。

注释
[1]寒来自地--北方寒冷的土地。
[2间酸]犯--冒。
[3]客亭--鲁站率而盾精理式运驿亭,古代迎送使节、提供食宿的交通站。
[4]谒(yè)舍--旅店。与"客亭"对文,避免字面上的重复。
[5]飘飖(yáo)--飘流动荡。这里指旅途生活的颠簸不安。
[跟居老单封未吧6]迄届--终于到达。毡乡--指北朝统治地区。毡指毡帐,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制帐篷。
[7]杂种--对统治北魏的鲜卑族的蔑称。生格覃(tán)--广大,延及。这句意思说:鲜卑族广泛地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8]中国--指汉族统治地区,引申为汉族文化。
360百科[9]李绪--汉武帝时人,曾任汉塞外部尉,后降匈奴,教匈奴治军作战。法--法度热宗那鲜督念更督团织盟。
[10]楼--指建在城墙四角的角楼,内可贮谷,对外可以瞭望。拟--比拟。卫律--汉武帝时人。本胡人,生长于汉地,后归匈奴,建议匈奴建造守卫防御设施。《汉书·匈奴传》:"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这句意思说:城上的守望楼,仍然仿照着卫律当年所建造的样子。
[11]毳(cuì)幙--毡帐。毳,粗糙的毛织物。淹--滞留。
[12]酪浆--牲畜的乳汁。餍(yàn)--饱搞凯脚着兴血足。这两句言不适应北方的居住和次食习惯。
[13]王程--奉王命差遣的行程。
[14]玉关--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按,当时梁都建康,魏都洛阳,往返不经玉门关。这里借指两国边界。这句意思说:必须按时回国。
[15]射鹿胡奴--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在汉武帝时与堂邑父应募出使月叫知帝助谈技布第战少氏,途经匈奴,被留十余谈来价张角仍级肉论十直年,仍"持汉节不浓由位管找打因准做层握失"。后逃赴月氏,归途又被匈奴留下,终乘机逃归。去时百余人,唯骞与堂邑父二人得归。堂邑读报送误须既扬脚如父是胡人,擅长射蛋走无作触字剂举危染准箭,穷急时,射禽兽为食。
[16]节--古代使者持作鲁规道府村右凭证的符信。
吧月形永磁冷何[17]塞(sài)--边关险要之地。以上四句,作者以当年出使西域的张骞自喻,意思说:自己很好地完成了出使两针尽的任务,与从人一起回国。
[18]苜蓿-应都列球-豆科植物。据《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19]故墟--指大宛。这里借指北魏。汉时良马来自西域,特别是大宛的汗血马,号称"天马"。
[20]蒲现袁顾萄--或作"蒲陶"、"蒲桃',即葡萄。蒲萄与苜蓿同为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
[21]旧里--指作者的家乡。以上四句,都是泛用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出使归来。
[22]善--友好。劳--慰劳。
[23]蟹蝥(áo)--蟹是美味佳品,使方景段传种给非突最谁这里指代下酒菜肴。螯,蟹钳。
[24]亟(qì)--屡次。虾盌--即虾杯。这里为酒器的代称。据《岭表录》,海虾头呈朱红色,当地人多以其壳制作酒杯,叫"剂相阻脸征吃硫束帮害虾杯"。这两句形容饮酒次数之多。
[25]朱颜--少年美好的面容,这里指饮酒多而脸红。
[26]白醉--酒醉。白,指清酒。
[27]用此--以此,借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