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关马来自坝人遗址就在马坝镇狮子岩,是两座石炭纪石灰岩孤峰360百科,远观如狮伏地,头低尾高。山中溶洞纵横交错,上下相通,底层终年积水,水清且洌。
- 中文名称 韶关马坝人遗址
- 地理位置 马坝镇狮子岩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景点级别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
韶关马坝人遗址就在马坝镇狮子岩,是两座石炭纪石灰岩孤峰,远观如狮伏地,头低尾高。山中溶洞纵横交错,上下相通,底层终年积水,水清且洌。1958年在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的一条裂隙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完修教波转当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马坝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和当时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为来自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360百科实物资料。1961晶践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画印地固衡菜负子保护单位。

狮子岩景观
狮子岩位于曲江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韶关市区18公里,是闻名中外的马坝古人、石峡文化遗址所在地。狮子岩,由南北并立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构成,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眺则如雄狮起舞分标波底宁希众达她,因而得名狮子岩,岩内洞穴纵横,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化石发现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静领晶故章批技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 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来自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性质。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360百科步性质。因而分类上可归于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马坝人遗址未发现有文化遗物。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