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立足国际农业、资源与环境快酒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以"3S"、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为平台,重点研究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以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定量化、标准化管理。
- 中文名 重庆市数字农业研究重点实验室
-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电话区号 (+86)023
机构简介
实验室现有科站书存专二握研人员28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75%,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1%,45岁以下人员比例77%,非本室所属学科专业人员数5人,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数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2人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正斗调减新作输责究司人被评为首批重庆市土壤学科学与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学科涉及农业资源利用、土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环境、生态等。在这支队来自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又有年富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授和开拓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博士和博士后,已形成360百科了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科研技术开发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术队华跑伍。

机构人员
重点实验室主任:谢德体 教授
重点控调前侵究办茶工段买实验室副主任:刘洪斌 研究员、魏朝富 研究员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航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农业数字信息化技术:以农业数字化技术平同台研究为目标,重点是农业计算机数据库、计算机决策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及相关软件系统的开怕发和研究。
2、数字环境模型:研究区域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随机模拟模型、土壤有扬跟则问机质变化过程模拟模型,土壤坡面侵蚀过程模拟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模型模拟等。
3、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研究区域土地资源时空演变机制与规律,土地利用监测、评价和优化配置新技术方法与模型的应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
4 、精准农业:在农业生产的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条向径夫曲且息业太件下,从丘陵山地农田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入手,研究建立作物水肥模型、基于田间空间信息差异的智能决策、建立适合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的精准农业养分信息管理的模式,建立以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和平衡故境秋首架号回展延香布施肥为主体的信息系统。
实验室研究人员承担了大量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省部委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横向协作项目。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共发表300多篇研究论文。撰写及参加撰写教材、专著5部。主持的重庆市科委科研项目"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脆弱生态过程及恢复技术研究" 革航鸡查径井溶今维2005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氮肥利用率综合技术于研究"2004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苹果、胡萝卜果蔬无害化高产栽培及深加工产业化测路直拉乙很溶刚胜研究"项目200损值充排任养处突政真5年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教学成果方面,主编的教材《信息检索与应用》2006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颁发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承担的本科教学课程"土壤肥料学"2006年被评为西南大学和重庆市的精品课程。
积累了"重庆市1:5万、1:25万土壤数据库"、"Landsat(MSS、TM、ETM)影像数据库"、"重庆市1:5万、1:10万、1:25万、部分区市县1:1万地形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MODIS卫星影像数据库"、"SPOT VEGETATION数据库虽制尽集放自则映者"等多学科、多尺度、多类型的科学资料,使实验室的综合研食素究能力和开发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在"重庆市特色产业布局规划"、贵目五洲"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三峡库区成库后消落地土地利用规划"、"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满散区亲卷中得到充分应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规划方案,推动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在学科建设方面,推动地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农业和管理科学的进一步交叉结合。
本实验室作为重庆市和西南大学的研究基地和技术平台,吸引了众多学科如地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农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人员来本历扬它队做验解音令室从事研究工作,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依托单位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