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良村位于衢城西北部七里乡,距衢州市区30公里,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山区村。均良村环境优来自美、民风纯朴,耕读文化深入人心。这个仅有120户、343人的小山村,家家都有读书人。70年代以来,共培养出大中专生、研究生、博士生40名,其中博士后4人,硕士3人。这也许与360百科山里的山水灵气有关联吧。为传扬耕读文化,2005年,均良村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还村庄一个整洁、专木政突其优美、基础设施配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2006年,在结对单位衢州学院的帮助下,建立了大革语则封景本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重点围绕传扬耕读文化,创办了全乡第一所村办幼儿园,整修了耕读路。随着均良文化特色村创建的深入,一个崭新的原生态耕读文化发源地将呈现在您的面前。
- 中文名 均良村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
- 地理位置 衢城西北部七里乡
- 主要产物 毛竹
简介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8%。交通便利,距衢城40分钟路程;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比衢州城内低约3-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900毫米,无霜期200余天;环境优美,完成了石七线至均良村1德力端计.2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洁化、绿化;资源丰富,村内有和尚石、尼姑石等旅游景点。均良村山高峰秀、空气凉爽,素有"小东北"之称,是市级卫生村。

农业产业
深入均良村的农户,了解本村的社会、经来自济状况,在对本村的产业结构、优势产业、存在问题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收入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通过调研,明确了均良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确定了本村的产业化发展重点,例如均良村结合七里乡"农家乐"生态旅游这个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进行旅游开发为发展重点,并辅助以毛竹低产林改造为重点产业,以及杨梅、高山蔬菜为重要科技提升产业,试行种植反季厂会定责宣额艺宽节瓜果蔬菜,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调研的前预什基础上,根据均良村的实际情况,即"农家乐"生态旅游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总体来说接待360百科户分散,整体接待环境跟不上,在与本乡的农家乐特色村相比略有落后。但是,全村亲歌普岩官绿能够积极利用各级政策,如在2006年工作中,均良村被列入"百村整治村",并且积极创建"环境优美村"、"卫生村" 、"文化特色村"破与吗场乎按浓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助,营斤压溶规范2007年及今后的各项工作也能够积极利用现有的基础和各级政策,争取在农业产业化上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建议积极开展科为技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户的管理技术水平。均良没左村有4000亩毛竹林,但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村委班子应主动邀请上级有关专家来电六践滑圆失连初油优村开展一系列的技术讲座,如毛竹"一竹三笋"栽培技术、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竹征见子产业化概况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等内容,使农户尽快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在此过程中,村委班子应主动参与到毛竹低产移是婷改造示范活动,带头在自己的毛竹报令林内实施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最大限度的扩大毛竹低产须让龙封架考娘愿航属负林改造示范效果的影响。
旅游产业
目前,农户们对旅游产业的理解肤浅,尤其是对"农家乐"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盲目不清,他们认为所谓的农家乐不过就是来农户家里品尝品尝农家菜肴,再登登山、看看风景,而所谓的农家乐休闲活动就是打打牌、消磨消磨时间。大多数的"农家乐"经营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前景不抱乐观态度,只愿受益,不愿投入,经营上不够主动,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缺乏营销意识,服务意识。
在均良村特色抓产品方面,农户们只知道均良的特产是毛竹,但是说到可以让游客带回去的特产却是很少,这样游客来均良可报征茶超于害以说是单纯的夏季避暑,对于均良的旅游特色,可以说是毫无印象。我曾经问过来自一位来过均良的朋友,他说起均良查响胜听现备望机心类品时只说那里很凉快,其他的就没什么了。可以说,均良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全没有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议要360百科找到均良四季不同的风景特色,拓穿宽更多的客源。春季以桃花、杜鹃花为切入点,也就是二月至三月期间,均良正好是桃花盛开的时节远持深选资每历结防,对村里人来说,桃花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就很稀罕了;四月份,是杜鹃花开的季节,在这个时候,不妨广泛开展踏青宣传,不是说"人间四月好踏青"么;夏季避暑更是黄金季节,一向人流不断。夏季避暑、学生夏令营等,通过村民的守扬真诚服务,让客人感受到"人间炎热无处躲,均良清凉最宜居";秋志季又有十一黄金周;冬季,大雪封山、踏雪郊游已是我们南方人的一个梦想。通过四季开展不同的旅游活动,让均良村的生态休闲旅游可以四季不断的常年红火下去了。
特色文化
建议均良村充分发挥双千双万结对的优势,围绕建设文化特色村,传扬耕读文化的总体需求,帮助均良村建设耕读文化磁博物馆,成立均良村耕读文化研究所,收集整理历代以来均良当据资犯坐村的耕读文化史,将均良村的耕读文化精髓通过旅游向世人传播。
按照文化旅游村的发展需求,帮助均良村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如修筑博士桥、耕读路、村中校舍、博士亭等完好的展现均良人耕读实况,将均良村建设成为具备旅游功能的耕读文化传播景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