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秉忠,1925年8月16日出生,江苏常州人。江南地区丝竹之乐风及盛行,造成对杨氏毕生喜爱中国音乐的良好影响。
- 中文名称 杨秉忠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江苏常州
- 出生日期 1925年8月16日
- 职业 乐师
个人履历
1938年,随李瑞泉老师启蒙来自,学习二胡,并与韩悠、韩享锡教授学习国乐基础理论。1946年春辗转赴重庆,随国立音乐学院任教之储师竹教授研习二胡,待两年后进入国立音乐学院国乐组,继续随储师竹教授研习丝竹乐器与理论作曲。1949年秋,由大陆来到台湾,隔年进入中国广播公司台湾电台音乐组。1952年春,经高子铭、孙培章推荐受聘为专任作曲,并透过广播电台向国内外作国乐实况合奏、独奏及创作节目予以演出,首开发展台湾国乐风气之先河。在此期间,经常应政府有关单位之邀,接待国宾时演出与代表国家出国访问,业馀仍苦修音乐,先后随陈清银先生习钢琴,360百科师从萧而化教授习和声学,暨随王沛纶教授研习配器法。1951年,中国广播公司国乐便伯团以"中华国乐团"名义首次应邀出国访问菲律宾,历十九场巡回演出,深获菲国再端整破群及料乐坛与文化界的赞赏。1968年,再度随"中华国乐团"访问墨西哥,参加世界博览会中国周的活动,担任南胡、古筝独奏六场,获井得友邦人士极高评价。执照盟振乙丰受南尼1976年,应聘为台湾艺术专科学校(今台湾艺术大学)国乐科专任副教授,输口表多情害很促需教授南胡、古筝、巴步振钱国乐合奏等课程,并从事国乐创作。1986年秋,因健康情形欠佳,提早申请退休,目前担任"中华国乐会"常务理事、"中洲离挥困华音乐学会"监事暨多处国乐团顾问。
作品简介
杨氏作品含括国乐协烈议宽见义士奏曲、舞蹈音乐、电影电视及广播电台作曲配音,其中春江花月夜更荣获1964年亚洲影展最佳非剧情片作曲奖。其毕生奉献於国乐教育,教学严谨,桃李满天下,对於发扬中国木必由程音乐实具贡献。
作品
1:《包青天》(《愿世间有青天》)。
2:《碧血黄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