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春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讲计量经济学。
- 中文名称 叶春辉
- 外文名称 Yechunhui
- 职业 副教授
- 代表作品 农业政策学
- 研究领域 资源环境经济学、农村发展
人物简介
叶春辉,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数花款告业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主讲课程:计量经济学:
教育背景
1994.9-来自1998.7: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
19360百科98.9-2001务八.7: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
2001.9-2004.7: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4.7-2006.7: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
2006.7-2009.1助继杨原曲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985学术骨干、副研究员
2009.1-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主要论著
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书号:7-109-08176-1,出版告学之新香评烧时间:2003-06;
六十亿人口的警示(21世纪的人口增长与食品安全),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书号:7109078124,出版时间:2003-02-01,主要译者;
自然资源管零酸头晶者于理中的社会分析和性别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书号:7109115445,出版时间:2007-0音后植守刻座航爱真标息4,主要译者。
科研成果
1.中国种植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模拟结果,钟甫宁、叶春辉,中国农村经济2004(4),第4-9页
2.GAMS在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最优决策中的应用,钟甫宁、叶春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3):372~375
3.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钟甫宁、叶春辉,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55期
4.农村全面练从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与国际比较,何军,叶春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专品二换往很其团东朝省期第20卷,第70-75页
5.农村地区小学阶段儿童辍学问题研究,张林秀,叶春辉,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10-15页
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分析,叶春辉,农业技术经济, 2007(3),第10-16页
7.中国生丝对外贸易定价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叶春辉,高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6卷第2期, 第17-19页
8.收入、来自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叶春辉,封进,中国农村经济,20360百科08年第8期,pp.16-24;
9.农地细碎化的缘由与效半干推应----历史视角下的经济学解释,叶精杆水尔牛严议参的序春辉,许庆,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期,pp.9-15;
脱死扩刑分批帮八变息 10.农村公共物品期食和深杂玉占此六烈建提供策略:一个比较分析,叶春辉,罗仁福,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总第145龙职案治在治身令亮导晚期),pp.23-30
科研析袁建伯细滑技另香传画项目
主持课题
课题名称:农村社区生活垃圾管理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70703027
课题时间:2008年1月-2010年12月
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课题名称:进城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08BJY043
课题时间:2标构面正检氢各独案008年-2010年10月
课题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课题名称:Innovation Systems for 权领二儿溶策Inclusive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Rural China and India
课题时间:2009年-20011年
课题第春跳皇适旧些来源:加拿大国际发展署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IDRC)
课题名称:Cost and Financing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谈字帝高玉知甚t in Rural China
马才州吧课题编号:0035雨强坐倒复91-064
课题时丰席由间:2005年9月1日-2007年1月31日
课题来源:东南亚环境经济组织Economy of Environment Program for Southeast Asia (EEPSEA),加拿大国际发展署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IDRC)
课题名称:浙江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07WHDD007Z
课题时间:2008年1月-2008年10月
课题来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课题名称:农民工子女教育及外来人口管理
课题编号:200725
课题时间:2007年5月1日-2007年12月
课题来源:农业部软科学课题
课题名称:中国农村固体垃圾处理成本与融资
课题编号:302601-T20705
课题时间:2008年5月-2008年9月
课题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名称: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at-home and its policy evaluation in P.R., China
课题时间:2008年9月-2009年
课题来源: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Canada
参与课题
1.我国资源环境税收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09AZD043,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子课题负责人,项目主持人:韩洪云教授;
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改革与相关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70633002),2007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主持人:陶然副研究员;
3.我国主要区域NPK 肥料使用行为的经济和政策驱动因素研究, 2005,中科院创新项目, 项目主持人:张林秀研究员;
4."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2005, World Bank and IDRC,项目主持人:Prof. Scott Rozelle and Prof. Zhang liuxiu;
5.浙江加快突破城乡而原结构的研究--基于破解"三农"问题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子课题负责人,项目主持人:钱文荣教授;
6.农业水资源与环境管理及其政策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课题编号:浙社科规办[2008]18号,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子课题负责人,项目主持人:韩洪云教授;
7.中国主要粮棉产区生产结构调整,2003,农业部软科学,项目主持人:钟甫宁教授;
8.江苏省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1,江苏省政府,项目主持人:钟甫宁教授;
9.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2001-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073013),项目主持人:钟甫宁教授;
发表论文
1. 中国种植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模拟结果,钟甫宁 叶春辉,中国农村经济2004(4),第4-9页;
2. GAMS在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最优决策中的应用,钟甫宁 叶春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3):372~375;
3. 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钟甫宁 叶春辉,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 55期;
4.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与国际比较,何军,叶春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20卷,第70-75页;
5. School Attainment and Cost of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Linxiu Zhang, Chunhui Ye, 2005 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age 495-501;
6. 农村地区小学阶段儿童辍学问题研究,张林秀,叶春辉,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10-15页;
7.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earching For A Better Fit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nvironment. World Bank Research Report. Team member, November 2005;
8.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分析,叶春辉,农业技术经济, 2007(3),第10-16页;
9. 中国生丝对外贸易定价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叶春辉,高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6卷第2期, 第17-19页;
10. Chunhui Ye, Ping Qin, Provision of Residenti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ervice in Rural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Thompson Scientific SSCI listed journal), 2008, Vol.16, No.5, p 118-128;
11. 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叶春辉,封进,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12. 农地细碎化的缘由与效应----历史视角下的经济学解释,叶春辉,许庆,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期;
13. 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策略:一个比较分析,叶春辉,罗仁福,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