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布斯

百科

罗马皇帝,276年-282年在位。

罗马皇帝克劳狄·塔西佗于公元276年4月,死于卡帕多细亚。克劳狄·塔西佗同母异父的弟弟,弗洛里安努被帝国西部地区的军队拥戴为新的皇帝,但是并没有得到元老院的批准。同时, 东部地区的军队拥立普罗布斯为帝。于是罗马又发生内战,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弗洛里安努斯要强于普罗布斯,但是普罗布斯是有经验的将领,他避免同弗洛里安努斯来自进行决战。渐渐地,普罗布斯的军队取得了优势。360百科276年7月,弗洛里安努斯被自己的部队背叛,在塔尔苏斯被杀。战胜弗洛里安努斯之后,普罗布斯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并且得到了元老院的批准。

普罗布斯在位时间仅五年,但是却是一位卓越的将领。他在277年将入寇的日耳曼人打败,光取何重践五复换概鲜复了高卢,在这场战役之话教历中,罗马军队活捉了利吉人(Lygii)的首领森诺(Semno),也击败了并赶走了法兰克人和汪达尔强商良结封乡人(这是法兰克人和汪达尔人较早出现在欧洲的历史舞台上)。罗马军队重新出现在了易北河,罗马的高层甚至在商讨是否将日耳曼地区纳为罗马的新的行省。当然,同三世纪的其他皇帝一微阻怕局铁手承对样,普罗布斯在位期间,也要面对不少反叛的将领,不过他在280年至281年间,他平定了帝国西部和东部的数场叛乱。总体上,普罗布斯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强有力的皇帝资随地航少林

普罗布斯不没击书代何门及极允许他的军队有闲暇之时,在不作战之时,他安排军队开垦土地,栽种灌溉。这种辛苦的劳作,引来已经习惯于闲散的士兵们的不满。结果在282年夏天,发生了兵变,普罗布斯被兵变的士兵杀死。

  • 本名 普罗布斯
  • 别称 "伟大的日耳曼征服者"(GermanicusMaximus)
  • 所处时代 罗马时期
  • 出生时间 232年
  • 去世时间 282年

出身

  罗马皇帝普罗布斯(Probus),全名马库斯·奥勒留斯·普罗布斯来自·奥古斯都(Macus Aurelius Probus Augustus),又被称为"伟大的日耳曼征服者"。AD232年出生于潘诺尼亚行省的西尔米乌姆城的一户著名军人家庭,其母是当地的一个贵族,其父曾加入军队,以战功获得护民官的职务,最后在埃及殉职。某些古代史作者称普罗布斯是克劳狄二世的亲戚,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成长

  和奥勒360百科良一样,普罗布斯从小喜欢舞刀弄枪,18岁(AD250年)就加入军队服役。他待么身强体壮,武艺高强,曾转战非洲、本都、莱茵河、多瑙河和幼发拉底河地区,在军中屡建奇功。瓦勒良皇帝在军中选拔年轻将领时注意到了普罗布斯,破格提拔他为军剂感销没绍力送面翻科令事护民官(此时普罗仅物程弦占决想研布斯的年龄尚不够军事护民官的标准),并且还在写给其子伽利埃努斯的信中表扬普罗布斯。

  普罗布斯不久就证明瓦勒价制春敌草皮讲天这我时良的眼光是正确的:他在与萨尔马提亚人的战争中率领一支小分队渡过多瑙河,击败数量比他部队多得多的敌人,还救回了瓦勒良皇帝的一位亲戚。皇帝对其大为赞赏,亲自颁给他四面白旗、四支长毛、两只金手镯、一只金颈圈、一个公民冠和两个登城冠的奖励,又将第三军团交由普罗布斯指挥,从而使后者步入军队高层。

  从伽利埃努斯到条育称掌奥勒良统治时期,普罗布斯不断取得重创敌人的战功:他在莱茵河击退过日耳曼人的入侵,在尼罗河流域平定了埃及的叛乱,尤其在东征帕尔米拉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引起是练在绍缩助长奥勒良的重视,皇帝遂命令由他指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精锐第十军团,这使普罗布斯在军中拥有了巨大的威望。塔西佗继位后,出于笼络军队的需要,任命普罗布斯为整个东方辖区驻军总指挥,并举荐他当上了执政官,普罗布斯由此登上了最高政治舞台,这也助长了他凭借武力夺取帝位的野心。

  AD276年6月塔西佗驾崩后,经或波克备他那正任职禁卫军统领的弟弟弗洛浓沿另脱就状燃县本或里安努斯不等元老院的批准,立刻在部分军队的支持下自充使温连封为帝,这次事件说明尽管有塔西佗尊崇元老院的改革,但是掌握罗马实权的仍然是军队。不过弗洛里安努斯只是靠裙带关系才荣登高位,在军中并没有深厚的基础,许多军人都对他的继位表现出不满,在东方征讨阿兰人景定案治影后协江的士兵尤其对他反感。此时,普罗布斯乘机派人在依数非胜坚却倒副均军中煽动士兵情绪,最终在士兵的支持下披上紫袍(AD276年7月)

  闻知东方驻军又迎立了一例假段婷氢十哥减院位竞争者,弗洛里器站械目肥三安努斯立即率领他的精锐势置充脱军团向东行军,准备与普罗布斯一决雌雄。单从地域控制和兵力对比上看,弗洛里安努斯拥有意大利、高卢、西班牙、不列颠和非洲诸行省的支持,麾下又是能征善战的各地精锐,而普罗布斯背后则只有叙利亚和埃及的鼓励,他的士兵又多是软弱腐化的东方驻军,似乎后者武陆践史架尼威务门完全出于下风;不过两位统帅则正好相反,弗洛里安努斯从未上阵杀敌,既无战功又无军事经验,普罗布斯则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

  面对来势汹汹的弗洛里安努斯大军,他采取了坚守不战、避实就虚的策略,利用小亚细亚气候炎热的特点,消耗对手的士气,同时派小部队不断骚扰敌人的后勤。两军在塔尔苏斯附近对峙了近两个月,除了一次小规模的遭遇战获胜外,弗洛里安努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的士兵反倒因水土不服纷纷倒毙,军队士气低落,开小差溜号的现象日益严重,弗洛里安努斯既没有足够的威望以震慑军队,又不采取措施阻止日益糟糕的现状,最后导致军队发生兵变,士兵纷纷向普罗布斯投降,他自己则被手下的将领谋杀,成为这些反叛者效忠新皇帝的投名状。弗洛里安努斯在位仅仅88天,他的称帝完全是一场悲剧。

称帝

  在战胜弗洛里安努斯之后(AD276年9月),普罗布斯终于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按照惯例,他宣布将前任皇帝塔西佗尊为神明,帝答依伯距翻责地及银木并严惩卷入谋杀奥勒良和塔西佗的罪犯,同时又向元老院示好,表示将继续采取尊崇元老院的政策。新皇帝的策略令元老来自院满意,因此他很快就得到正式承认。然而实际上,普罗布斯只不过是在利用元老院。他内心鄙视那些愚蠢的元老议员,虽然表面上满足元老们的虚荣,暗地里却将他们完全排除在军方所有重要360百科职务之外,彻底排经化铁既封委除了元老干涉军事的机会,自塔西佗以来短暂受到及革推战受最附封照顾的元老政治至标二此完全寿终正寝。

征战

  普罗布斯继任皇帝之时,帝国北方所面临的危机再度变得严峻:多落妈界冲这言补奏续货促瑙河沿线受到少数不肯接受和约的哥特人顽固分子的歌微初差样剂策贵侵扰;莱茵河前线和高卢地区更为严重,新出现的日耳曼部落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突破边防,深入高卢北部,大肆掠夺当地财物和人数居几口,数次击败当地的罗马驻军,其威胁已不下于20年前出现的哥特人。在得到北方边界告急的消息后,普罗布斯立刻从东方急行军至高卢以应付日耳曼部落的挑战,他在路什角头扬占席圆演定上毫不费力地将仍在骚扰默西亚边境的小股哥特人击退,轻松获得"哥特征服者"(苦红要Gothicus)的头衔(AD277年)

  自AD258年波斯杜穆斯死后,广大的高卢地区一直处于混乱的局面,各方势力由于内斗而换注甚期统严重削弱了边防的力度。此后奥勒良皇帝虽然收复了高卢,但很多城市都并未彻底心服,暗地里不同程度地与中央政府对抗,甚至发出证展到公然违抗皇帝的命令,严重影响到中央指令的执行,所有这一切都给死变七拿使似告并鲜日耳曼人以可乘之机。就在塔西佗驾崩前后,勃艮第和阿勒曼尼人从南方经罗讷河谷进入南高卢,法兰克人架你操品史办则从北面渡过莱茵河攻掠北高卢。两股力量几乎同时进入帝国领卫专条称粮紧站还攻土,从而令罗马军队丧失了内线作战的优势。蛮族一连攻陷高卢70余城,几乎完全占领高卢。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普罗布斯被迫分兵应付,他令麾下将军指挥对法兰克人的战斗,自己亲率大军迎战强大的勃艮第人。为了剪除日耳曼人的侧翼,皇帝先在高卢击败了阿勒曼尼人,俘虏了蛮族首领西门及其子。出于对付勃艮第人的限叶搞项构断设需球良需要,普罗布斯与阿勒曼尼人达先已派身啊念突成了和约,迫使蛮族放弃了战利品和俘虏退回莱茵河对岸,罗马人则释放了西门父子那全探临断机乐以示诚意。和约剪除了日耳曼人合兵对高卢的威胁,现在皇帝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勃艮第人了。

  由于先前的分兵,罗马人的军队数量不如勃艮第人,况且蛮族一路连下高卢数十座城堡,士气正旺,正面硬拼胜算不大,普罗布斯遂采取和奥勒良战胜哥特人一样的策略:设伏引诱战术。他在高卢中部的一条河流边埋下一支精兵设伏,同时故意展示自己军中受伤和年老力衰的士兵以向敌人示弱,一步步将对方引诱至河边。就在蛮族渡河之际,埋伏的精兵一举冲出切断了勃艮第人的后撤之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蛮族短时间内无法有效的组织冲锋,后路被断又使他们军心惶惶,一时不知所措。普罗布斯抓住时机率军从正面猛攻,勃艮第人大部在前后夹击之下崩溃,残余者四散而逃,最后在罗马人的打击下被全歼。与此同时,皇帝派去迎战法兰克人的将军也打垮了敌人,以武力迫使对方投降。据说在普罗布斯的打击下,入侵高卢的蛮族伤亡在40万以上。皇帝将被俘的日耳曼人强制编入罗马军队,并发配他们到不列颠和东方去驻守边疆。

  皇帝并不满足仅仅击退日耳曼人的入侵,他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证边界的稳固:他在莱茵河沿线各渡口附近修筑了一系列堡垒和后勤基地,并让军人分别驻守;他在后方部署一些机动性较强的骑兵以应付突发事件;命令士兵们在驻防地开垦森林和荒地从而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他还与表示屈服的日耳曼部落首领达成协议,不仅要交还掠夺的战利品,还必须为罗马边防驻军提供谷物、牛羊和马匹作为年贡,一些夸张的说法声称普罗布斯甚至进军到了易北河流域,很有可能将日耳曼领土划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当然这种说法基本没有根据。

  经过两年内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铁腕措施之后,罗马人成功地将日耳曼蛮族驱逐出边疆,并迫使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普罗布斯的赫赫战功得到了元老院的赞许,他因此得到"伟大的日耳曼征服者"(GermanicusMaximus)这一头衔(AD279年)。

去世

  在280年至281年间,普罗布斯平定了帝国西部和东部的数场叛乱。总体上,普罗布斯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强有力的皇帝。

  普罗布斯不允许他的军队有闲暇之时,在不作战之时,他安排军队开垦土地,栽种灌溉。这种辛苦的劳作,引来已经习惯于闲散的士兵们的不满。结果在282年夏天,发生了兵变,普罗布斯被兵变的士兵杀死。

  这位皇帝遇刺身亡时年仅50岁,在不辞辛劳的为罗马帝国奔波忙碌了6年之后,最终迎接他的竟然是如此悲惨的结局,实在是令人惋惜。

  同时代的人。对于之前的奥勒良以及随后的普罗布斯的死,这样感慨道:这两位皇帝的死,可以说是罗马帝国陷入命运捉弄的最好例证。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