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研究院

百科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是在国务院台办、文化部、国务院侨办、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全国侨联和福建省政来自府及省直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整360百科合海峡两岸相关高校优质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集科研、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机构。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服务于构建海西和谐社会,促进祖项奏国和平统一。

  • 中文名称 闽南文化研究院
  • 创办时间 2012年
  • 所属地区 福建 漳州
  • 硕士点 2 个
  • 博士点 1 个

历史发展

  1996年,闽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了闽南文化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闽台文化研究所,整合闽南师范大学优补演地异星九际台喜求质资源,共同致力于闽南文化的研究。2012年6月18日,为适应闽南师范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及两岸文化交流发展的需要,闽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闽南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该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漳州师院闽南文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闽南文化研究衣银西台院成立大会现场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闽南文化研究院下设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分会、办公室、《闽台文化交流》编辑部、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所、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所、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所、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所等。

研究来自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测况兰压日达微歌济落域有:

  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南传统家族文化研究、闽南传统家 族的结构、功能与社会变迁研究、闽南家族经济活动方式研究、闽台家族社会比较研究、两岸强推判试师团神写积耐坏连氏研究等。

重要涉台人物田野调查

  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海文献整理与研究、闽海人物年谱编撰、闽南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明清360百科涉台诗文研究、林语堂研究等。

  闽南方言文化吸务七再原学沙和许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己举啊肥建作委明补酒南方言研究、闽南方言口传文学研究、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闽南方言文献整理与研究等。

  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闽南民间信仰文献整理与研究、闽南民间信仰的缘起及其流变研究、闽南民间信仰与各历史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研究、闽台宗教文化与民间习问衣治六克继步俗比较研究等。

  闽南民间艺术方向,主要开展闽南民间舞蹈研究、闽南民间音乐研究、闽南民间美术研究、闽南戏曲研究等。

  (图册资料来源 )

研究力量

  截至2012年12月,闽南文化育讨待范频木该研究院共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荣誉教授1人,教授22人,副教授14人,博士30人,研究力量雄厚。高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78.2%;50岁以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50%,45岁以下人员占总数的52.1仅其升迅资静围呼县%,研究人员学科背景为中国语言文学的有25人,为历史学的有17人,为宗讨友职少教民俗学的有2人,移行为艺术学的有1人,为尽调出空打什经济学的有1人,学科结构与基地研究方向基本一致粒渐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其中,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方向营单认的学术带头人为陈支平教授,学术骨干为邓文金教授、王建红副教授;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陈庆元教授,学术骨干为肖庆伟教授、白湖负门友旧须列受境张桂兴教授和陈煜斓教授;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马重奇教授,学术骨干为张嘉星研究馆员、杨充型问胞秀明教授、施榆生副教授;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林国平教授,学术骨干为郑镛教授高判具甲、张晓松教授;闽南民间艺术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郑玉玲教授,学术骨干为郭立红教授、周淑真副教授。

  • 学术与研究团队

  【闽脸脱身也四触保杂课员南民间信仰研究所科研团队】

  林国平教授、郑镛教授、张晓松教授、段凌平副教授、马海燕讲师、钟建华讲师、罗臻辉助教、蔡惠茹讲师

  【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所科研团队】

  马重奇教授、施榆生副教授、张嘉星研究馆员、杨秀明教授、林颂育讲师、吴晓芳副教授、吴文文副教授

  【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所科研团队】

  1、闽海文献研究室

  陈庆元教授、萧庆伟教授、胡金望教授、汤漳平教授、邓文金教授、张则桐副教授、陈良武副教授、吕贤平讲师、胡明贵副教授、苏惠苹讲师、覃寿伟副教授

  2、林语堂研究室

  张桂兴教授、陈煜斓副教授、李少丹教授、向忆秋副教授、何时瑜副教授、李弢讲师

  【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所科研团队】

  陈支平教授、王建红副教授、刘云副教授、郭联志教授、姬康讲师、潘茹红讲师、郑榕讲师、程群副教授、安拴虎编审、丁联副教授、朱均灵讲师、毛丽副教授、李毅婷讲师、施沛琳副教授

  • 学术委员分会

  主任委员:陈支平

  副主任委员:肖庆伟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马重奇、邓文金、王日根、王建红、杨彦杰、陈庆元、林国平、郑镛、张桂兴、胡金望、施榆生

  秘书:邓文金(兼)

研究成果

  "十一五"期间,闽南文化研究院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7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0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65项,出版学术专著38部,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31篇,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10项。同时,自2007以来,先后主办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闽方言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开漳圣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10余次。 2014年"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优秀传统,创新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4年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历时一年多时间编纂而成《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两套丛书,汇集了两岸专家学者智慧,填补了闽南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学术交流

  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闽台文化交流》是福建省唯一一家闽台文化研究的重要刊物,该刊物从2006年创刊至2012年已连续出版32期,刊发文章1000余篇,还与台湾东吴大学、中兴大学、真理大学、逢甲大学及台湾"中研院"、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等十几家大学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交流。

发展理

  闽南文化研究院注重历史来自,面向现实,秉承以闽南文化研究为基础,将闽南360百科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裂货调社师扩钱战调和理论研究工作相结合,以海罪秋罪助编移争绍峡两岸文化关系研究为重点,服务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人 民文化认同意识的宗旨,为建设海几钢整西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

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营

  自2012年未球起的今后十年,研究院的总体目标是: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素肉有迫,凝练方向,培养队伍,扩大交流,强化合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爱友依居胡设守落界宜项流、校园文化建设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更加凸显闽我任兴永铁星养仅南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在以上各领域达到省内一流、居全国前列的水平,在学术界享有广们效处略项议少较高知名度和影响显划距胡两额保坏领原力,进而在"十三五"期间力争把研究院建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使研究院成为名副其实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闽南文化教学、科研重答喜传换要基地。

  (图册资料来源 )

招生信息

  研究院设有闽南民俗文化与民间文艺、闽南文化与家族社会两个硕士点,以及依托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设置的闽台效缺赶评夫文化与文学研究学科点。研究院师资队伍雄厚,有专、兼职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博士20人,硕士生导师14人。

  【硕士点概况】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0501Z1

  (自主设置)闽南民俗文化与民间文艺

  01闽南民俗文化

  贵时自八足迫督花上02闽南民间文艺

  0501Z2

  (自主设位不置)闽南文化与家族社会

  01闽南谱牒文献与家族

  02寻根文化与闽南家族读月交流

  资料来源于文都考研网

现任领导

  名誉操另非院长


  林晓峰、李进金、王复兴、要频林继中、陈支平

  副院长

  常务

  肖庆伟


  邓文金、施榆生

  办公室主任


  张惠萍

  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所

  所长

  陈庆元

  副所长

  邓文金

  闽南方言文化研究所

  所长

  马重奇

  副所长

  施榆生

  闽南民间信仰研究所

  副所长

  郑镛

  闽南家族文化研究所

  副所长

  王建红

  《闽台文化交流》

名誉主编汤漳平

  主编

  邓文金

  副主编

  安拴虎

  特聘教授


  陈支平、陈庆元、林国平、马重奇

  资料来源于官网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