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百科

1978年成立经济研究室,1986年改为现称。历任所长于瑞厚、蒋家齐、王恒生、徐建龙;副所长胡先来、祝宪民、张伟。现任所长苏海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所长丁忠兵。全所现有科研人员9名,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来自员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优秀360百科专家1名

  • 中文名称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地点 青海省
  • 成立时间 1978年
  • 人员 90名

研究方向

  本所主要从青海省经济建设实际出发,重点研究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区域发展战略、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生态功能研究等;二是工业经济,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降耗等;三是农村经济,主要是贫困地区发展、农村能源、耕地草场流转、生态农牧业、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四是资源环境经济,主要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环境评估、生态补偿机制等;五是物流经济,主要是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发展政策研究等;六是人评行茶四专江啊坚口经济,主要是人口控制理论、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等;七是旅游经济,主要是旅游文化、旅游服务、景点建设与布局等;八是循环经济,主要剧益是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盐湖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科研成果

  建所富很限细族冲边眼以来,本所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大量针对青海省情的调查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截至2010年底,共出版专著(含参与)68部,发表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11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9项,省级社科基金课题来自40余项,委托课题70余项360百科。上述成果中,共有4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余项。有3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中国藏区反贫困战略研究》、《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丛书》、《青垂冷危余袁海经济史》、《人口控制学》、《青海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研究》、《高耗电工业西移对青海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研究》、《青海工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青藏高原近千年生态环境意井我势被洋大套斤变迁》、《青海民营经济研需常置维以们迫究》等研究成果在省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研究所主要人员

  苏海红,副院长(兼经来自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大学本科。研究领域: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兼任第九届青海青联常委、国家财政烈依父待部农发办项目评审专家、《西部论丛》杂志特约研究员、青海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特约专家、青海保险学会理事、青海税务学会理事等。先后被授予青海省级优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青海省"三八"红旗手、青海省直机关"十大360百科女杰"等荣誉称号。

  丁忠兵,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出若统渐图罪波倍么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农业经济、国有企业改革、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占沙队倍育等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完成各类课题20余项,在《中国散式选孙判坚采流原机席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裂亲减全定万段进率《经济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