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嗅 基本释义
01.作为动词 用鼻子感知,辨别气味 例:嗅花
02.作为名词 气味 例:其嗅芳香
- 中文名称 嗅
- 拼音 xiu
- 繁体 嗅
- 部首 口
- 读音 xiù
部首笔画
部外笔画:10 总笔十表委字张敌阻袁另展识画:13

五笔86:KTHD 五笔98:KTHD 仓颉:RHUK
笔顺编号:2 5 1 3 2 5 1 1 1 1 3 4 4
四角号码:66084 Unicode完防官哪临将误若:CJK
统一汉字 U+55C5
基本字义
- 闻,用鼻子辨别气味:~觉。~神经。
古籍解释
矿功示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正韵》ࠀ�许救切,音珛。《集韵》与齅同,以鼻就臭。《广韵》以鼻取气。《论语》三嗅而作。《庄子·人闲世》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韵会》亦作臭。
又《集韵》香仲切,音৽�。义同。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口,度象臭声。字本作"臭",由"犬、自(鼻)"会意,狗的鼻子灵敏,善于闻嗅。本义:用鼻子辨别气味) 同本义 [smell scent;sniff]
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来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 又如:嗅石(神兽名)只往药明范宽短委范坏;嗅闻(用鼻子辨达蒸片别气味)

常用词组
360百科 1.嗅觉xiù原jué
[sense of smell]鼻腔粘膜对气味的感觉。喻指对客观事物的质且冲输降首儿辨别能力或敏感性
2.嗅神经xiùshénj国体美命死供秋房抗īng
[olfactory nerve] 第一对脑神经,是感觉性神经内征香井教调。起自嗅细胞,以相互分离的无髓纤维小束分成若干根嗅丝(人类约有20根)穿过筛骨的筛板,止于嗅球,将从嗅器官来的感觉性刺激传导到脑
字源演变
会意兼形声字。其结构当为从口,从臭,臭亦声。表意偏旁口是嘴的象形,表示嗅的本义与口品味有关。形旁兼声旁臭是从自、从犬的会意字,本义是嗅觉,表示嗅的本义与闻味有关且表音,嗅与臭并幽部。嗅的源头、声首、初文、本字是臭,甲骨文已出现,战国时构件"自"易作"首"。古初以臭为嗅,后乃为造专字。《荀子·荣辱》"臭之"、《书·盘庚》"自臭"或并读"嗅",当然也不排除臭读"齅"。齅字产生后,形旁鼻易作口(错吃院医呀若确孙来系响鼻嗅与口味有其共同性);相反的情况也存在,即先产生嗅,后改易口为鼻作齅。或者是嗅与齅皆自臭中分化出来。嗅字先秦文献已见使用。《庄子·人间世》:"嗅之,则使人狂醒。"然《说文》不收,《玉篇》始收录,因此不排除后人对《庄子》的改易。尽管它是不见于《说文》的俗体,但由于结构明晰、笔画少,所以在社会上能够流行,并被《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确定为正体。
中英文互译
嗅
(in)smell sce单带口神状殖还nt (in)sniff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