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炎帝裔孙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来自省潍坊市临朐谁顾角展情用注县),建立逄国,为伯爵位,也称逄伯陵。
至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易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见《姓氏考略》。
- 中文名称 逄伯陵
- 外文名称 Pang Bo Ling
- 形式 逄姓出自姜姓
- 含义 上古炎帝之后
源来自流分支
逄(P360百科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逄姓出自姜姓,起源于6000年前,炎帝之后逄伯陵,以国名为氏。据《万姓统谱》记载,炎帝有子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山),建立了逄国局员纸巴所们理汉虽游下,为伯爵,世称逄伯陵。后来周武王灭掉了逄国,该国的后世子孙便以原国名作为姓氏,这样就有了逄姓,故逄氏后人奉逄伯陵为逄姓的始祖。
2、起源于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的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阿买棉赵温含同,都是逄蒙的后代。夏朝的时候,有一个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经拜后羿为师。他的后代也随着他姓逄,称为逄油破氏。
3、起源广试守剧于春秋时期,春秋时的齐国君主有变牛措门照存顺朝车左官名逄丑父,忠义果敢之士。他的后代也称逄氏。成为逄氏的又一支。
评论留言